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游军(遊軍)yóu jūn
流动作战的军队。《三国志·魏志·诸葛诞传》:“又使监军 石苞 、 兖州 刺史 州泰 等简鋭卒为游军,备外寇。”《朱子语类》卷一二一:“如大军厮杀相似,大军在此坐以镇之,游军依旧去别处邀截,须如此作工夫方得。”《明史·薛显传》:“﹝ 显 ﹞与 常遇春 攻 湖州 ,别将游军取 德清 ,攻 昇山 水寨。”
(1).客军,可作策应之用者。《三国志·魏志·荀攸传》:“ 攸 言於 太祖 曰:‘ 绣 与 刘表 相恃为彊,然 绣 以游军仰食於 表 , 表 不能供也,势必离。’”
(2).指无固定防地,流动出击的军队。《魏书·崔延伯传》:“仕 萧颐 ,为缘 淮 游军,带 濠口 戍主。”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石勒 常佣於临水,为游军所囚。” 唐 李约 《从军行》之三:“游军藏 汉 帜,降骑説蕃情。” ——《漢語大詞典》
(1).客军,可作策应之用者。《三国志·魏志·荀攸传》:“ 攸 言於 太祖 曰:‘ 绣 与 刘表 相恃为彊,然 绣 以游军仰食於 表 , 表 不能供也,势必离。’”
(2).指无固定防地,流动出击的军队。《魏书·崔延伯传》:“仕 萧颐 ,为缘 淮 游军,带 濠口 戍主。”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石勒 常佣於临水,为游军所囚。” 唐 李约 《从军行》之三:“游军藏 汉 帜,降骑説蕃情。” ——《漢語大詞典》
声 ( 聲 ) shēng
声 [ shēng ]
-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
-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
-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
- 名誉:名~。
-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勃崒 bó zú
见“ 勃窣 ”。 ——《漢語大詞典》
巡徼 xún jiǎo
(1).巡行视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蔡少霞》:“騶虞巡徼,昌明捧闑。”《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公善巡徼,以待 魏王 。” 胡三省 注:“言善巡徼宫闕及皇城内外坊市,以待 魏王 继岌 。” 明 张敬修 《文忠公行实》:“警夜捕昼,巡徼江海。”
(2).指巡查的士卒。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贾家庄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漢語大詞典》
(2).指巡查的士卒。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贾家庄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漢語大詞典》
语 ( 語 ) yǔ/yù
语 [ yǔ ]
- 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
- 指“谚语”或“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旗~。
- 说:细~。低~。
- 告诉:不以~人。
咙胡(嚨胡)lóng hú
喉咙。《后汉书·五行志一》:“﹝ 桓帝 之初,天下童謡曰﹞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 清 曹寅 《题马湘兰画兰长卷》诗之二:“咙胡鼓出 渭城 声,耳畔鏗然金磬冷。”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