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阴云拂地散丝轻,长得为霖济物名。

韩琮唐代〕《

阴云拂地散丝轻,长得为霖济物名。夜浦涨归天堑阔,
春风洒入御沟平。轩车几处归频湿,罗绮何人去欲生。
不及流他荷叶上,似珠无数转分明。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阴云拂地散丝为霖济物

阴云(陰雲)yīn yún
(1).天阴时的云。 三国 魏 曹植 《仲雍哀辞》:“阴云回於素盖,悲风动其扶轮。” 唐 罗隐 《中秋夜不见月》诗:“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艾青诗选〉自序》:“我沉默着,为了没有足够响亮的语言,像初夏的雷霆滚过阴云密布的天空。”
(2).形容忧郁不快的脸色。 端木蕻良 《被撞破了的脸孔》:“这张脸孔一看只有我没有油水,每个粗折都虎虎有势地紧绷起来,脸上铺满了阴云。”  ——《漢語大詞典》
拂地
梁元帝绿柳诗长条垂拂地轻花上逐风  ——《分类字锦》
散丝(散絲)sàn sī
(1).散落细丝。常用以形容细雨。 晋 张协 《杂诗·金风扇素节》:“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 唐 杜甫 《雨》诗之二:“江雨旧无时,天晴忽散丝。” 宋 王禹偁 《贺雨表》:“散丝遍洒於燋枯,比屋重兴於耒耜。”
(2).花名。《文献通考·四裔九》:“ 注輦国 花有白茉莉、散丝……蝉紫、水蕉之类。”  ——《漢語大詞典》
轻 ( 輕 ) qīng
轻 [ qīng ]
  1. 分量小,与“重(zhòng )”相对:~重。~型。~便(biàn )。~于鸿毛。~尘栖弱草(喻人生渺小短暂)。
  2. 程度浅,数量少:年~。工作~。
  3. 用力小:~放。~声。~闲。~描淡写。
  4. 负载少,装备简省:~装。~骑。~锐(轻装的精锐部队)。
  5. 认为容易,不以为重要:~视。~蔑。~生。
  6. 随便,不庄重:~率(shuài)。~佻。~浮。
长 ( 長 ) cháng/zhǎng
长 [ cháng ]
  1. 两端的距离:~度。
  2. 长度大,与“”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
  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专~。各有所~。
  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于写作。
长 [ zhǎng ]
  1. 生长,成长:~疮。
  2. 增加:~知识。
  3. 排行第一的:~子。~兄。~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辈。~者。家~。
  5. 领导人;负责人:部~。校~。
得 dé/děi/de《國語辭典》

得 [ dé ]

  1. 获、取。与「失」相对而言。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孟子·告子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2. 演算产生结果。如:「三三得九。」
  3. 遇。如:「得便」、「得空即前往拜访。」
  4. 契合、适宜。如:「得体」、「得法」。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5. 快意、满足。《史记·卷六二·管晏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6. 可以、能够。如:「得过且过」、「不得抽烟!」、「得饶人处且饶人」、「所有员工均得摸彩。」
  7. 用于谈话终了之时,表反对、禁止或同意。如:「得了,别再出馊主意了!」、「得,我们就照你的方法去做。」
  1. 相当于「何」、「岂」、「那」、「怎」、「难道」等,表示反诘的语气。唐·杜甫〈后苦寒行〉二首之二:「巴东之峡生凌澌,彼苍回斡人得知。」
  1. 置于动词之后,无义。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得 [ de ]

  1.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结果或性状。如:「跑得快」、「觉得很好」、「美得冒泡」。

得 [ děi ]

  1. 应该、必须、需要。如:「你总得让我把话说完。」《红楼梦·第六六回》:「出了月就起身,得半个工夫才回来。」

得 [ dǎi ]

  1. 遭受。如:「他作恶多端,得了报应也是应该的。」
为霖(为霖)
郯韶题九龙图诗应有天瓢手为霖遍九垓  ——《分类字锦》
济物(濟物)jì wù
犹济人。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 子文 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今圣明在上,稽古济物,坚隄防以杜决溢,明褒贬以彰劝沮。” 前蜀 杜光庭 《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歷代化人,随机济物,大惟邦国,普及幽明,俱赖神功,咸承景貺。” 清 姚鼐 《湖上作》诗之一:“岂忘济物情,审见人与己。”  ——《漢語大詞典》
名 míng《國語辭典》

名 [ míng ]

  1. 人的称号。如:「尊姓大名」、「请问芳名」。
  2. 事物的称号。如:「地名」。《管子·心术上》:「物固有形、形固有名。」
  3. 声誉。如:「盛名」、「令名」。
  4. 表示概念的名称。《老子·第一章》:「名可名,非常名。」《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5. 量词:➊ ​ 计算人的单位。如:「学生十名,缺席一名。」➋ ​ 计算排名的单位。如:「全班第十名。」
  1. 指称、形容。如:「莫名其妙」、「无以名之」。
  1. 有名的。如:「名人」、「名马」。
  2. 贵重的、出色的。如:「名器」、「名酒」。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