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溥 pǔ《國語辭典》
溥 [ pǔ ]
形- 广大的。《诗经·大雅·公刘》:「瞻彼溥原,迺陟南冈。」
- 普遍。《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同「普 」。
绥 ( 綏 ) suí
绥 [ suí ]
- 安抚:~抚。~远。~集(安抚和笼络)。~靖(安抚使平静)。
- 安好:顺颂台~(旧时书信用语)。
- 古代指登车时手挽的索。
- 古代的旌旗和旒。
圣泽(聖澤)shèng zé
帝王的恩泽。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今臣蒙国重恩,三世于今矣。正值陛下升平之际,沐浴圣泽,潜润德教,可谓厚幸矣。” 南朝 梁 沈约 《枳园寺刹下石记》:“徒欲尽能竭虑,知无不为,下被民和,上宣圣泽,而自以力弱途远,终惭短効。” 唐 杨巨源 《上裴中丞》诗:“清威更助朝端重,圣泽曾随笔下多。” 宋 朱熹 《白鹿洞赋》:“德隆业茂,圣泽流兮。”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赐环》:“若非圣泽深无限,鸿雁那从北地来。”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况今涵濡圣泽几二百年,宜风气蒸蒸日上也。” ——《漢語大詞典》
浙江 zhè jiāng
(1).水名。即 钱塘江 。《庄子》作 制河 ,《山海经》、《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作 浙江 ,《汉书·地理志》、《水经》作 渐江水 。古人所谓 浙 渐 ,实指一水。参阅 王国维 《浙江考》。
(2).省名。简称 浙 。在我国东部沿海。以境内 钱塘江 旧称 浙江 得名。 ——《漢語大詞典》
(2).省名。简称 浙 。在我国东部沿海。以境内 钱塘江 旧称 浙江 得名。 ——《漢語大詞典》
湄 méi《國語辭典》
湄 [ méi ]
名- 水边、岸边。《诗经·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元·周密〈绣鸾凤花犯·楚江湄〉词:「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
风转(风转)
唐 薛逢 元日楼前观仗 其二 山呼圣寿烟霞动,风转金章鸟兽回。 ——《骈字类编》
行宫 xíng gōng
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文选·左思〈吴都赋〉》:“乌闻 梁 岷 有陟方之馆,行宫之基歟?” 刘逵 注:“天子行所立,名曰行宫。” 南朝 梁 沈约 《光宅寺刹下铭》:“ 光宅寺 盖上帝之故居,行宫之旧兆。” 唐 卢象 《驾幸温泉》诗:“细草终朝随步輦,垂杨几处绕行宫。”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宝》:“ 田雄 ,我与你是宿卫之官,就在这行宫门外,同卧支更罢。”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四篇:“ 清世祖 南巡时,五次以织造署为行宫。后四次皆 寅 ( 曹寅 )在任。” ——《漢語大詞典》
赤羽 chì yǔ
(1).赤色羽毛。《尔雅·释鸟》“鶾,天鸡” 晋 郭璞 注:“鶾鸡,赤羽。” 邢昺 疏:“鶾,名天鷄,赤羽之鸟也。”
(2).指羽毛赤色的禽鸟。 宋 梅尧臣 《赋红雀》诗:“赤羽异蒿鷃,来自东夷国。” 郭沫若 《蜩螗集·海上看日出》诗:“倍添黮暗夜将明,旷野飞传赤羽声。”
(3).羽箭名。铁镞。《六韬·虎韬》:“飞鳬、赤茎、白羽,以铜为首。电影、青茎、赤羽,以铁为首。” 唐 李白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诗:“我把两赤羽,来游 燕 赵 间。” 王琦 注:“赤羽,谓箭之羽染以赤者。”
(4).赤色旗帜。《孔子家语·致思》:“ 由 ( 子路 )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纷下蟠於地, 由 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唯 由 能之。” 唐 高适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诗:“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 明 汤显祖 《上之回》诗:“翠华中极驾,赤羽上之回。” ——《漢語大詞典》
(2).指羽毛赤色的禽鸟。 宋 梅尧臣 《赋红雀》诗:“赤羽异蒿鷃,来自东夷国。” 郭沫若 《蜩螗集·海上看日出》诗:“倍添黮暗夜将明,旷野飞传赤羽声。”
(3).羽箭名。铁镞。《六韬·虎韬》:“飞鳬、赤茎、白羽,以铜为首。电影、青茎、赤羽,以铁为首。” 唐 李白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诗:“我把两赤羽,来游 燕 赵 间。” 王琦 注:“赤羽,谓箭之羽染以赤者。”
(4).赤色旗帜。《孔子家语·致思》:“ 由 ( 子路 )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纷下蟠於地, 由 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唯 由 能之。” 唐 高适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诗:“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 明 汤显祖 《上之回》诗:“翠华中极驾,赤羽上之回。” ——《漢語大詞典》
旗 qí《國語辭典》
旗 [ qí ]
名- 装在竿上,有特别图案,作为某种标帜或号令的布帛或纸。如:「国旗」、「旌旗」、「令旗」、「摇旗呐喊」。《文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宋·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词:「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 清代军队的部署单位。参见「[[八旗]]」条。
- 清代蒙古的行政区域。相当于「县」。参见「盟旗制度 」条。
- 姓。如汉代有旗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