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暮年供给良易足,龚子惠我真绝俗。

陈造宋代〕《赠画士龚子

古人论画索画外,世俗区区较形似。
眼明亦有可人者,龚子画形兼画意。
秋兰春蕙相与芳,梅花照景胜暗香。
倚烟映雾各夸嫮,并作短轴供宝藏。
斩新雪色三丈壁,胜日渠挥淡墨。
楂牙老树对丑石,龙腾兽伏起恍惚。
松底跳波隐隐轰千鼙,石间横斜风竹因依。
长翁雅趣在水竹,新开湖南规办五亩绿。
此松此石偕四友,身未出门先在目。
暮年供给良易足,龚子惠我真绝俗。
万钱酬赠不颔颐,新诗渠能饱君腹。
平生好事吾屡空,龚子好事未后翁。
藏诗宝画从人笑,与子把无终穷。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暮年供给子惠绝俗

暮年 mù nián
晚年;老年。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之四:“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一:“ 庾信 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下官暮年淹蹇,为世所弃。”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在 曾皓 日渐衰颓的暮年里, 愫方 是他眼前必不可少的慰藉。”  ——《漢語大詞典》
供给(供給)gōng jǐ
(1).以物资、钱财等给人而供其所需。《管子·地图》:“论功劳,行赏罚,不敢蔽贤有私,供给军之求索。”《史记·封禅书》:“使者存问供给,相属於道。”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叶法差》:“詔 衢 、 婺 、 括 三州助葬,供给所须。” 清 沈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芸 既长,嫻女红,三口仰其十指供给。” 老舍 《骆驼祥子》七:“他的家庭是沙漠中的一个小绿洲,只能供给来到此地的一些清水与食物。”
(2).指生活所需之钱物。 唐 杜甫 《有客》诗:“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焦大郎 ﹞吩咐店小二道:‘ 满 大哥官人供给,只管照常支应。’” 清 焦循 《忆书》六:“自备供给,而以应用之费分给诸生饭食。”
指奉祠;祭祀。《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足以供给神祗而已,岂敢猒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 韦昭 注:“言嬪与卿主祭祀也。”《礼记·曲礼上》:“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唐 韩愈 《潮州祭神文》之四:“间者以淫雨将为人灾,无以应贡赋,供给神明。” 宋 欧阳修 《南省试进士策问》之二:“其斋戒供给,期召奔走,废日几何?”  ——《漢語大詞典》
良 liáng《國語辭典》

良 [ liáng ]

  1. 善、美好。如:「良師」、「優良」、「良宵」。《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2. 賢明。如:「賢良」。唐·韓愈〈原毀〉:「嘗試語於眾曰:『某良士,某良士。』其應者必其人之與也。」
  3. 天生的、本能的。如:「良知」、「良能」。
  1. 善良的人。如:「除暴安良」。《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誅罰良善,日以益 甚。」
  2. 姓。如春秋時鄭國有良霄。
  1. 確實、果然,表示肯定。《史記·卷四三·趙世家》:「諸將以為趙氏孤兒良已死,皆喜。」《文選·曹丕·與吳質書》:「古人思炳燭夜遊,良有以也。」
  2. 很、甚。如:「良久」、「感觸良多」。《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仁兄所見良是。」
易 yì《國語辭典》

易 [ yì ]

  1. 簡單、不困難。如:「容易」、「得來不易」。
  2. 平和、和藹。如:「平易近人」。《詩經·小雅·何人斯》:「爾還而入,我心易也。」
  1. 交換。如:「交易」、「貿易」、「以物易物」。《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 》 :「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2. 改變。如:「變易」、「易容」、「移風易俗」。《易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3. 輕視、輕慢。《左傳·襄公四年》:「戎狄荐居,貴貨易土。」《漢書·卷八六·王嘉傳》:「二千石益輕賤,吏民慢易之。」
  4. 治理。《孟子·盡心上》:「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1. 《易經》的簡稱。《論語·述而》:「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漢書·卷八八·儒林傳·丁寬傳》:「梁項生從田何受《易》,時寬為項生從者。」
  2. 姓。如春秋時代齊國有易牙。
足 zú《國語辭典》

足 [ zú ]

  1. 人体下肢的总称。亦专指踝骨以下的部分,今称为「脚」。如:「举足」、「失足跌跤」。《说文解字·足部》:「足,人之足也,在下。」唐·韩愈〈山石〉诗:「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2. 动物的下肢,用来奔走或爬行。如:「节足动物」、「百足之虫」。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愿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 器物下面支撑的部分。《易经·鼎卦·九四》:「鼎折足。」唐·刘禹锡〈蜀先主庙〉诗:「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4. 姓。如战国时韩国有足强。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踏。《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手熊罴,足野羊。」
  2. 满足、使满足。《汉书·卷五·景帝纪》:「其唯廉士,寡欲易足。」《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
  3. 停止、止息。《老子·第二八章》:「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
  1. 够量的、不缺乏的。如:「充足」、「心满意足」、「丰衣足食」。
  2. 富裕。如:「富足」。
  1. 整整的、完全的。如:「足足玩了一星期」、「足足乐了一天」、「在水中闷了足足有二分钟的气。」
  2. 堪、可以。如:「足供参考」、「足慰吾怀」、「足以自豪」。
  3. 值得。如:「何足挂齿」、「微不足道」。

足 [ jù ]

  1. 过分。参见「足恭 」条。
龚 ( 龔 ) gōng
龚 [ gōng ]
  1. 古同“”,供给。
  2. 古同“”,恭敬。
  3. 姓。
子惠 zǐ huì
慈爱;施以仁惠。《书·太甲中》:“先王子惠困穷,民服厥命,罔有不悦。”《新唐书·刘蕡传》:“陛下有子惠之心,百姓无繇而信。”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於皇上帝,子惠我民。”《清史稿·圣祖纪二》:“从前逋欠,一概豁除,用称朕子惠元元至意。”  ——《漢語大詞典》
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1.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1.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1.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1. (一)​之讀音。
真 zhēn《國語辭典》

真 [ zhēn ]

  1. 纯正的、不虚假的。如:「真面目」、「真心诚意」。《庄子·田子方》:「其为人也真 。」
  1. 的确、实在。如:「真好」、「真棒」。《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唯北狄为不 然,真中国之坚敌也。」
  1. 道家称得道成仙的人。如:「太乙真人」、「真人不露相」。《红楼梦·第二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2. 自然、本性。如:「天真」。《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3. 肖像、画像。如:「写真」、「留真」。
  4. 实授的官职。《汉书·卷一二·平帝纪》:「吏在位二百石以上,一切满秩如真。」
  5. 姓。如汉代有真玄菟。
绝俗 jué sú
1.超出世俗;弃绝尘俗。《庄子·盗跖》:“今夫此人以为与己同时而生,同乡而处者,以为夫絶俗过世之士焉。” 成玄英 疏:“犹将己为超絶流俗,过越世人。”《后汉书·刘陶传》:“皆履正清平,贞高絶俗。” 元 戴表元 《宿福海寺》诗:“道人不絶俗,自然无耳喧。” 明 叶盛 《水东日记·王孟端遗事》:“ 毘陵 王紱 孟端 ,高介絶俗之士,所订交皆一时名人,遇流俗辈輒白眼视之。”
2.超过寻常。《晋书·石崇传》:“﹝ 石崇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高三四尺者六七株,条干絶俗,光彩耀日。”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冶异絶俗,奇丽不常。”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