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袅袅(褭嫋)niǎo niǎo
亦作“裊嫋”。纤长柔美貌。 明 杨慎 《升庵诗话·余延寿折杨柳》:“大道连国门,东西种杨柳。葳蕤君不见,裊嫋垂来久。” ——《漢語大詞典》
水芝 shuǐ zhī
(1).荷花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芙蓉,一名荷华,生池泽中,实曰莲。花之最秀异者,一名水芝,一名水花。”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题达上人药圃》之一:“山荚便和幽涧石,水芝须带本池泥。” 金 元好问 《泛舟大明湖》诗:“ 江妃 不惜水芝香,狼藉秋风与秋露。”
(2).莲子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六·莲实》。
(3).黄精草的别名。 南朝 宋 鲍照 《过铜山掘黄精》诗:“土肪閟中经,水芝韜内策。” 闻人倓 注引 羊公 《服黄精法》:“黄精,芝草之精也。”
(4).冬瓜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三·冬瓜》。 ——《漢語大詞典》
(2).莲子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六·莲实》。
(3).黄精草的别名。 南朝 宋 鲍照 《过铜山掘黄精》诗:“土肪閟中经,水芝韜内策。” 闻人倓 注引 羊公 《服黄精法》:“黄精,芝草之精也。”
(4).冬瓜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三·冬瓜》。 ——《漢語大詞典》
红 ( 紅 ) hóng/gōng
红 [ hóng ]
- 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
- 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 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
- 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
-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 ◎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脉脉(脈脈)mò mò
亦作“脉脉”。
(1).同“ 眽眽 ”。凝视貌。《汉书·东方朔传》:“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 颜师古 注:“脉脉,视貌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南朝 梁 萧子显 《日出东南隅行》:“柱间徒脉脉,垣上几翘翘。”
(2).形容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有默默地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意思。 唐 杜牧 《题桃花夫人庙》诗:“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宋 辛弃疾 《摸鱼儿》词:“千金纵买 相如 赋,脉脉此情谁诉?” 舒群 《少年chén女》七:“母女骨肉的脉脉之情,从她们默默的亲切的姿影空隙中间,无限地静悄悄地倾泻出来。”
(3).犹默默。 唐 孟郊 《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诗:“僮僕强与言,相惧终脉脉。”《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 弼 后语 熲 :皇太子於己,出口入耳,无所不尽。公终久何必不得 弼 力,何脉脉邪?” 胡三省 注:“脉脉,有言不得吐之意。” 邹鲁 《黄花冈》诗:“冈上黄花冈下魂,精灵相通竟脉脉。” 朱自清 《荷塘月色》:“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4).连绵不断貌。 明 陈所闻 《闺怨》曲:“机中锦字添,镜里朱颜变,脉脉春愁,都付鶯和燕。” 清 龚自珍 《浣溪沙》词:“凤脛灯青香篆寒,寻思脉脉未成眠。”《红楼梦》第四五回:“秋霖脉脉,阴晴不定。” ——《漢語大詞典》
(1).同“ 眽眽 ”。凝视貌。《汉书·东方朔传》:“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 颜师古 注:“脉脉,视貌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南朝 梁 萧子显 《日出东南隅行》:“柱间徒脉脉,垣上几翘翘。”
(2).形容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有默默地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意思。 唐 杜牧 《题桃花夫人庙》诗:“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宋 辛弃疾 《摸鱼儿》词:“千金纵买 相如 赋,脉脉此情谁诉?” 舒群 《少年chén女》七:“母女骨肉的脉脉之情,从她们默默的亲切的姿影空隙中间,无限地静悄悄地倾泻出来。”
(3).犹默默。 唐 孟郊 《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诗:“僮僕强与言,相惧终脉脉。”《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 弼 后语 熲 :皇太子於己,出口入耳,无所不尽。公终久何必不得 弼 力,何脉脉邪?” 胡三省 注:“脉脉,有言不得吐之意。” 邹鲁 《黄花冈》诗:“冈上黄花冈下魂,精灵相通竟脉脉。” 朱自清 《荷塘月色》:“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4).连绵不断貌。 明 陈所闻 《闺怨》曲:“机中锦字添,镜里朱颜变,脉脉春愁,都付鶯和燕。” 清 龚自珍 《浣溪沙》词:“凤脛灯青香篆寒,寻思脉脉未成眠。”《红楼梦》第四五回:“秋霖脉脉,阴晴不定。” ——《漢語大詞典》
蒹葭 jiān jiā
(1).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韩诗外传》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攀由鸿鵠,倚是蒹葭。” 清 李渔 《意中缘·悟诈》:“我虽是蒹葭,现开著玉树花,难道他乌纱就没个穷葛瓜。”参见“ 蒹葭玉树 ”。
(2).《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 胡惠生 《题亚子分湖归隐图》诗:“无限蒹葭意,殷勤对此图。” ——《漢語大詞典》
(2).《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 胡惠生 《题亚子分湖归隐图》诗:“无限蒹葭意,殷勤对此图。” ——《漢語大詞典》
浦 pǔ《國語辭典》
浦 [ pǔ ]
名- 河岸、水边。《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江浦之橘,云梦之柚。」宋·王安石〈题燕侍郎山水图〉:「往时濯足荡湘浦,独上九嶷寻二女。」
- 泛指池塘等水面。如:「荷浦」、「莲浦」。宋·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二首之一:「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宋·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词:「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 河川主、支流汇合处或入海口。唐·李白〈荆门浮舟望蜀江〉诗:「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宋·柳永〈煮海歌〉:「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
-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浦仁裕。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