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青溪(青谿)qīng xī
亦作“ 青谿 ”。
(1).碧绿的溪水。 唐 杜甫 《万丈潭》诗:“青溪含冥寞,神物有显晦。” 唐 卢鸿一 《嵩山十志·樾馆》诗:“紫巖隈兮青谿侧,云松烟蔦兮千古色。”
(2).古县名。今 浙江省 淳安县 。 北宋 方腊 起义于此。起义失败后,县名改为 淳安 。 宋 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一八:“ 孙覿 《韩世忠墓誌铭》曰:‘ 宣和 初,妖人 方腊 起 青溪 ,不旬朝,众万数,破 衢 、 婺 、 杭 、 睦 、 歙 五州, 江 淮 大震。’”
(3).古水名。指 三国 吴 在 建业城 东南所凿 东渠 。发源于今 江苏省 南京市 锺山 西南,流经 南京 市区入 秦淮河 ,曲折达十余里,亦名 九曲青溪 。年久湮废,今仅存入 秦淮河 的一段。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亦犹 蒋侯 三妺, 青谿 之轨跡可寻; 虞帝 二妃, 湘水 之波澜未歇。” 宋 周必大 《记金陵登览》:“城中 青溪 ,入 秦淮 颇堙废。” 清 王士禛 《秦淮杂诗》之六:“ 青溪 水木最清华, 王 谢 乌衣 六代夸。”
(4).古水名。在今 湖北省 境内。以源出 青山 ,故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沮水》:“ 沮水 南逕 临沮县 西, 青谿水 注之。水出县西 青山 ,山之东有 滥泉 ,即 青谿 之源也……以源出 青山 ,故以 青谿 为名。” 唐 骆宾王 《秋日于益州李长史宅宴序》:“五岳栖真,窅眇 青溪 之上;六爻贞遁,寂寞沧海之滨。”
(5).山名。在今 湖北省 当阳市 。 ——《漢語大詞典》
(1).碧绿的溪水。 唐 杜甫 《万丈潭》诗:“青溪含冥寞,神物有显晦。” 唐 卢鸿一 《嵩山十志·樾馆》诗:“紫巖隈兮青谿侧,云松烟蔦兮千古色。”
(2).古县名。今 浙江省 淳安县 。 北宋 方腊 起义于此。起义失败后,县名改为 淳安 。 宋 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一八:“ 孙覿 《韩世忠墓誌铭》曰:‘ 宣和 初,妖人 方腊 起 青溪 ,不旬朝,众万数,破 衢 、 婺 、 杭 、 睦 、 歙 五州, 江 淮 大震。’”
(3).古水名。指 三国 吴 在 建业城 东南所凿 东渠 。发源于今 江苏省 南京市 锺山 西南,流经 南京 市区入 秦淮河 ,曲折达十余里,亦名 九曲青溪 。年久湮废,今仅存入 秦淮河 的一段。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亦犹 蒋侯 三妺, 青谿 之轨跡可寻; 虞帝 二妃, 湘水 之波澜未歇。” 宋 周必大 《记金陵登览》:“城中 青溪 ,入 秦淮 颇堙废。” 清 王士禛 《秦淮杂诗》之六:“ 青溪 水木最清华, 王 谢 乌衣 六代夸。”
(4).古水名。在今 湖北省 境内。以源出 青山 ,故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沮水》:“ 沮水 南逕 临沮县 西, 青谿水 注之。水出县西 青山 ,山之东有 滥泉 ,即 青谿 之源也……以源出 青山 ,故以 青谿 为名。” 唐 骆宾王 《秋日于益州李长史宅宴序》:“五岳栖真,窅眇 青溪 之上;六爻贞遁,寂寞沧海之滨。”
(5).山名。在今 湖北省 当阳市 。 ——《漢語大詞典》
胜 ( 勝 ) shèng《國語辭典》
胜 [ shēng ]
- 参见「胜键」、「双胜类」等条。
桐庐(桐庐)
宋 潘阆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晚泊渔浦 久客见华发,孤棹桐庐归。新月无朗照,落日有馀晖。
唐 严维 送崔峒使往睦州兼寄薛司户 木奴花映桐庐县,青雀舟随白露涛。
唐 雍陶 送徐山人归睦州旧隐 君在桐庐何处住,草堂应与戴家邻。
唐 白居易 百花亭 山形如岘首,江色似桐庐。
唐 韦庄 桐庐县作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骈字类编》
唐 严维 送崔峒使往睦州兼寄薛司户 木奴花映桐庐县,青雀舟随白露涛。
唐 雍陶 送徐山人归睦州旧隐 君在桐庐何处住,草堂应与戴家邻。
唐 白居易 百花亭 山形如岘首,江色似桐庐。
唐 韦庄 桐庐县作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骈字类编》
水木
唐 綦毋潜 题鹤林寺 少凭水木兴,暂令身心调。
唐 韦应物 善福精舍荅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 水木澄秋景,逍遥清赏馀。
唐 曹唐 刘晨阮肇游天台 烟霞不省生前事,水木空疑梦后身。
唐 方干 越中言事二首 其二 云霞水木共苍苍,元化分功秀一方。
宋 林逋 湖上晚归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宋 欧阳修 和圣俞聚蚊 江南美山水,水木正秋明。 ——《骈字类编》
唐 韦应物 善福精舍荅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 水木澄秋景,逍遥清赏馀。
唐 曹唐 刘晨阮肇游天台 烟霞不省生前事,水木空疑梦后身。
唐 方干 越中言事二首 其二 云霞水木共苍苍,元化分功秀一方。
宋 林逋 湖上晚归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宋 欧阳修 和圣俞聚蚊 江南美山水,水木正秋明。 ——《骈字类编》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動-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副-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佳色 jiā sè
妍丽的颜色;美丽的光彩。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唐 元稹 《月三十韵》:“上弦何汲汲,佳色转依依。” 元 何中 《游乐安穆山寺》诗:“秋阴出南郭,佳色来远山。”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