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瑶林成径千步长,花光烛天天半香。

冯时行宋代〕《和张仁甫李花韵

江头谁家千树李,影落清江彻江尾。
风吹扁舟到花下,花间啁啾亦欣喜。
瑶林成径千步长,花光烛天天半香。
恍如坐我群玉府,飞琼酌劝青霞觞。
胜事此游难具列,照映肝肠尽明洁。
老怀已戒语作绮,新诗向拟风回雪。
东家西邻诗更奇。一时共借花光辉。
更须妙索留春句,无使花飞春告归。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瑶林千步花光烛天天半

瑶林 yáo lín
(1).玉林。泛指仙境。 晋 陆云 《九愍·纡思》:“怀瑶林之珍秀,握兰野之芳香。”《晋书·文苑传·曹毗》:“未若澄虚心於 玄圃 ,荫瑶林於 蓬莱 。” 宋 洪迈 《夷坚支志庚·扬州茅舍女子》:“自念此身,真如腐鼠,而得造瑶林琼圃,瞻近羣玉。”
(2).披雪的林木。 宋 张先 《采桑子·雪意》词:“水云薄薄天同色,竟日清辉,风影轻飞,花发瑶林春未知。” 宋 杨万里 《雪晴》诗:“银色三千界,瑶林一万重。” 明 邓雅 《题梁园雪景扇面》诗:“ 梁园 风景异,兴逐雪花移。璚馆东西户,瑶林千万枝。”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竹深亭》:“穷阴之夕,雪霰交坠……琅玕翠碧,化为瑶林。”
(3).石笋、石林的美称。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採珠逢寳窟,閲石见瑶林。”
(4).比喻资质优异、品格高洁的人。 宋 陈师道 《送法宝禅师》诗:“晚始识其子,瑶林一枝秀。”参见“ 瑶林琼树 ”。  ——《漢語大詞典》
成 chéng《國語辭典》

成 [ chéng ]

  1. 做好事情。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说文解字·戊部》:「成,就也。」
  2. 变为。如:「点石成金」、「磨杵成针」。
  3. 达到。如:「成千上万」、「成双成对」。
  4. 促成。如:「成全」、「玉成其事」、「成人之美」。
  5. 可以。如:「他想要耍赖是不成的。」
  1. 量词。计算十等分概念的单位。如:「有八成希望。」
  2. 古代十里平方的土地。《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3. 现有的一切。如:「创业容易守成难。」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
  4. 姓。如汉代有成瑨。
  1. 完整的。如:「成品」、「成天」。宋·陆游〈何君墓表〉:「不以字害其成句,不以句累其全篇。」
  2. 现有的、旧有的。如:「成例」、「成规」、「成语」。
  3. 构成整体的。如:「成分」、「成员」。
径 ( 徑 ) jìng
径 [ jìng ]
  1. 小路;亦指道路,方法:~道。山~。捷~。途~。大相~庭(相差太远)。
  2. 直,直捷了当:~直。~流。~情(任性)。~自。
  3. 数学上指连接圆心和圆周的直线:直~。
千步
唐 杜牧 怀钟陵旧游四首 其三 斜辉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桥气象兼。
宋 苏轼 次韵李邦直感旧 酸寒病守尤堪笑,千步空馀仆射场。
宋 苏轼 法惠寺横翠阁 惟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  ——《骈字类编》
长 ( 長 ) cháng/zhǎng
长 [ cháng ]
  1. 两端的距离:~度。
  2. 长度大,与“”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
  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专~。各有所~。
  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于写作。
长 [ zhǎng ]
  1. 生长,成长:~疮。
  2. 增加:~知识。
  3. 排行第一的:~子。~兄。~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辈。~者。家~。
  5. 领导人;负责人:部~。校~。
花光 huā guāng
花的色彩。 南朝 陈后主 《梅花落》诗之一:“映日花光动,迎风香气来。” 北周 庾信 《象戏赋》:“况乃豫游仁寿,行乐徽音,水影摇日,花光照林。” 宋 苏轼 《灵上访道人不遇》诗:“花光红满栏,草色緑无岸。”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罢官光景,较之下第尤难,为怀吾郡 王笠舫 大令诗:‘春在花光浓淡里,官如山色有无中。’未免强为欢笑也。”  ——《漢語大詞典》
烛天(燭天)zhú tiān
(1).照耀天空。 晋 葛洪 《神仙传·孙博》:“於是 博 以一赤丸子掷军门,须臾火起烛天。” 宋 范成大 《鄂州南楼》诗:“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 元 张宪 《黄金台》诗:“ 黄金臺 ,高且坚……黄金万斤光烛天。” 冰心 《再寄小读者》八:“今夜正是灯月交辉,焰火烛天。”
(2).犹冲天。比喻气势极为高涨。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忠陷》:“ 秦老丞相 势焰烛天,炙手可热……必当顺其意旨,不可违逆。”  ——《漢語大詞典》
天半 tiān bàn
犹言半空中。《艺文类聚》卷三九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侍宴》诗:“蔓草亘巖垂,高枝起天半。”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惟有 匡庐 ,数百里外望之,天半若芙蓉焉。”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那白气到天半便变成白云,罩住了这处所。”  ——《漢語大詞典》
香 xiāng《國語辭典》

香 [ xiāng ]

  1. 芬芳美好的气味。如:「花香」、「书香」、「粉香」。
  2. 用香料制成棒、线、球、饼的东西,可供拜祭鬼神或驱除蚊虫。如:「线香」、「檀香」、「烧香」、「蚊香」、「焚香操琴」。
  3. 比喻女子。如:「怜香惜玉」、「香消玉殒」。
  4. 姓。如战国时齐国有香居。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亲吻。如:「香一香脸」、「香一下好吗?」
  1. 气味美好。如:「香茗」、「香泉」、「这饭很香。」唐·杜甫〈古柏行〉:「香叶曾经宿鸾凤。」
  2. 与女性有关的。如:「香闺」、「香魂」、「香汗淋漓」。元·王德信〈十二月过尧民歌·自别后遥山隐隐〉曲:「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1. 酣畅。如:「吃得很香」、「睡得很香」。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