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新渌渺沧洲,扬舲一何驶。

张栻宋代〕《湖南使者邵公召赴行在所寓客张某敬赋以饯行

公来使湘州,气象日淳美。
不为察察明,自谓平平耳。
未须走原显,但使心如水。
傥无耳目蔽,庭户即千里。
顷闻上封章,便欲返桑梓。
其如矍铄姿,难着湖山里。
春风一札下,趣往勤觐天咫。
新渌渺沧洲,扬舲一何驶。
士方处远外,忧国抱蕴底。
宁应立君前,辅车有或柅。
煌煌四门开,侧席问民疻。
百虑原毕陈,高风泚余子。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沧洲扬舲一何

新 xīn《國語辭典》

新 [ xīn ]

  1. 沒有使用過的。與「舊」相對。如:「新辦法」、「新衣」、「新筆」。
  2. 剛開始的、始出現的。如:「新芽」、「新生兒」、「新品種」。
  1. 泛指一切新的人、事、物、知識等。如:「履新」、「汰舊換新」、「溫故知新」。
  2. 剛收成的農作物。《禮記·月令》:「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新唐書·卷一一八·宋務光傳》:「家無接新之儲,國乏俟荒之蓄。」
  3. 朝代名。參見「新莽 」條。
  4. 大陸地區新疆省的簡稱。
  5.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新穆子。
  1. 改進或使改變,而成為新的、好的。如:「改過自新」、「一新耳目」。《書經·胤征》:「舊染汙俗,咸與惟新。」《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 不久前、剛才。如:「新寫的字」、「新買的衣服」。《荀子·不苟》:「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
渌 ( 淥 ) lù
渌 [ lù ]
  1. 水清:~水。~波。
  2. 〔~水〕水名,在中国湖南省。
  3. 古同“”,渗滤。
渺 miǎo《國語辭典》

渺 [ miǎo ]

  1. 微小、细小。如:「微渺」、「渺小」。
  1. 模糊不清,难以预期掌握的。如:「渺若烟云」、「音信渺茫」。
  1. 动荡、飘流。唐·吴融〈情〉诗:「依依脉脉两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宋·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 消逝。如:「仙人已渺」。《聊斋志异·卷七·甄后》:「入室,则女已渺,呼妪问之,妪亦不知所去。」
沧洲(滄洲)cāng zhōu
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然后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以揖 许由 。”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既欢怀禄情,復协沧洲趣。” 唐 杜甫 《曲江对酒》诗:“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有作》诗:“涵空一白十万顷,浄洗素练悬沧洲。”  ——《漢語大詞典》
扬舲(揚舲)yáng líng
犹扬帆。 南朝 梁 刘孝威 《蜀道难》诗:“戏马登珠界,扬舲濯锦流。” 唐 杜甫 《别蔡十四著作》诗:“扬舲洪涛间,仗子济物身。” 明 文徵明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诗:“扬舲入 淮 泗 ,春云去闲闲。” 陈去病 《梨花里留别亚子》诗:“向晚扬舲去,縈情入杳冥。”  ——《漢語大詞典》
一何 yī hé
为何;多么。《战国策·燕策一》:“ 齐王 按戈而却曰:‘此一何庆弔相随之速也!’”《三国志·魏志·刘放传》:“ 太祖 大悦,谓 放 曰:‘昔 班彪 依 竇融 而有 河西 之功,今一何相似也!’” 唐 杜甫 《石壕吏》诗:“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仁主爱人,一何至此!” 清 顾炎武 《谒夷齐庙》诗:“可为百世师,风操一何劲!”  ——《漢語大詞典》
驶 ( 駛 ) shǐ
驶 [ shǐ ]
  1. 马快跑,泛指迅速:急~。流~。
  2. 使行动,开动(多指有发动机的):驾~。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