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语多旧事,契阔喜新觏。
八月风露清,林端枣红皱。喜我故人归,归与穷昏昼。
离绪依僮仆,欢情隔老幼。如此二十年,思之令人瘦。
似我客京华,卖文救颠仆。官长怕逢迎,溪田忆耕耨。
悠悠寄征旆,披披拂归袖。及来故山边,壶榼争相就。
懒说短长亭,梦惊东西堠。翻思君在远,岁月荒难究。
去者松楸古,来者年齿茂。君犹住燕山,缥缈亲句读。
如今事已然,志愿颇稍售。出入有儿郎,孙亦复娟秀。
茗碗列前轩,炉香置几右。主客醵钱刀,亲朋罗饤饾。
笑语多旧事,契阔喜新觏。时杂往来客,中有草木臭。
是时江南天,烟雨寒橘柚。明当少有携,一醉为君寿。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笑语(笑語)xiào yǔ
(1).谈笑,说笑。 唐 贾岛 《喜雍陶至》诗:“今朝笑语同,几日百忧中。”《初刻拍案惊奇》卷五:“众女眷或在前,或在后,大家一头笑语,一头行走。” 茅盾 《子夜》十七:“接着就是错杂的笑语和高跟鞋响。”
(2).玩笑的话。 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公与人有畛域,不为戏狎,人得一笑语,重於金帛之赐。” ——《漢語大詞典》
(2).玩笑的话。 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公与人有畛域,不为戏狎,人得一笑语,重於金帛之赐。” ——《漢語大詞典》
多 duō《國語辭典》
多 [ duō ]
形- 丰富、不少。如:「多事之秋」、「友直、友谅、友多闻。」《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多才丰艺,强记洽闻。」
- 有余。如:「一年多」、「十万多人」。
- 经常。如:「多读多写」。《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 非常。表程度高。如:「多谢」、「好得多」、「快得多」。
- 大部分。表数量大。《孟子·梁惠王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王侯第宅,多题为寺。」
- 过分、不必要。如:「多疑」、「多管闲事」。
- 只、只是。《论语·子张》:「多见其不知量也。」唐·徐凝〈独住僧〉诗:「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
- 称美、称赞。《史记·卷一○○·季布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
- 胜、超过。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一○出》:「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
- 姓。如商代有多父鼎。
多 [ duó ]
副- 何等、如何。表疑问、感叹的语气。如:「多好」、「多高」、「带大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
旧事(舊事)jiù shì
(1).旧例;以前的典章制度。《汉书·礼乐志》:“大氐皆因 秦 旧事焉。” 宋 叶适 《中奉大夫薛公墓志铭》:“按旧事,率年及六十者行之,余亦预往。”
(2).往事。 唐 白居易 《得湖州崔十八使君书兼寄微之》诗:“故情欢喜开书后,旧事思量在眼前。” 宋 苏轼 《和子由蚕市》:“诗来使我感旧事,不悲去国悲流年。”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因此剧之外,别无善本,欲睹 崔 张 旧事,舍此无由。” ——《漢語大詞典》
(2).往事。 唐 白居易 《得湖州崔十八使君书兼寄微之》诗:“故情欢喜开书后,旧事思量在眼前。” 宋 苏轼 《和子由蚕市》:“诗来使我感旧事,不悲去国悲流年。”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因此剧之外,别无善本,欲睹 崔 张 旧事,舍此无由。” ——《漢語大詞典》
契阔(契闊)qì kuò
(1).勤苦,劳苦。《诗·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説。” 毛 传:“契阔,勤苦也。” 唐 韩愈 《合江亭》诗:“萧条緜岁时,契阔继庸懦。” 王闿运 《罗季子诔》:“风尘契阔,未扰子形。”
(2).久别。《后汉书·独行传·范冉》:“ 奂 曰:‘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以叙分隔。’” 宋 梅尧臣 《淮南遇楚才上人》诗:“契阔十五年,尚谓卧巖庵。”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 叶 是北伐时伐的老友,我和他的契阔也整整地十年了。”
(3).怀念。《历代名画记》卷六引 南朝 宋 宗炳 《画山水序》:“余眷恋 庐 衡 ,契阔 荆 巫 ,不知老之将至。”
(4).相交;相约。《梁书·萧琛传》:“上答曰:‘虽云早契阔,乃自非同志;勿谈兴运初,且道狂奴异。’” 清 陈梦雷 《黄叔威以古诗八首见赠拟古妾薄命以答之》:“君子听非偏,契阔信无徵。” ——《漢語大詞典》
(2).久别。《后汉书·独行传·范冉》:“ 奂 曰:‘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以叙分隔。’” 宋 梅尧臣 《淮南遇楚才上人》诗:“契阔十五年,尚谓卧巖庵。”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 叶 是北伐时伐的老友,我和他的契阔也整整地十年了。”
(3).怀念。《历代名画记》卷六引 南朝 宋 宗炳 《画山水序》:“余眷恋 庐 衡 ,契阔 荆 巫 ,不知老之将至。”
(4).相交;相约。《梁书·萧琛传》:“上答曰:‘虽云早契阔,乃自非同志;勿谈兴运初,且道狂奴异。’” 清 陈梦雷 《黄叔威以古诗八首见赠拟古妾薄命以答之》:“君子听非偏,契阔信无徵。” ——《漢語大詞典》
喜 xǐ《國語辭典》
喜 [ xǐ ]
動- 愛好。如:「喜愛」、「好大喜功」、「喜出望外」。《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
- 感到歡樂。《詩經·小雅·菁菁》:「既見君子,我心則喜。」
- 吉祥的事。如:「道喜」、「賀喜」。《國語·魯語下》:「夫義人者,固慶其喜而弔其憂,況畏而服焉?」
- 稱婦人懷孕。如:「有喜」、「害喜」。《紅樓夢·第一○回》:「叫大夫瞧了,又說並不是喜。」
- 舊時稱小孩出痘子為「喜」。《紅樓夢·第二一回》:「姐兒發熱,是見喜了,並非別病。」
- 姓。如元代有喜同。
- 高興的、快樂的。如:「欣喜」、「歡喜」、「喜訊」。
- 結婚的。如:「喜帖」、「喜宴」、「喜酒」、「喜餅」。
新 xīn《國語辭典》
新 [ xīn ]
形- 沒有使用過的。與「舊」相對。如:「新辦法」、「新衣」、「新筆」。
- 剛開始的、始出現的。如:「新芽」、「新生兒」、「新品種」。
- 泛指一切新的人、事、物、知識等。如:「履新」、「汰舊換新」、「溫故知新」。
- 剛收成的農作物。《禮記·月令》:「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新唐書·卷一一八·宋務光傳》:「家無接新之儲,國乏俟荒之蓄。」
- 朝代名。參見「新莽 」條。
- 大陸地區新疆省的簡稱。
-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新穆子。
- 改進或使改變,而成為新的、好的。如:「改過自新」、「一新耳目」。《書經·胤征》:「舊染汙俗,咸與惟新。」《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不久前、剛才。如:「新寫的字」、「新買的衣服」。《荀子·不苟》:「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
觏 ( 覯 ) gòu
觏 [ gòu ]
- ◎ 遇见:罕~(不常见)。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