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法鼓忽雷震,此事非偶然。

陈瓘宋代〕《庐山诗二首

庐山俯长江,秀色摩青天。
招提选胜地,好景相属连。
东林最幽旷,殿阁含飞烟。
馨香满天下,无如远公莲。
社客方散后,零落七百年。
之人远同调,绿绮非丝弦。
不可倾耳授,但许心相传。
迷津苦难渡,人以师为船。
法鼓忽雷震,此事非偶然。
何时穿蜡屐,问法浮云边。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法鼓忽雷非偶

法鼓 fǎ gǔ
佛教法器之一。举行法事时用以集众唱赞的大鼓。亦指禅寺法堂东北角之鼓,与茶鼓相对。《法华经·化城喻品》:“击于大法鼓,而吹大法螺。”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法鼓琅以振响,众香馥以扬烟。” 唐 李白 《登瓦官阁》诗:“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红楼梦》第十五回:“早又前面法鼓金鐃,幢幡宝盖: 铁欖寺 中僧众摆列路旁。” 赵朴初 《东京大街上大步踏》诗:“广播车在前面讲着话,僧人的法鼓在后面打。”  ——《漢語大詞典》
忽雷 hū léi
(1).响雷。 阮章竞 《赤叶河》:“今晚来个大诉苦,明天给 吕 家个大忽雷。”
(2).不怕雷。喻勇暴过人者。《太平广记》卷三九三引 唐 戴孚 《广异记·欧阳忽雷》:“ 绍 ( 欧阳绍 )率其徒二十餘人,持弓矢排鏘,与雷师战。衣并焦卷,形体伤腐,亦不之止。自辰至酉,雷电飞散……南人因呼 绍 为‘忽雷’。”
(3).琵琶名。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琵琶》:“ 文宗 朝有内人 郑中丞 善胡琴。内库有二琵琶,号‘大小忽雷’。 郑 尝弹小忽雷。” 清 赵翼 《屏迹》诗:“茶瀹大团月,琴弹小忽雷。”
(4).鳄鱼的别名。《太平广记》卷四六四引 唐 郑常 《洽闻记》:“鰐鱼别号忽雷……一名骨雷。”  ——《漢語大詞典》
震 zhèn《國語辭典》

震 [ zhèn ]

  1. 雷擊。《春秋·僖公十五年》:「己卯晦,震伯夷之廟。」《史記·卷三·殷本紀》:「武乙獵於河渭之閒,暴雷,武乙震死。」
  2. 動盪。如:「名震天下」。《國語·周語上》:「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
  3. 恐懼、害怕。《易經·震卦·彖曰》:「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文選·潘岳·藉田賦》:「森奉璋以階列,望皇軒而肅震。」
  4. 發怒。漢·揚雄《太玄經·卷二·釋卦》:「震于廷,和正俱亡也。」
  1. 疾雷。《詩經·小雅·十月之交》:「熚熚震電,不寧不令。」
  2. 《易經》卦名:➊ ​ 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雷電。➋ ​ 六十四卦之一。震(☳)​下震(☳)​上。表示君子體察到雷電交相而來的現象,即以恐懼之心,修養其身。
此 cǐ《國語辭典》

此 [ cǐ ]

  1. 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1. 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1. 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事 shì《國語辭典》

事 [ shì ]

  1. 工作、职务。《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礼记·祭法》:「以死勤事则祀之。」
  2. 人类所作所为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活动,都称为「事」。如:「人事」、「国事」。《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 变故。如:「多事之秋」、「平安无事」。
  1. 侍奉。《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2. 做、为。《论语·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 插入。《汉书·卷四五·蒯通传》:「慈父孝子所以不敢事刃于公之腹者,畏秦法也。」通「剚」。
非偶 fēi ǒu
(1).《左传·桓公六年》:“ 齐侯 欲以 文姜 妻 郑 大子 忽 ,大子 忽 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 齐 大,非吾耦也。’”耦,同“ 偶 ”。后因用“非偶”谓不适当的婚配或不相称的配偶。《宋书·武帝纪中》:“自以地卑位重,荷恩崇大;乃以庶孽与 德文 嫡婚,致兹非偶,实由威逼。” 唐 白敏中 《息夫人不言赋》:“势异丝萝,徒新婚而非偶;华如桃李,虽结子而无言。” 清 李渔 《奈何天·软诓》:“奴家 何氏 ,不幸遇了奸谋,失身非偶。”
(2).无可匹敌,不能比拟。 唐 薛能 《牡丹》诗之二:“自高轻月桂,非偶贱池莲。”  ——《漢語大詞典》
然 rán《國語辭典》

然 [ rán ]

  1. 烧。燃的本字。《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 赞同。《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沛公然其计,从之。」《三国演义·第一回》:「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1. 对、正确。如:「不以为然」。《论语·雍也》:「雍之言然。」
  1. 如此。《论语·宪问》:「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辩〉:「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吾意不然。」
  1. 但是、可是。《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2. 虽。《董西厢·卷八》:「师言然善,奈处凡浮,遭此屈辱,不能无恨。」
  3. 然后。《隋书·卷七○·李密传》:「待士马肥充,然可与人争利。」
  1. 形容词或副词词尾。如:「斐然」、「赫然」、「恍然」。《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2. 用于句末,表肯定、断定的语气。《论语·宪问》:「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礼记·檀弓下》:「穆公召县子而问然。」
  3. 表示比拟的语助词。《吕氏春秋·孟秋纪·荡兵》:「夫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
  1. 唯,表应答。《论语·阳货》:「子曰:『然!有是言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然!是也。』」
  1. 姓。如汉代有然温。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