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呼文举异童子,林宗独谓王佐材。
山人跨鱼天上来,识者珍重愚者猜。
或呼文举异童子,林宗独谓王佐材。
蚩蚩众目如瞽蒙,白马羽雪皆皑皑。
古有仁贤不愚者,举足疐路心徘徊。
桐城明府住姑孰,襟裾萧洒天与才。
谗言屡改耻自雪,政事报成羞援媒。
临川先生久知己,十年执政居公台。
横飞後生尽豪俊,往往拔越自草莱。
洪炉造化岂一端,如何不与珽填坯。
盛朝能诗可屈指,少师仆射苏与梅。
少师新为地下客,苏梅骨化成尘灰。
金陵仆射今已老,班班丝雪侵颐腮。
当今儒生迂此道,如使杞柳为棬杯。
好古爱诗惟有君,独使笔力惊风雷。
清音绕齿嚼鸣玉,烂光满纸如琼瑰。
古原夜烧光夺月,立使万物有灰煤。
清泉漱石白凿凿,湍落急濑成渊洄。
才雄句险骇人胆,九月秋水滟澦堆。
有时清贞叩玄关,至诚直可歆郊禖。
公才颖栗公望异,牢落下位命何乖。
岂无白虹夜贯斗,犹使宝剑丰城埋。
几年令尉困下国,板简青衫趋郡阶。
犹将富贵委脱毂,苟不知命安为怀。
竹溪逸人杜陵翁,当年得意称壮哉。
直言时病傲宫禁,谓可立致青云阶。
公行孰避蹲草虎,由径不畏当路豺。
输忠献策恃才藻,宰辅切齿全班排。
遂离黼座谪千里,翻疑方直为祸胎。
杳如蹑云上幽顶,文石嵲屼悬虚崖。
下视黑潭鳄鱼窟,山雨润泽浮苍苔。
临危惴惴惧石陨,况更步滑粘青鞋。
上愬逄怒下见诮,愠望宁与群小偕。
秋江接天夜如练,桂宫隐见琼瑶台。
泛舟夜披紫绮裘,兴发鼓枻倾金罍。
岸人疑是王子猷,美女揶揄言谑谐。
沧浪水深波浪阔,醉谓止可探一柴。
徜徉濯缨傲巨浸,掬月不得翻委骸。
上皇虽悼屈平善,千载乃得为朋侪。
秋霜何草不玄黄,蜀山戍削青崔嵬。
马如蹇驴不惯远,陟险色变成豗隤。
阁道繁霜晓成澌,古壑暴雨飞阴霾。
散关野哭夜悲怨,倏见鬼怜明岩隈。
长蛇食象留齿骨,猛虎噬人余钏钗。
故人招庇岂惮远,军谋宥密惟参陪。
春雨霢霂兴槁苗,膏润不及枯根荄。
正风寝熄雅颂废,吾言来自单于垓。
古今厩马讵为匹,骅骝駰骆驽与騋。
力良调俊惟骐骥,李杜故得其梧魁。
前辈攀辕让驰道,下石夹毂谦争推。
二公当年走声价,日月左运天旋回。
方今明时废声律,将使湮沦如烬煨。
非君鼓吹力主持,是道不世将倾颓。
关西鄙夫怀此愤,白石空炼如女娲。
命违时否口常钝,如挂风铎环堵斋。
安得献言彤庭下,出入金马如皋枚。
秉钧庙堂司惨舒,建旌立节如张裴。
古云能诗多坎轲,苟或信矣良可哀。
傥使文章敌天下,再使神禹驱秦淮。
或呼文举异童子,林宗独谓王佐材。
蚩蚩众目如瞽蒙,白马羽雪皆皑皑。
古有仁贤不愚者,举足疐路心徘徊。
桐城明府住姑孰,襟裾萧洒天与才。
谗言屡改耻自雪,政事报成羞援媒。
临川先生久知己,十年执政居公台。
横飞後生尽豪俊,往往拔越自草莱。
洪炉造化岂一端,如何不与珽填坯。
盛朝能诗可屈指,少师仆射苏与梅。
少师新为地下客,苏梅骨化成尘灰。
金陵仆射今已老,班班丝雪侵颐腮。
当今儒生迂此道,如使杞柳为棬杯。
好古爱诗惟有君,独使笔力惊风雷。
清音绕齿嚼鸣玉,烂光满纸如琼瑰。
古原夜烧光夺月,立使万物有灰煤。
清泉漱石白凿凿,湍落急濑成渊洄。
才雄句险骇人胆,九月秋水滟澦堆。
有时清贞叩玄关,至诚直可歆郊禖。
公才颖栗公望异,牢落下位命何乖。
岂无白虹夜贯斗,犹使宝剑丰城埋。
几年令尉困下国,板简青衫趋郡阶。
犹将富贵委脱毂,苟不知命安为怀。
竹溪逸人杜陵翁,当年得意称壮哉。
直言时病傲宫禁,谓可立致青云阶。
公行孰避蹲草虎,由径不畏当路豺。
输忠献策恃才藻,宰辅切齿全班排。
遂离黼座谪千里,翻疑方直为祸胎。
杳如蹑云上幽顶,文石嵲屼悬虚崖。
下视黑潭鳄鱼窟,山雨润泽浮苍苔。
临危惴惴惧石陨,况更步滑粘青鞋。
上愬逄怒下见诮,愠望宁与群小偕。
秋江接天夜如练,桂宫隐见琼瑶台。
泛舟夜披紫绮裘,兴发鼓枻倾金罍。
岸人疑是王子猷,美女揶揄言谑谐。
沧浪水深波浪阔,醉谓止可探一柴。
徜徉濯缨傲巨浸,掬月不得翻委骸。
上皇虽悼屈平善,千载乃得为朋侪。
秋霜何草不玄黄,蜀山戍削青崔嵬。
马如蹇驴不惯远,陟险色变成豗隤。
阁道繁霜晓成澌,古壑暴雨飞阴霾。
散关野哭夜悲怨,倏见鬼怜明岩隈。
长蛇食象留齿骨,猛虎噬人余钏钗。
故人招庇岂惮远,军谋宥密惟参陪。
春雨霢霂兴槁苗,膏润不及枯根荄。
正风寝熄雅颂废,吾言来自单于垓。
古今厩马讵为匹,骅骝駰骆驽与騋。
力良调俊惟骐骥,李杜故得其梧魁。
前辈攀辕让驰道,下石夹毂谦争推。
二公当年走声价,日月左运天旋回。
方今明时废声律,将使湮沦如烬煨。
非君鼓吹力主持,是道不世将倾颓。
关西鄙夫怀此愤,白石空炼如女娲。
命违时否口常钝,如挂风铎环堵斋。
安得献言彤庭下,出入金马如皋枚。
秉钧庙堂司惨舒,建旌立节如张裴。
古云能诗多坎轲,苟或信矣良可哀。
傥使文章敌天下,再使神禹驱秦淮。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或 huò《國語辭典》
或 [ huò ]
副- 也许。如:「或许」。《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其神或岁不至,或岁数来。」
- 表示选择或列举。如:「或是」、「或者」、「喜或怒」、「哀或乐」、「去或不去?」《新唐书·卷九七·魏征传》:「今之刑赏,或由喜怒,或出好恶。」《三国演义·第三七回》:「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
- 泛指人或事物。相当于「有人」、「有的」。《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五上·滇游日记二》:「群山丛突,小石峰或朝或拱,参立前坞中。」
- 谁。表示疑问的语气。《诗经·豳风·鸱鸮》:「今女下民,或敢侮予!」《文选·潘岳·藉田赋》:「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其或继之者,鲜哉希矣。」
呼 hū《國語辭典》
呼 [ hū ]
动- 吐气。与「吸」相对。如:「呼气」。《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籍也。」
- 大声呐喊。《诗经·大雅·荡》:「式号式呼,俾昼作夜。」《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 招、唤。如:「呼朋引伴」、「呼风唤雨」。《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陈王出,遮道而呼涉。」唐·颜仁郁〈农家〉诗:「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 称、谓。唐·白居易·寄明州于驸马使君三绝句之三:「何郎小妓歌喉好,严老呼为一串珠。」《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
- 表感叹的语气。《论语·八佾》:「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 形容风吹动的声音。如:「北风呼呼的吹。」
- 姓。如汉代有呼子先。
文 wén《國語辭典》
文 [ wén ]
名- 線條交錯的圖案、花紋。《禮記·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姦。」漢·王充《論衡·言毒》:「蝮蛇多文。」
-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 文章。如:「撰文」、「散文」。《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禰衡傳》:「衡攬筆而作,文無加點,辭采甚麗。」
- 有關文學方面的才能。如:「文武雙全」。《國語·周語中》:「武不可覿,文不可匿。」
- 華麗有文采的外表。與「質」相對。參見「文質彬彬 」條。
- 禮節、儀式。如:「繁文縟節」。《論語·子罕》:「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 法令、典章。《國語·周語上》:「有不祀則修言,有不享則修文。」三國吳·韋昭·注:「文,典法也。」《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吏士舞文弄法,刻章偽書。」
- 現象。如:「天文」、「人文地理」。《莊子·應帝王》:「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地文。』」
- 量詞。古代計算銅幣的單位。如:「三文錢」、「分文不取」。《儒林外史·第一三回》:「這箱子能值幾文?」
- 姓。如宋代有文彥博。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溫和、優雅、不猛烈。如:「文雅」、「斯文」、「文火」。《禮記·文王世子》:「是故其成也懌,恭敬而溫文。」
- 有文彩的。《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衣文衣而舞康樂。」
- 刺染花紋圖案。如:「文身」。《水滸傳·第一一回》:「誰想今日被高俅這賊坑陷了我這一場,文了面,直斷送到這里。」
文 [ wèn ]
動- 掩飾。如:「文過飾非」。《論語·子張》:「小人之過也,必文。」
- 修飾。如:「文飾」。《荀子·儒效》:「小雅之所以為小雅者,取是而文之也。」
举 ( 舉 ) jǔ
举 [ jǔ ]
-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
-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
- 发起,兴办:~义。~办。创~。
- 提出:~要。~例。
- 推选,推荐:推~。荐~。
- 全:~国。~世。~家。
-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
- 攻克:“一战而~鄢、郢”。
异 ( 異 ) yì
异 [ yì ]
- 不同的:~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邪说”)。~化。~性。~样。大同小~。~曲同工。
- 分开:离~。~居。
- 另外的,别的:~日。~地。~国。~乡。~类。
- 特别的:奇~。~闻。~彩。奇才~能(特殊的才能)。
- 奇怪:惊~。诧~。怪~。
童子 tóng zǐ
(1).儿童;未成年的男子。《仪礼·丧服》:“童子唯当室緦。” 郑玄 注:“童子,未冠之称。”《史记·商君列传》:“ 五羖大夫 死, 秦国 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謡,舂者不相杵。” 唐 韩愈 《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一:“他们劫财神,劫童子,劫观音,乃至明火抢劫。”
(2).古代指未成年的仆役。《仪礼·既夕礼》:“朔月,童子执帚却之,左手奉之。” 郑玄 注:“童子,隶子弟若内竖寺之属。”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青衣上 少室 ,童子向 蓬莱 。”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八:“童子自外至,吹灯当我前。”
(3).指童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乐仲》:“年二十始娶,身犹童子。”
(4).旧时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始于 唐 代。《旧唐书·宣宗纪》:“据礼部贡院见置科目,《开元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道举、明算、童子第九科。” 宋 王安石 《详定试卷》诗:“童子常夸作赋工,暮年羞悔有 扬雄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潘文恭公 试童子,日端坐试席,风度凝重。”参见“ 童子科 ”、“ 童子试 ”。
(5).瞳人;眼珠。童,通“ 瞳 ”。《汉书·项籍传赞》:“ 舜 盖重童子, 项羽 又重童子。” 颜师古 注:“童子,目之眸子。”《晋书·文苑传·赵至》:“童子白黑分明,有 白起 之风矣。” ——《漢語大詞典》
(2).古代指未成年的仆役。《仪礼·既夕礼》:“朔月,童子执帚却之,左手奉之。” 郑玄 注:“童子,隶子弟若内竖寺之属。”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青衣上 少室 ,童子向 蓬莱 。”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八:“童子自外至,吹灯当我前。”
(3).指童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乐仲》:“年二十始娶,身犹童子。”
(4).旧时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始于 唐 代。《旧唐书·宣宗纪》:“据礼部贡院见置科目,《开元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道举、明算、童子第九科。” 宋 王安石 《详定试卷》诗:“童子常夸作赋工,暮年羞悔有 扬雄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潘文恭公 试童子,日端坐试席,风度凝重。”参见“ 童子科 ”、“ 童子试 ”。
(5).瞳人;眼珠。童,通“ 瞳 ”。《汉书·项籍传赞》:“ 舜 盖重童子, 项羽 又重童子。” 颜师古 注:“童子,目之眸子。”《晋书·文苑传·赵至》:“童子白黑分明,有 白起 之风矣。” ——《漢語大詞典》
林 lín《國語辭典》
林 [ lín ]
名- 树木或竹子丛生一处。如:「竹林」、「山林」、「松林」、「防风林」。
- 泛指同类的人或事物荟聚之所。如:「碑林」、「儒林」、「艺林」。《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
- 姓。如清代有林则徐。
- 众多。如:「工厂林立」。
宗 zōng《國語辭典》
宗 [ zōng ]
名- 祖庙。《左传·成公三年》:「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
- 祖先。如:「列祖列宗」、「祖宗」。
- 家族。《左传·僖公五年》:「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卿一宗在朝有几人?」
- 根本、主旨。《国语·晋语四》:「礼宾矜穷,礼之宗也。」《老子·第四章》:「渊兮似 万物之宗。」
- 派别。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禅家者流,乘有大小,宗有南北,道有邪正 。」
- 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节。《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
- 量词。计算交易或事物数量的单位。如:「一宗买卖」、「数宗公文」。《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方六老爷拿手一宗一宗的指著说与他听。」
- 姓。如宋代有宗泽。
- 尊崇、效法。《诗经·大雅·公刘》:「食之饮之,君之宗之。」《后汉书·卷一一·刘盆子传》:「崇虽起勇力而为众所宗,然不知书数。」
- 同姓的。如:「宗兄」、「宗弟」。
- 主要的。如:「宗旨」。
独 ( 獨 ) dú
独 [ dú ]
- 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 老而无子:鳏寡孤~。
- 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 〔~孤〕复姓。
- 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谁受之?”
谓 ( 謂 ) wèi
谓 [ wèi ]
- 告诉:人~予曰。
- 称呼,叫作:称~。何~人工呼吸?
- 〔~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的句子成分。
- 说:所~。无~。可~神速。
王佐 wáng zuǒ
(1).王者的辅佐,佐君成王业的人。《汉书·董仲舒传赞》:“ 刘向 称‘ 董仲舒 有王佐之材,虽 伊 吕 亡以加, 筦 晏 之属,伯者之佐,殆不及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时难》:“怀其王佐之器,抱其邈世之材。” 唐 韩愈 《合江亭》诗:“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 明 徐渭 《送李子遂序》:“ 汉 之称王佐者,人皆许之而已,而己则必知其为霸之餘习。”
(2). 清 末称襄佐恭亲王理事的部曹中书为王佐。《清朝野史大观·史料·帝师王佐鬼使神差》:“凡部曹中书充军机处及总理衙门章京者,以其襄佐恭邸,故曰王佐。” ——《漢語大詞典》
(2). 清 末称襄佐恭亲王理事的部曹中书为王佐。《清朝野史大观·史料·帝师王佐鬼使神差》:“凡部曹中书充军机处及总理衙门章京者,以其襄佐恭邸,故曰王佐。” ——《漢語大詞典》
材 cái《國語辭典》
材 [ cái ]
名- 木料、树干。如:「木材」、「就地取材」。《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 原料、可供制造的物料。如:「药材」、「器材」、「建材」、「钢材」。
- 棺材的简称。如:「寿材」。《红楼梦·第一一六回》:「我为是好几口材都要带回去。」
- 资料。如:「教材」、「题材」、「素材」。
- 资质、能力。如:「因材施教」。《左传·隐公五年》:「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也。」
- 有才能的人。如:「人材」。《文选·曹植·赠丁翼诗》:「大多国良材,譬海出明珠。」
- 闽南方言。量词。计算某些建材体积或面积的单位。如:「今天工地共进了三百材榉木和三分厚的玻璃两百材。」
- 处置、安排。《国语·郑语》:「计亿事,材兆物。」通「裁」。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