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老子箪食师颜渊,忧世不合居民先。

陈造宋代〕《次儿辈喜雨韵呈太守

老子箪食师颜渊,忧世不合居民先。
今年不雨春破夏,惴惕亦复针毡然。
嗟嗟五月河无水,温饱之望疑已已。
一雨滂浪弥夜旦,龙伯至仁端起死。
国史未用书旱雩,人神幽显修交孚。
老子一饱危不给,恩私仰戴君大夫。
君恩如天不遗物,超伯岂应甘蠖屈。
使君况是龙之友,偕儿同依赵卿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老子箪食忧世不合居民

老子 lǎo zi
(1).老年人自称。犹老夫。《后汉书·逸民传·韩康》:“ 康 曰:‘此自老子与之,亭长何罪!’”《晋书·庾亮传》:“老子於此处兴復不浅。”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和王正之吴江观雪见寄》词:“老子旧游处,回首梦耶非。”《水浒传》第二六回:“老子不曾有些礼数到都头家,却如何请老子吃酒?”
(2).对老年人的泛称。《三国志·吴志·甘宁传》“ 寧 益贵重,增兵二千人”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寧 ﹞因夜见 权 , 权 喜曰:‘足以惊骇老子(指 曹操 )否?’” 唐 白居易 《晚起闲行》诗:“皤然一老子,拥裘仍隐几。” 元 秦简夫 《东堂老》楔子:“如今老了,人家就叫我做东堂老子。”
(3).父亲的俗称。《宋书·孝义传·潘琮》:“儿年少,自能走,今为老子不走去。”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予在 南郑 ,见西邮俚俗谓父曰老子,虽年十七八,有子亦称老子。” 鲁迅 《彷徨·在酒楼上》:“他们的老子要他们读这些;我是别人,无乎不可的。”
(4).自高自大的人自称。一般人亦用于气忿或开玩笑的场合。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老子办正事,你这不点儿大的小东西,也要来打岔。” 巴金 《憩园》十二:“你敢动一下,老子不把你打成肉酱不姓 赵 !”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老子这张嘴么,就这样,说是要说的,吃也是要吃的。”
(5).相传为 春秋 时期思想家。道教的创始人。姓 李 名 耳 ,字 耼 ,故亦称 老耼 。著《道德经》五千言,亦名《老子》,为道教的经典著作。
(6).古星官名。《晋书·天文志中》:“老子四星及周伯、王蓬絮、芮各一,错乎五纬之间。”《晋书·天文志中》:“老子星色淳白,然所见之国,为饥为凶,为善为恶,为喜为怒。”  ——《漢語大詞典》
箪食(簞食)dān sì
(1).装在箪笥里的饭食。《左传·宣公二年》:“而为之簞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清 唐孙华 《维扬舟中作》诗之五:“黄壚处处提簞食,緑柳村村挂纸钱。”
(2).犹蔬食。《后汉书·方术传上·樊英》:“若申其志,虽簞食不厌也。”《游宦纪闻》卷八引 宋 苏绍叟 《摸鱼儿》词:“文章事,到底将身自误,功名难料迟暮。鶉衣簞食年年瘦,受侮世间儿女。” 明 唐顺之 《书医施氏妇事》:“乡邻之鬭,虽圣贤亦谓可以无救,而簞食之费,虽好名者亦所必惜。”  ——《漢語大詞典》
师 ( 師 ) shī
师 [ shī ]
  1. 教人的人: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hào )为人~。
  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医~。技~。
  3. 效法:~法古人。
  4. 榜样:~范。
  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弟。~妹。
  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禅~。
  7. 军队:会~。出~。
  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长。~座。
  9. 一国的首都:京~。
  10. 姓。
颜 ( 顏 顔 ) yán
颜 [ yán ]
  1. 面容,脸色,脸面:容~。开~。~面。~色。笑逐~开。鹤发童~。
  2. 色彩:~料。五~六色。
  3. 姓。
渊 ( 淵 ) yuān
渊 [ yuān ]
  1. 深水,潭:~水。~谷。~林。~薮(“渊”,鱼所聚处;“”,水边草地,兽所聚处;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深~。临~羡鱼(喻只作空想,不作实际工作)。
  2. 深:~博。~源。~浩。~玄。~邈。~儒。~识(精深的见识)。
  3. 姓。
忧世(憂世)yōu shì
为时世或世事而忧虑。《孔丛子·记义》:“ 孔子 读《诗》,及《小雅》喟然嘆曰:‘吾……於《节南山》,见忠臣之忧世也。’” 唐 杜甫 《西阁曝日》诗:“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 明 李贽 《与周友山书》:“不肖株守 黄麻 一十二年矣,近日方得一览 黄鹤 之胜,尚未眺 晴川 、游 九峯 也,即蒙忧世者有左道惑众之逐。” 郭沫若 《蒲剑集·屈原考》:“他的死因并不像一般轻薄者的怀才不遇,而是忧世愤俗,不忍看到祖国沦亡,人民流离无告。”  ——《漢語大詞典》
不合 bù hé
(1).违背;不符合。 汉 刘向 《九叹·远逝》:“惜往事之不合兮,横 汨罗 而下濿。” 宋 司马光 《文中子补传》:“发端唱导者非二家之罪而谁哉?此皆议论不合於圣人者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四章:“总之,不合社会的标准就是了。”
(2).不和。《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不想 安绵 兵备道与 闻参将 不合。”
(3).不应当;不该。《后汉书·杜林传》:“臣愚以为宜如旧制,不合翻移。” 五代 许岷 《木兰花》词:“当初不合儘饶伊,赢得如今长恨别。” 明 徐渭 《女状元》第三出:“小的不合叫那会篆刻的人,照依那关防刻一个小记印儿。” 清 孙枝蔚 《代书寄呈大兄伯发》:“吾家本素封,不合轻犁锄。”  ——《漢語大詞典》
居民 jū mín
(1).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战国策·楚策一》:“有偏守新城,而居民苦矣。” 唐 柳宗元 《憎王孙文》:“居民怨苦兮号穹旻。”《宣和遗事》后集:“次经过 平顺州 ,入城,屋甚雄壮,居民繁密,市井中货易类 燕京 。”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团圆》:“我这公祖少年老成,居民无不瞻仰。”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癫犬》:“ 粤 西某村,居民数千家,俗尚蓄犬以为食。” 巴金 《家》九:“差不多每天都发生兵士跟学生的小冲突,闹得全城居民惊惶不安。”
(2).使民安居。《礼记·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  ——《漢語大詞典》
先 xiān《國語辭典》

先 [ xiān ]

  1. 祖先。《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
  2. 首要的事务。《礼记·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3. 原先、先前。《红楼梦·第七二回》:「这两日比先又添了些病,所以支持不住。」
  4. 先生的简称。《汉书·卷六七·梅福传》:「夫叔孙先非不忠也。」
  5.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先轸。
  1. 对已去世者的尊称。如:「先父」、「先人」、「先圣先贤」、「革命先烈」。
  1. 时间或次序在前。如:「先发制人」、「近水楼台先得月」。《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诗二首之一:「春江水暖鸭先 知。」
  2. 暂时。如:「你先不要慌,我们慢慢想办法来解决。」
  1. 倡导、先行。《论语·子路》:「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文选·曹植·求自试表》:「突刃触锋,为士卒先。」
  2. 时间居前。唐·韩愈〈师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 事前联系、介绍。《汉书·卷四三·郦食其传》:「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

先 [ xiàn ]

  1. 不当超前而超前。《孟子·告子下》:「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
  2. 领导、率导。《礼记·郊特牲》:「天先乎地,君先乎臣。」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