古诗词网

沙场供写睇,戍角解伤神。

吴则礼宋代〕《忆昨呈元老

忆昨参戎幕,交情子独真。
共为关塞客,各负水云身。
迹远金闺籍,衣沾玉垒尘。
雕鞍暮横槊,锦幄晓行春。
隐几军书断,登楼陇月新。
鸣笳孤障底,落雁古河滨。
鲁酒寒醅薄,燕姬翠黛嚬。
沙场供写睇,戍角解伤神。
白首投南国,青冥望北辰。
山林方自屏,鸡黍复相亲。
道旧嗟游楚,论文伟过秦。
高标识麟凤,壮节见松筠。
陋巷无车辙,扁舟有钓纶。
悲秋把黄菊,取醉堕乌巾。
藜藿良易足,图书端不贫。
一廛如可借,烦为闢荆榛。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沙场戍角伤神

沙场(沙場,沙塲)shā chǎng
亦作“ 沙塲 ”。
(1).平坦的沙地。 三国 魏 应璩 《与满公琰书》:“高树翳朝云,文禽蔽緑水。沙场夷敞,清风肃穆,是京臺之乐也。” 晋 成公绥 《洛禊赋》:“临清流,坐沙场,列罍樽,飞羽觴。”
(2).指沙漠。 唐 李咸用 《送山月》诗:“雪压塞尘清,鵰落沙场阔。” 明 李梦阳 《送李帅之云中》诗:“沙塲缓轡行射鵰,秋草满地单于逃。” 清 孙枝蔚 《明妃词》:“嫁向沙塲容易老,君王岁岁愿防边。”
(3).指战场。 唐 祖咏 《望蓟门》诗:“沙塲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 蓟城 。” 元 朱凯 《昊天塔》第四折:“ 杨延景 全忠全孝,捨性命苦战沙场。”《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 唐 兵被 梁 家杀得七零八落,走得快的,逃了性命;略迟慢些,就为沙场之鬼。”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九:“ 潘汉五 血洗 纪家村 , 纪怀仁 一家烧死八口,还有 纪怀仁 、 纪怀礼 、 再奎 等三人战死在沙场。”  ——《漢語大詞典》
供 gōng/gòng《國語辭典》

供 [ gōng ]

  1. 给予。如:「提供」、「供应」、「供给」。《文选·潘岳·藉田赋》:「故躬稼以供粢盛,所以致孝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主人辞不得,一日供他两番,而今多了,也供不起了。」
  2. 受审者陈述案情。如:「供认」、「供出」。《聊斋志异·卷八·局诈》:「司马怒,执下廷尉。始供其引见者之姓名。」
  1. 受审者所陈说的案情纪录。如:「口供」、「笔供」、「招供」。《红楼梦·第八四回》:「你说你亲眼见的,怎么今日的供不对?」

供 [ gòng ]

  1. 陈设、放置。《说文解字·人部》:「供,设也。」《汉书·卷七一·疏广传》:「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警世通言·卷九·李谪仙醉草吓蛮书》:「桌上花瓶内供一枝碧桃花。」
  2. 贡献、奉祀。如:「供佛」。《红楼梦·第五三回》:「咱们哪怕用一万两银子供祖宗,到底不如这个有体面。」
  3. 从事、操持。如:「供职」。宋·陆游〈浣花女〉诗:「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
  1. 祭品或供奉别人食用的菜肴。如:「果供」、「蜜供」。《晋书·卷三三·何曾传》:「食必尽四方珍异,一日之供以钱二万为限。」《西游记·第一六回》:「那院主献了茶,又安排斋供。」
写 ( 寫 ) xiě
写 [ xiě ]
  1. 用笔作字:~字。~作。编~。
  2. 描摹,叙述:~生。~实。~照(❶画人物的形象;❷描写刻画)。轻描淡~。
睇 dì《國語辭典》

睇 [ dì ]

  1. 微微斜视。《玉篇·目部》:「睇,倾视。」《楚辞·屈原·九章·怀沙》:「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
  2. 看、注视。晋·陶渊明〈闲情赋〉:「仰睇天路,俯促鸣弦。」清·庄棫〈蝶恋花·城上斜阳依绿树〉词:「凝睇窥君君莫误,几多心事从君许。」
戍角 shù jiǎo
边防驻军的号角声。 前蜀 毛文锡 《甘州遍》词:“萧萧颯颯,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 清 阎尔梅 《大同览胜》诗:“坳堞严关戍角丛, 秦 过万里扼当中。”  ——《漢語大詞典》
解 jiě/jiè/xiè《國語辭典》

解 [ jiě ]

  1. 分割、剖分。如:「解剖」。《左傳·宣公四年》:「宰夫將解黿。」《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2. 分裂、分散。如:「瓦解」、「溶解」、「難分難解」。
  3. 打開、鬆開、鬆脫。如:「解扣子」、「解開繩子」、「寬衣解帶」。
  4. 免除、消除。如:「解圍」、「解悶」、「解救」、「解渴」、「調解」。《戰國策·趙策三》:「所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
  5. 陳述、說明。如:「講解」、「解釋」、「辯解」。
  6. 曉晤、明白、清楚。如:「理解」、「了解」、「費解」、「大惑不解」。
  7. 排出汗水或大小便。如:「小解」。漢·王充《論衡·寒溫》:「人中於寒,飲藥行解。」《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於路只推腹痛難忍,幾遍要解。」
  8. 會、能夠。晉·陶淵明〈九日閑居〉詩:「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唐·李白〈月下獨酌〉詩四首之一:「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1. 文體名。古代文體之一,旨在辯論解說。晉·張華《博物志·卷六·文籍考》:「賢者著述曰傳、曰記、曰章句、曰解、曰論、曰讀。」《新唐書·卷一七六·韓愈傳》:「乃作進學解以自諭。」
  2. 答案。如:「不得其解」。
  3. 見識、看法。如:「獨到的見解」。

解 [ xiè ]

  1. 鬆懈、懈怠。《禮記·雜記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虜久屯聚,解弛。」
  1. 參見「解縣 」條。
  2.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解狐。

解 [ jiè ]

  1. 參見「解元 」條。
  2. 官署、官吏辦公的地方。《商君書·墾令》:「又高其解舍,令有甬官食槩。」《文選·左思·吳都賦》:「屯營櫛比,解署棋布。」
  1. 押送、發遣。如:「押解罪犯」、「蘇三起解」。《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當下喝賜錢酒賞犒捉事人,解這崔寧到臨安府,一一從頭供說。」
  2. 典當、抵押。《醒世恆言·卷三一·鄭節使立功神臂弓》:「你贖典,還是解錢?」《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往典鋪中解了幾十兩銀子。」
  3. 租用、租借。《清平山堂話本·楊溫攔路虎傳》:「楊三官人同那妻子和當直去客店,解一房歇泊。」《警世通言·卷三七·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當日天色晚,見一所客店,姊妹兩人解了房,討些飯喫了。」
伤神(傷神)shāng shén
(1).耗损精神。《韩非子·解老》:“故以 詹子 之察,苦心伤神,而后与五尺之愚童子同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志盛者思鋭以胜劳,气衰者虑密以伤神。” 唐 韦应物 《汉武帝杂歌》之二:“ 柏梁 沉饮自伤神,犹闻驻颜七十春。” 巴金 《探索与回忆·说梦》:“人说做梦伤神,又说做梦精神得不到休息,等于不睡。”
(2).伤心。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造分手而衔涕,咸寂寞而伤神。” 唐 杨炯 《温江县令任冕神道碑》:“佳人不再, 荀奉倩 之伤神,赤子无期, 潘安仁 之惨慟。” 宋 梅尧臣 《范饶州夫人挽词》之一:“江边有孤鹤,嘹唳独伤神。” 郭沫若 《恢复·归来》:“她来时有时竟不敢和我见面,只坐在偏僻处,望着我伤神。”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