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今夕定何夕,梦中游化城。

苏轼宋代〕《江月五首(并引)

岭南气候不常。
吾尝云: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不须以日月为断也。
今岁九月,残暑方退,既望之后,月出愈迟。
予尝夜起登合江楼,或与客游丰湖,入栖禅寺,叩罗浮道院,登逍遥堂,逮晓乃归。
杜子美云: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此殆古今绝唱也。
因其句作五首,仍以“残夜水明楼”为韵。
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
正似西湖上,涌金门外看。
冰轮横海阔,香雾入楼寒。
停鞭且莫上,照我一杯残。
二更山吐月,幽人方独夜。
可怜人与月,夜夜江楼下。
风枝夕未停。
露草不可籍。
归来掩关卧,唧唧虫夜话。
三更山吐月,栖鸟亦惊起。
起寻梦中游,清绝正如此。
驱云扫众宿,俯仰迷空水。
幸可饮我牛,不须违洗耳。
四更山吐月,皎皎为谁明。
幽人赴我约,坐待玉绳横。
野桥多断板,山寺有微行。
今夕定何夕,梦中游化城。
五更山吐月,窗迥室幽幽。
玉钩还挂户,江练却明楼。
星河澹欲晓,鼓角冷知秋。
不眠翻五咏,清切变蛮讴。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今夕梦中游化

今夕 jīn xī
今晚;当晚。 晋 左思 《蜀都赋》:“乐饮今夕,一醉累月。” 唐 韩愈 《玩月喜张十八员外以王六秘书至》诗:“况当今夕圆,又以嘉客随。” 郭沫若 《落叶》:“风雨潇潇着的今夕。”  ——《漢語大詞典》
定 dìng《國語辭典》

定 [ dìng ]

  1. 确切的、不改变的。如:「定理」、「定义」、「定律」、「定局」、「定论」。
  2. 不动的。如:「定产」、「定业」。
  3. 规定的。如:「定量」、「定时」、「定期」。
  1. 固定、使固定。如:「定住」、「定影」。
  2. 使平静、使稳固。如:「平定」、「安邦定国」。
  3. 使确定、不更改。如:「底定」、「决定」、「否定」、「裁定」。
  4. 约定、订立。如:「定约」、「制定」、「订定」。
  1. 究竟、到底。表疑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唐·李白〈答族姪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2. 必然。如:「定能成功」、「定死无疑」。唐·杜甫〈寄高适〉诗:「定知相见日,烂漫倒芳樽。」
  1. 姓。如明代有定伯安。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夕 xī《國語辭典》

夕 [ xì ]

  1. 傍晚、日落时分。如:「朝不保夕」。《周礼·天官·宫正》:「为之版以待,夕击柝而比之。」
  2. 泛指夜晚。如:「终夕不寐」、「一夕长谈」。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出》:「此夕欢娱,风清月朗,笑他梦雨暗高唐。」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梦中(夢中)mèng zhōng
(1).睡梦之中。《列子·周穆王》:“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 古莽之国 ,阴阳之气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昼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觉,以梦中所为者实,觉之所见者妄。” 南朝 梁 沈约 《别范安成》诗:“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賸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説着,便把他梦中所闻所见,云端里的情节,详细告诉了那 毕生 一遍。” 陶铸 《一室》诗:“ 井冈 晓日 延河 月,莫嘆相逢是梦中。”
(2).比喻懵懂糊涂,受人欺骗。《三国演义》第七二回:“ 操 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覆盖。 操 跃起拔剑斩之,復上牀睡……惟 修 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3). 梦泽 之中。《左传·宣公四年》:“ 楚 鬭伯比 ……生 子文 焉,使弃诸 梦 中。”  ——《漢語大詞典》
游化(遊化)yóu huà
(1).潜移默化。《淮南子·要略》:“陶冶万物,游化羣生。”
(2).云游教化。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宋云惠生使西域》:“推其本缘,乃是 如来 在世之时,与弟子游化此土,指城东曰:‘我入涅槃后二百年,有国王名 迦尼色迦 在此处起浮图。’”
(1).犹言周流化育。《淮南子·要略》:“陶冶万物,游化羣生。”
(2).谓僧人云游四方宣扬教义。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竺法兰》:“ 蔡愔 既至彼国, 兰 与 摩腾 共契游化,遂相随而来。”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那揭罗曷国》:“城西南十餘里有窣堵波,是如来自 中印度 凌虚游化,降迹於此。”  ——《漢語大詞典》
城 chéng《國語辭典》

城 [ chéng ]

  1. 古时环绕京师或围绕某一区域以供防守的大围墙。《广韵·平声·清韵》:「城,城郭。」《墨子·七患》:「城者,所以自守也。」唐·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遶东城。」
  2. 都市。如:「京城」、「城市」。
  3. 姓。如战国时有城浑。
  1. 筑城。《诗经·小雅·出车》:「天子命我,城彼朔方。」《明史·卷三·太祖本纪三》:「是月,城西宁。」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