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霆施号令,木雨夙绸缪。
董其昌〔明代〕《平海篇为大中丞邹平张公》
圣武布遐陬,肤功张仲优。师中推长子,晋锡重康侯。
忆昨闽邦震,真成海若羞。鹤轩终怯战,虎穴敢深求。
遂使邻为壑,谁知幄有筹。戈宁韬箧止,病岂养痈瘳。
大创真长策,先声乃伐谋。如霆施号令,木雨夙绸缪。
且欲安吾圉,何能效彼尤。元戎搴大纛,猛将建朱斿。
直捣飞云窟,长驱靖海洲。望洋欣筑观,誓众欲焚舟。
列炬龙衔烛,连营蜃接楼。灌坛飞破块,斋斧耀纯钩。
飓起屏翳助,烟消鬼蜮愁。饥蛟膏染锷,毒鳄骼填沟。
兽困皆崩角,鱼悬作缧囚。亦知矜族类,庶可报虔刘。
舴艋乘宵遁,萑苻蔽野搜。若为骄虿尾,即巳陨旄头。
饮至芙蓉幕,欢腾杖杜讴。任公缗既举,谢傅奕徐收。
甫颂风方穆,铙歌秘可抽。冲皇回赫怒,天语奖分猷。
贺凯开阊阖,陈俘对冕旒。卿能纡□□,国且巩金瓯。
枢密将真拜,冰衔尚薄酬。襄阳元凯镇,河内寇恂留。
客有维桑恋,曾怀楚木忧。用兵存后法,载笔踵前修。
班掾多虚美,昌黎耻暗投。磨厓吾有勒,端拟照千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动-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霆 tíng《國語辭典》
霆 [ tíng ]
名- 突然暴起的雷声。如:「雷霆」。《说文解字·雨部》:「霆,雷余声也铃铃,所以挺出万物。」
- 闪电。《玉篇·雨部》:「霆,电也。」《淮南子·兵略》:「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施 shī《國語辭典》
施 [ shī ]
动- 实行、推行。如:「无计可施」、「恩威并施」。
- 给予。如:「施比受更有福」。《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宋·钱公辅〈义田记〉:「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 加。如:「施压」、「薄施脂粉」。《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庄子·大宗师》:「利泽施乎万世。」
- 设置、安置。《隋书·卷四十·宇文恺传》:「下施轮轴,推移倏忽有若神功。」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九下·滇游日记十一》:「水分两派来,一东南,一西北,俱成悬流,桥不复能施。」
- 恩惠、德泽。如:「受施慎勿忘」。《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
- 姓。如汉代有施雠。
施 [ yí ]
副- 斜的古字。即斜行,迂回曲折著走路。《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遍国中无与立谈者。」汉·赵岐·注:「施者,邪施而行,不欲使良人觉也。」
- 参见「[[施施]]」条。
施 [ yì ]
动- 及、延及。《诗经·大雅·皇矣》:「施于孙子。」《左传·隐公元年》:「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 移动、变化。《荀子·儒效》:「若夫充虚之相施易也。」唐·杨倞·注:「施,读曰移。 」《史记·卷一○三·万石君传》:「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
号令(號令)hào lìng
(1).号召;发布命令。《诗·齐风·东方未明序》:“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国语·越语上》:“ 越王 句践 栖於 会稽 之上,乃号令於三军。”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所宜大明约束,使信在言前,号令指麾,以图功利。” 明 李贽 《藏书·儒臣传·刘向》:“ 李生 曰:‘……盖是时 周 室既衰,天子不能操礼乐征伐之权,以号令诸侯。’”
(2).发布的号召或命令。《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是月也,申严号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杨朔 《走进太阳里去》:“队伍黄昏出发,走到半夜,渐渐接近了铁路,忽然从前头悄悄传来一声紧急的号令,人马一齐伏到地上去。”
(3).将犯人行刑以示众。《元典章·工部二·船只》:“如有违犯之人,捉挐到官,取问是实,定将犯人对众号令,严行断罪。”《水浒传》第一一六回:“ 宋江 令讨放砲火种,吹起灯来看时,上面写道:‘ 宋江 早晚也号令在此处!’”《东周列国志》第五九回:“ 厉公 重赏甲士,将三 郤 尸首,号令朝门,三日,方听改葬。” ——《漢語大詞典》
(2).发布的号召或命令。《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是月也,申严号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杨朔 《走进太阳里去》:“队伍黄昏出发,走到半夜,渐渐接近了铁路,忽然从前头悄悄传来一声紧急的号令,人马一齐伏到地上去。”
(3).将犯人行刑以示众。《元典章·工部二·船只》:“如有违犯之人,捉挐到官,取问是实,定将犯人对众号令,严行断罪。”《水浒传》第一一六回:“ 宋江 令讨放砲火种,吹起灯来看时,上面写道:‘ 宋江 早晚也号令在此处!’”《东周列国志》第五九回:“ 厉公 重赏甲士,将三 郤 尸首,号令朝门,三日,方听改葬。” ——《漢語大詞典》
木 mù《國語辭典》
木 [ mù ]
名- 树、木本植物的通称。如:「草木」、「树木」、「花木扶疏」。
- 木材。如:「朽木不可雕」、「棺木」、「寿木」。《书经·说命上》:「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从谏则圣。』」
- 棺材。如:「行将就木」。
- 五行之一。参见「五行 」条。
- 木星的简称。
- 姓。如晋朝有木华。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用木材制成的。如:「木椅」、「木屋」。
- 性情朴实。如:「刚毅木讷」。《新五代史·卷二二·梁臣传·牛存节传》:「存节为人木彊忠谨,太祖爱之。」
- 没有知觉的。如:「麻木」。
- 呆笨的。如:「钝头木脑」。
- 失去知觉、感觉。《红楼梦·第一○回》:「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
雨 yǔ/yù《國語辭典》
雨 [ yǔ ]
名-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降落的小水滴。如:「春雨」、「梅雨」、「风雨交加」、「秋风秋雨愁煞人」。
- 朋友。如:「旧雨新知」。唐·杜甫〈秋述〉:「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
- 二一四部首之一。
雨 [ yù ]
动- 下雨。《诗经·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传·有若传》:「他日,月宿毕,竟不雨。」
- 降落、落下。如:「雨雪」、「雨雹」。《淮南子·本经》:「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宋·苏轼〈喜雨亭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 滋润、灌溉。唐·孟郊〈终南山下作〉诗:「山村不假阴,流水自雨田。」唐·鲍溶〈答客〉诗:「劳问圃人终岁事,桔槔声里雨春畦。」
夙 sù《國語辭典》
夙 [ sù ]
名- 早晨。如:「夙夜匪懈」。《书经·舜典》:「夙夜惟寅,直哉惟清。」唐·孔颖达·正义:「夙,早也。」《文选·潘岳·秋兴赋》:「夙兴晏寝,匪遑厎宁。」
- 旧的、以前的。《西游记·第五二回》:「且休题夙话。」
- 平常的、一向的。如:「夙愿」、「夙志」。《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赵壹传》:「惟君明叡,平其夙心。」
- 饱学的。通「宿」。参见「夙儒 」条。
绸缪(綢繆)chóu móu
(1).紧密缠缚貌。《诗·唐风·绸缪》:“绸繆束薪,三星在天。” 毛 传:“绸繆,犹缠绵也。” 孔颖达 疏:“ 毛 以为绸繆犹缠绵束薪之貌,言薪在田野之中,必缠绵束之,乃得成为家用。”《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繆牖户。” 孔颖达 疏:“ 郑 以为鴟鴞及天之未阴雨之时,剥彼桑根以缠绵其牖户,乃得成此室巢。”
(2).引申为纠缠。 宋 苏轼 《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君子无党,譬之草木,绸繆相附者,必蔓草,非松柏也。”
(3).连绵不断。《文选·张衡〈思玄赋〉》:“倚招摇、摄提以低回剹流兮,察二纪、五纬之绸繆遹皇。” 李善 注:“绸繆,连緜也。” 宋 刘过 《六州歌头》词:“悵望 金陵 宅, 丹阳 郡,山不断绸繆。”
(4).情意殷切。 汉 李陵 《与苏武诗》之二:“独有盈觴酒,与子结绸繆。”《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奉所惠貺,发函伸纸,是何文采之巨丽,而慰喻之绸繆乎!” 吕延济 注:“绸繆,谓殷勤之意也。” 元 张昱 《醉题》诗:“情在绸繆歌《白苧》,心同慷慨赠青萍。” 郑泽 《佩忍初来长沙即席奉赠》诗:“ 灵均 餐落英,讌席聊绸繆。”
(5).形容缠绵不解的男女恋情。 唐 元稹 《莺莺传》:“绸繆繾綣,暂若寻常,幽会未终,惊魂已断。”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你绣幃里效绸繆,倒凤颠鸞百事有。” 明 沈德符 《敝帚轩剩语·汪南溟文》:“ 汪 暮年眷 金陵 妓 徐翩翩 名 惊鸿 者,绸繆殊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既而衾枕之爱,极尽绸繆。”
(6).比喻事前作好准备工作。 清 钱谦益 《南京户部江西清吏司主事李士高授承德郎制》:“非强兵无以备豫,非广蓄无以养兵,此根本绸繆之至计。”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先事而绸繆,后事而补救,虽不能消弭,亦必有所挽回。” 清 林则徐 《饬府查办防护围基章程札》:“现在水虽消退,而夏令正长,大雨时行,必须早为绸繆之计。”参见“ 绸繆未雨 ”。
(7).繁密貌。《文选·左思〈吴都赋〉》:“容色杂糅,绸繆縟绣。” 李善 注:“绸繆,花采密貌。” 宋 鲍輗 《襄阳行》:“今日何日春气柔,东城骑马花绸繆。”
(8).深奥。《庄子·则阳》:“圣人达绸繆,周尽一体矣。” 陆德明 释文:“绸繆,犹缠绵也。又云:深奥也。”
(9).古代妇女衣带上的带结。《汉书·张敞传》:“礼,君母出门则乘輜軿,下堂则从傅母,进退则鸣玉佩,内饰则结绸繆。” 颜师古 注:“组纽之属,所以自结固也。” ——《漢語大詞典》
(2).引申为纠缠。 宋 苏轼 《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君子无党,譬之草木,绸繆相附者,必蔓草,非松柏也。”
(3).连绵不断。《文选·张衡〈思玄赋〉》:“倚招摇、摄提以低回剹流兮,察二纪、五纬之绸繆遹皇。” 李善 注:“绸繆,连緜也。” 宋 刘过 《六州歌头》词:“悵望 金陵 宅, 丹阳 郡,山不断绸繆。”
(4).情意殷切。 汉 李陵 《与苏武诗》之二:“独有盈觴酒,与子结绸繆。”《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奉所惠貺,发函伸纸,是何文采之巨丽,而慰喻之绸繆乎!” 吕延济 注:“绸繆,谓殷勤之意也。” 元 张昱 《醉题》诗:“情在绸繆歌《白苧》,心同慷慨赠青萍。” 郑泽 《佩忍初来长沙即席奉赠》诗:“ 灵均 餐落英,讌席聊绸繆。”
(5).形容缠绵不解的男女恋情。 唐 元稹 《莺莺传》:“绸繆繾綣,暂若寻常,幽会未终,惊魂已断。”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你绣幃里效绸繆,倒凤颠鸞百事有。” 明 沈德符 《敝帚轩剩语·汪南溟文》:“ 汪 暮年眷 金陵 妓 徐翩翩 名 惊鸿 者,绸繆殊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既而衾枕之爱,极尽绸繆。”
(6).比喻事前作好准备工作。 清 钱谦益 《南京户部江西清吏司主事李士高授承德郎制》:“非强兵无以备豫,非广蓄无以养兵,此根本绸繆之至计。”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先事而绸繆,后事而补救,虽不能消弭,亦必有所挽回。” 清 林则徐 《饬府查办防护围基章程札》:“现在水虽消退,而夏令正长,大雨时行,必须早为绸繆之计。”参见“ 绸繆未雨 ”。
(7).繁密貌。《文选·左思〈吴都赋〉》:“容色杂糅,绸繆縟绣。” 李善 注:“绸繆,花采密貌。” 宋 鲍輗 《襄阳行》:“今日何日春气柔,东城骑马花绸繆。”
(8).深奥。《庄子·则阳》:“圣人达绸繆,周尽一体矣。” 陆德明 释文:“绸繆,犹缠绵也。又云:深奥也。”
(9).古代妇女衣带上的带结。《汉书·张敞传》:“礼,君母出门则乘輜軿,下堂则从傅母,进退则鸣玉佩,内饰则结绸繆。” 颜师古 注:“组纽之属,所以自结固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