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厌玉为浆麟作□。

李朝卿宋代〕《玉楼春

厌玉为浆麟作□。玉树琼葩长不谢。翠帘绣暖燕归来,宝鸭花香蜂上下。
沙堤佩马催公驾,月白风清天不夜。重来赫赫照岩廊,不动堂堂凝泰华。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

厌 ( 厭 ) yàn
厌 [ yàn ]
  1. 嫌恶,憎恶:~恶(wù)。讨~。~倦。喜新~旧。不~其详。学而不~。
  2. 满足:贪得无~。
玉 yù《國語辭典》

玉 [ yù ]

  1. 质地温润坚硬而有光泽的美石,呈半透明状,一般用作装饰品或雕刻材料。如:「青玉」、「宝玉」、「碧玉」。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用玉做成的。如:「玉玺」、「玉簪」、「玉环」。《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2. 洁白、美好。如:「玉手」、「玉容」。《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二》:「灵妃顾我美,粲然启玉齿。」《南史·卷一九·谢晦传》:「帝目之曰:『一时顿有两玉人耳。』」
  3. 珍贵的、精美的。如:「锦衣玉食」、「玉液琼浆」。《文选·左思·吴都赋》:「矜其宴居,则珠服玉馔。」
  4. 尊称他人的身体或言行。如:「玉体」、「玉照」。《文选·曹植·七启》:「将敬涤耳,以听玉音。」
  1. 培养、锻练。《诗经·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为 [ wèi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浆 ( 漿 ) jiāng/jiàng
浆 [ jiāng ]
  1. 比较浓的液体:豆~。纸~。灰~。~果。~液。
  2. 用粉浆或米汤等浸润纱、布、衣服等物:~洗。
浆 [ jiàng ]
     ◎ 同“”。
麟 lín《國語辭典》

麟 [ lín ]

  1. 大公鹿。《說文解字·鹿部》:「麟,大牡鹿也。」《文選·張衡·東京賦》:「解罘放麟。」三國吳·薛綜·注:「大鹿曰麟。」
  2. 參見「麒麟 」條。
  3. 《詩經·周南》的篇名。亦作〈麟之趾〉。共三章。根據〈詩序〉:「〈麟之趾〉,〈關雎〉之應也。」或亦指頌美公侯子孫盛多之詩。首章三句為:「〈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麕身,牛尾,馬蹄,獸類之長。趾,足也。振振,眾多興盛貌。于,同「吁 」。于嗟,讚嘆之詞。
  4. 姓。如清代有麟慶。
作 zuò《國語辭典》

作 [ zuò ]

  1. 興起、振起。如:「興風作浪」。《說文解字·人部》:「作,起也。」《易經·乾卦·九五》:「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 造就、培育。如:「天作之合」。《書經·康誥》:「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3. 創作。如:「寫作」、「作畫」、「作詩」。《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4. 進行、舉行。如:「作戰」、「作簡報」。
  5. 為、當。如:「認賊作父」。
  6. 假裝。如:「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7. 進行某事。如:「作媒」、「作證」、「作事」。同「做 」。
  8. 成為。如:「作人」、「作官」。同「做 」。
  9. 製造。唐·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1. 事業。如:「工作」。《禮記·緇衣》:「毋以小謀敗大作,毋以嬖御人疾莊后。」
  2. 詩文書畫與藝術品稱為「作」。如:「傑作」、「佳作」、「名作」。

作 [ zuó ]

  1. 參見「作摩」、「作料」等條。

作 [ zuō ]

  1. 工人、工匠。如:「木作」、「石作」、「瓦作」。
  2. 製作某些工藝作品的場所。如:「作坊」。《三國志·卷二四·魏書·孫禮傳》:「禮徑至作所。不復重奏,稱詔罷民,帝奇其意而不責也。」
  1. 招惹、自找。如:「自作自受」。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