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铭心(銘心)míng xīn
铭记在心。形容永记不忘。《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铭心立报,永矣无贰。”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铭心既往,图报方来。”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我对于报章,向来就不是博览家,然而这半年来,已经很遇见了些铭心绝品。” ——《漢語大詞典》
谅 ( 諒 ) liàng
谅 [ liàng ]
- 宽恕:~解(jiě)。~察。体~。见~。原~。
- 信实:~直(诚信正直)。
- 推想:~必。~已上车。
- 固执,坚持成见。
无斁(無斁)wú yì
(1).不厌恶;不厌倦。《诗·周南·葛覃》:“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郑玄 笺:“斁,厌也。” 汉 枚乘 《七发》:“高歌陈唱,万岁无斁。” 唐 吴筠 《庐山云液泉赋》序:“既饮既漱,永翫无斁。” 清 龚自珍 《庐之推》:“其始升歌曰:‘济济多士,秉 文 之德。’而卒称无斁於人,以如将万年焉,由此其推也。”
(2).犹无终,无尽。 唐 李翱 《泗州开元寺钟铭》:“非雷非霆,鏗号其声……弗震弗坠,大音无斁。” ——《漢語大詞典》
(2).犹无终,无尽。 唐 李翱 《泗州开元寺钟铭》:“非雷非霆,鏗号其声……弗震弗坠,大音无斁。” ——《漢語大詞典》
多言 duō yán
(1).犹言好讲闲话;多说。《诗·郑风·将仲子》:“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 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世 曰:‘吾愿得一郡为王。’弗许。又曰:‘愿为万户侯。’弗许。曰:‘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 阎乐 曰:‘臣受命於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麾其兵进。 二世 自杀。” 宋 王安石 《不诂自明》:“ 仓頡 造书,不詁自明。于乎多言,只误后生。” 明 陈子龙 《病鹦鹉》诗:“多言老更甚,解梦病增疑。”《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石老鼠 听见这话,方才不敢多言了。”
(2).犹常说。《朱子语类》卷八:“人多言为事所夺,有妨讲学。此为不能使舡,嫌溪曲者也。” ——《漢語大詞典》
(2).犹常说。《朱子语类》卷八:“人多言为事所夺,有妨讲学。此为不能使舡,嫌溪曲者也。” ——《漢語大詞典》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副-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奚为(奚为)
杜甫诗病橘虽多亦奚为 ——《韵府拾遗 支韵》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