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新 xīn《國語辭典》
新 [ xīn ]
形- 沒有使用過的。與「舊」相對。如:「新辦法」、「新衣」、「新筆」。
- 剛開始的、始出現的。如:「新芽」、「新生兒」、「新品種」。
- 泛指一切新的人、事、物、知識等。如:「履新」、「汰舊換新」、「溫故知新」。
- 剛收成的農作物。《禮記·月令》:「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新唐書·卷一一八·宋務光傳》:「家無接新之儲,國乏俟荒之蓄。」
- 朝代名。參見「新莽 」條。
- 大陸地區新疆省的簡稱。
-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新穆子。
- 改進或使改變,而成為新的、好的。如:「改過自新」、「一新耳目」。《書經·胤征》:「舊染汙俗,咸與惟新。」《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不久前、剛才。如:「新寫的字」、「新買的衣服」。《荀子·不苟》:「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
结 ( 結 ) jié/jiē
结 [ jié ]
- 系(jì),绾(wǎn ):~网。~绳。~扎。
- 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打~。蝴蝶~。
- 聚,合:~晶。~识。~盟。~交。~集。~合。~党营私。
- 收束,完了(liǎo):~账。~局。~案。~果。~论。归根~底。
- 一种保证负责的字据:具~。
- 植物长果实:开花~果。~实。
茅庐(茅廬)máo lú
亦作“茆庐”。 草屋。 唐 张籍 《送韩侍御归山》诗:“新结茆庐招隐逸,独骑驄马入深山。” 宋 梅尧臣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诗之一:“折竹压篱曾碍过,却穿松下到茅庐。” 明 刘基 《崇福寺俦上人看山楼》诗:“为爱山中世事疎,看山终日坐茅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花姑子》:“此非安乐乡。幸老夫来,可从去,茅庐可以下榻。” 苏曼殊 《遁迹记》:“嗣余忽醒,身卧茅庐。” ——《漢語大詞典》
招隐(招隱)zhāo yǐn
(1).征召隐居者出仕。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 明 杨慎 《春兴》诗:“难教迟暮从招隐,拟把生涯学醉歌。” 清 周亮工 《与王启伯总戎》诗:“ 小山 有赋人招隐,大树无心世任看。”
(2).招人归隐。 唐 骆宾王 《酬思玄上人林泉》诗:“闻君招隐地,髣髴 武陵 春。” 明 薛蕙 《草堂》诗:“珍重故人招隐意,草堂南郭可淹留。” 清 杨承宪 《三姝媚》词:“拂拂空香,引访秋骚客,来歌招隐。” ——《漢語大詞典》
(2).招人归隐。 唐 骆宾王 《酬思玄上人林泉》诗:“闻君招隐地,髣髴 武陵 春。” 明 薛蕙 《草堂》诗:“珍重故人招隐意,草堂南郭可淹留。” 清 杨承宪 《三姝媚》词:“拂拂空香,引访秋骚客,来歌招隐。” ——《漢語大詞典》
逸 yì《國語辭典》
逸 [ yì ]
动- 逃亡、逃跑。《说文解字·兔部》:「逸,失也,兔谩𫍙善逃也。」《左传·桓公八年》:「随师败绩,随侯逸。」《北史·卷六·齐高祖神武帝本纪》:「见一赤兔,每搏辄逸。」
- 奔跑。《国语·晋语五》:「马逸不能止,三军从之。」三国吴·韦昭·注:「逸,奔也。」
- 散失。《书经·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
- 释放。《左传·成公十六年》:「明日复战,乃逸楚囚。」
- 放荡的。《战国策·楚策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
- 隐逸的。如:「逸老」。《汉书·卷一○·成帝纪》:「故官无废事,下无逸民。」
- 超群的、超绝的。如:「逸才」。《老残游记·第一○回》:「六七八段,间以曼衍,愈转愈清,其调愈逸。」
- 快速的。《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故英人乘斯时也,犹逸禽之赴深林。」
- 舒适、安乐。《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
- 隐士。《北史·卷三一·高允传》:「帝乃虚求,搜贤采逸,岩隐投竿,异人并出。 」唐·李白〈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提盘饭霜栗。」
- 过失。《书经·盘庚上》:「予亦拙谋,作乃逸。」汉·孔安国·传:「逸,过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