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恩宽(恩寬)ēn kuān
加恩宽恕。《红楼梦》第五五回:“姑娘虽恩宽,我去回了二奶奶,只説你们眼里没有姑娘,你们都吃了亏,可别怨我!” 柳青 《狠透铁》:“ 高书记 恩宽咱。咱受了人家的愚弄。” ——《漢語大詞典》
罪 zuì《國語辭典》
罪 [ zuì ]
名- 過失。如:「將功贖罪」、「戴罪立功」。《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 犯法的行為。如:「犯罪」、「伏首認罪」。《易經·解卦·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 苦痛、苦難。如:「活受罪」、「受不了這個罪!」
- 刑罰。如:「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 歸咎、責備。如:「歸罪」、「怪罪」。《左傳·莊公十一年》:「禹、湯罪己,其興也悖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孟子·滕文公下》:「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大 dà/dài/tài《國語辭典》
大 [ dà ]
形- 在體積、面積、容量、數量、強度、深度、力量等方面超過一般,或超過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而言。如:「大山」、「大河」、「大雨」、「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 最年長的、排行第一的。如:「大哥」、「大伯」、「大媽」。
- 表示尊敬之詞。如:「拜讀大作」、「尊姓大名」。
- 不平常、重要的、偉大的。《文選·石崇·思歸引序》:「余少有大志,夸邁流俗。」《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雖大旨同歸,所託或乖。」
- 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大年初一」。
- 表程度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大搞活動」、「天已大亮」、「大有出息」。
- 與「不」字連用,表次數少或程度淺。如:「她不大出門見人的。」、「他不大愛抽菸。」、「小侄兒還不大會講話。」
- 很、非常。《漢書·卷六八·霍光傳》:「長公主大以是怨光。」
- 差不多、不很精確。如:「大約」、「大概」、「大略」。
- 與「小」相對之詞。《孟子·梁惠王上》:「小國不可以敵大。」
- 年紀較大的人。如:「你們一家大小都要來吃喜酒喔!」
- 姓。如唐代有大明,金代有大興國。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誇耀、自以為是。如:「誇大」。《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大 [ tài ]
形- 至高無上的。清·江沅《說文釋例·卷上·釋字例·大》:「古兄作『大』,不作『太』、『泰』。《易》之『大極』,《春秋》之『大子』、『大上』,《尚書》之『大誓』、『大王王季』,《史》、《漢》之『大上皇』、『大后』,後人皆讀為太。或徑改本書,作『太』及『泰』。」通「太」、「泰」。
大 [ dài ]
- 參見「大夫 」條。
方流 fāng liú
作直角转折的水流。相传其下有玉。《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玉水记方流,琁源载圆折。” 李善 注:“《尸子》曰:‘凡水,其方折者有玉,其圆折者有珠也。’”因用为玉的代称。亦喻指诗文。 前蜀 韦庄 《〈又玄集〉序》:“今更採其玄者,勒成《又玄集》三卷,记方流而目眩,閲 丽水 而神疲。”
犹周流。《文子·微明》:“智圆者终始无端,方流四远,渊泉而不竭。” ——《漢語大詞典》
犹周流。《文子·微明》:“智圆者终始无端,方流四远,渊泉而不竭。” ——《漢語大詞典》
涕 tì《國語辭典》
涕 [ tì ]
名- 眼泪。如:「痛哭流涕」、「感激涕零」。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鼻涕。汉·王襃〈僮约〉:「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
渠 qú/jù《國語辭典》
渠 [ qú ]
名- 人工挖掘的水道。如:「河渠」、「溝渠」、「水到渠成」。
- 姓。如漢代有渠參。
- 他,指第三人稱。如:「渠等」、「渠輩」。宋·楊萬里〈郡圃杏花〉詩:「海棠穠麗梅花淡,匹似渠儂別樣奇。」
- 大。《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用興法誅其渠帥,巴蜀民大驚恐。」
- 參見「[[渠渠]]」條。
敢 gǎn《國語辭典》
敢 [ gǎn ]
形- 有膽識、毫不畏懼人的。如:「勇敢」、「果敢」。《荀子·非十二子》:「齊給速通,不爭先人,剛毅勇敢,不以傷人。」
- 有膽量、不畏懼。如:「敢作敢當」。《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
- 表示冒昧。如:「敢請」。唐·李白〈為宋中丞自薦表〉:「不勝慺慺之至,敢陳薦以聞。」《水滸傳·第一六回》:「敢問軍師用甚計策,賺得本人上山?」
- 豈。《左傳·昭公三十年》:「若得從君而歸,固臣之願也,敢有異心!」
- 莫非、大概。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你敢是不肯,故意將錢鈔哄我?」《水滸傳·第五三回》:「不是我,你敢錯認了!」
伸眉 shēn méi
(1).舒展眉头。形容得志。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三国 魏 应玚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 宋 陈亮 《与石天民书》:“士人於被召得对,遂可以伸眉吐气,亦丈夫遇合之会也。”
(2).舒展眉头。谓解脱愁苦。 宋 梅尧臣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诗:“逡巡 陈子 果亦至,共坐小室聊伸眉。” 宋 文天祥 《提刑节制司与安抚司平寇循环历》:“累月为此忧窘,今纔得伸眉耳。”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总戎佳论》:“归而告妇,相对垂涕,以为无伸眉之日也。” ——《漢語大詞典》
(2).舒展眉头。谓解脱愁苦。 宋 梅尧臣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诗:“逡巡 陈子 果亦至,共坐小室聊伸眉。” 宋 文天祥 《提刑节制司与安抚司平寇循环历》:“累月为此忧窘,今纔得伸眉耳。”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总戎佳论》:“归而告妇,相对垂涕,以为无伸眉之日也。” ——《漢語大詞典》
物 wù《國語辭典》
物 [ wù ]
名- 存在于天地间一切人事物的通称。如:「天生万物」。《易经·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列子·黄帝》:「凡有貌像声色者,皆物也。」
- 指我以外的人、事、境界。相对于「我」而言。如:「物我两忘」。《史记·卷二四·乐书》:「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指作品或言谈中的内容。如:「言之有物」。《文选·陆机·文赋》:「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 典章制度。《左传·哀公元年》:「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新唐书·卷九六·杜如晦传》:「方为相时,天下新定,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讨裁。」
- 特指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羊权为黄门侍郎,侍简文坐。帝问曰:『夏侯湛作羊秉叙绝可想。是卿何物?有后不?』」唐·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诗:「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 选择。《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物土方,议远迩。」《淮南子·缪称》:「欲知天道察其数,欲知地道物其树,欲知人道从其欲。」
- 寻求。如:「物色」。
牡丹 mǔ dān
著名的观赏植物。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后以木芍药称牡丹。一般谓牡丹之称在 唐 以后,但在 唐 前,已见于记载。至 唐 开元 中盛于 长安 ,至 宋 在 中州 以 洛阳 为冠,在 蜀 以 天彭 为冠。群花品中,牡丹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参阅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草木花果·牡丹》、 宋 陆游 《天彭牡丹谱·花品序》、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牡丹》。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