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梨花发,重阳菊蕊披。
胡寅〔宋代〕《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鲜不嗜酒》
美禄无过酒,星泉奠两仪。
端由皆作圣,意趣少人知。
肇命惟元祀,迎春祝寿祺。
功深资药石,力厚起疲赢。
若羡千钟美,休嫌九醖迟。
忘情惟大禹,无量乃宣尼。
抔饮觞初滥,留连祸始基。
先王防以礼,后世利其资。
默识人情异,参稽俗羽移。
放怀无事矣,问口纵言之。
惑溺终长夜,奢残竟作池。
包茅齐服楚,奏鼓胤征羲。
大泽斩蛇后,当炉折券时。
彭城正高会,睢水已填尸。
谪去忧占鵩,归来喜受厘。
瓶盆感田父,餔餟念湘累。
壑谷中宵问,糟丘一篑亏。
怒排樊哙盾,吐卧允之颐。
击帻笼钱凤,争权杀魏其。
脱靴惭力士,飞燕忤杨妃。
司隶要殊切,虞人猎已驰。
魏文敦信义,王猛用钤锤。
有客言虽吃,何人字识奇。
裸身荒已甚,涤器事还卑。
软饱深形颂,醒狂屈受讥。
虽将齐物我,亦合悼功缌。
渭朋歌初阕,高阳伴蚤稀。
湖船回太白,水殿燕西施。
薤露停杯唱,鲸鱼入海骑。
缅怀七子会,怅望八仙期。
潇洒斜川影,风流曲水湄。
日斜休百拜,罍耻便三辞。
头上巾频漉,腰间锸自随。
谅难操北斗,且复坐东篱。
西海桃垂实,南山豆落萁。
无违商士诰,宜葺杜康祠。
李脱朱温阱,刘为石勒縻。
死生当有在,王伯岂由斯。
五斗酲方解,三人影对嬉。
高谈倾坐听,痛饮亦吾师。
责味曾围鲁,提筒更忆郫。
安能洗晏粉,聊复涨黄陂。
章子以孝显,酆舒因俊危。
夫妻不成属,父母或贻罹。
讵比华茵污,宁虞窟室隳。
壁悬疑角影,车载号鸱夷。
口不挂臧否,醯犹和薄醨。
立苗讽锄恶,种秫待充饥。
雨落香檀注,春融绿髓脂。
云轻浮蚁子,金嫩写鹅儿。
滴滴葡萄颗,涵涵鹦鹉卮。
胸吞九云梦。笔走万蛟螭。
风月江山好,宾朋笑语宜。
绣帘初静卷,银烛已高垂。
俨雅神仙坐,纷罗水陆奇。
色深迷琥珀,光溢艳琉璃。
绿笛翻罗袖,红潮上玉肌。
献酬俱缱绻,沾洽尽融怡。
不问檐花落,惟愁画角吹。
初筵何抑抑,屡舞忽僛僛。
寒食梨花发,重阳菊蕊披。
龙山犹可想,洛浦尚能追。
月满倚琼树,雨余攀柳枝。
高飞鸿鹄远,左手蟹螯持。
贤圣分清浊,青齐辨等衰。
市沽难共食,家酿恐成私。
算爵商壶矢,忘杯泥夹棋。
资深酣道韵,端的露天倪。
翠竹沉云色,酴醾浸玉蕤。
过咽输浩渺,赴吻重涟漪。
卷尽青荷叶,颠飘白接篱。
野畦供鼓吹,幽鸟奏埙篪。
但看朱成碧,那知玉作瓷。
长瓶卧荒草,山郭飐青旗。
目井欣投辖,窥门怅絷骊。
提壶留客住,杜宇劝人归。
碧嶂下红日,飞霜点黑髭。
邴原良自苦,毕卓未为痴。
处士林泉适,骚人景物悲。
放臣离国恨,迁客去乡思。
须藉杯中物,聊舒镜里眉。
暂时浇磊磈,到处吐虹霓。
但戒零霜露,无劳洒涕洟。
从教禁纲密,莫遣醉乡迷。
为沃尘生肺,应防水尅脾。
破除閒病恼,断送老头皮。
埋玉空烦酹,挥金莫计赀。
三行何法制,五齐孰官司。
喜怒或交作,阴阳因并毗。
达人眇天地,曲士谨毫厘。
夜汲文园井,朝餐大谷梨。
渴心便渌醑,大户怕甘酏。
滋味将何比,经纶倘在兹。
一尊常准拟,三顷要耘治。
吾道久榛莽,世途多虎貔。
黄封忆内醖,絺绣念宗彝。
傅说膺新命,曹参守旧规。
群生思覆护,寰海厌浇漓。
倘负膏肓疾,须凭国手医。
欲传方汉者,把盏咏吾诗。
端由皆作圣,意趣少人知。
肇命惟元祀,迎春祝寿祺。
功深资药石,力厚起疲赢。
若羡千钟美,休嫌九醖迟。
忘情惟大禹,无量乃宣尼。
抔饮觞初滥,留连祸始基。
先王防以礼,后世利其资。
默识人情异,参稽俗羽移。
放怀无事矣,问口纵言之。
惑溺终长夜,奢残竟作池。
包茅齐服楚,奏鼓胤征羲。
大泽斩蛇后,当炉折券时。
彭城正高会,睢水已填尸。
谪去忧占鵩,归来喜受厘。
瓶盆感田父,餔餟念湘累。
壑谷中宵问,糟丘一篑亏。
怒排樊哙盾,吐卧允之颐。
击帻笼钱凤,争权杀魏其。
脱靴惭力士,飞燕忤杨妃。
司隶要殊切,虞人猎已驰。
魏文敦信义,王猛用钤锤。
有客言虽吃,何人字识奇。
裸身荒已甚,涤器事还卑。
软饱深形颂,醒狂屈受讥。
虽将齐物我,亦合悼功缌。
渭朋歌初阕,高阳伴蚤稀。
湖船回太白,水殿燕西施。
薤露停杯唱,鲸鱼入海骑。
缅怀七子会,怅望八仙期。
潇洒斜川影,风流曲水湄。
日斜休百拜,罍耻便三辞。
头上巾频漉,腰间锸自随。
谅难操北斗,且复坐东篱。
西海桃垂实,南山豆落萁。
无违商士诰,宜葺杜康祠。
李脱朱温阱,刘为石勒縻。
死生当有在,王伯岂由斯。
五斗酲方解,三人影对嬉。
高谈倾坐听,痛饮亦吾师。
责味曾围鲁,提筒更忆郫。
安能洗晏粉,聊复涨黄陂。
章子以孝显,酆舒因俊危。
夫妻不成属,父母或贻罹。
讵比华茵污,宁虞窟室隳。
壁悬疑角影,车载号鸱夷。
口不挂臧否,醯犹和薄醨。
立苗讽锄恶,种秫待充饥。
雨落香檀注,春融绿髓脂。
云轻浮蚁子,金嫩写鹅儿。
滴滴葡萄颗,涵涵鹦鹉卮。
胸吞九云梦。笔走万蛟螭。
风月江山好,宾朋笑语宜。
绣帘初静卷,银烛已高垂。
俨雅神仙坐,纷罗水陆奇。
色深迷琥珀,光溢艳琉璃。
绿笛翻罗袖,红潮上玉肌。
献酬俱缱绻,沾洽尽融怡。
不问檐花落,惟愁画角吹。
初筵何抑抑,屡舞忽僛僛。
寒食梨花发,重阳菊蕊披。
龙山犹可想,洛浦尚能追。
月满倚琼树,雨余攀柳枝。
高飞鸿鹄远,左手蟹螯持。
贤圣分清浊,青齐辨等衰。
市沽难共食,家酿恐成私。
算爵商壶矢,忘杯泥夹棋。
资深酣道韵,端的露天倪。
翠竹沉云色,酴醾浸玉蕤。
过咽输浩渺,赴吻重涟漪。
卷尽青荷叶,颠飘白接篱。
野畦供鼓吹,幽鸟奏埙篪。
但看朱成碧,那知玉作瓷。
长瓶卧荒草,山郭飐青旗。
目井欣投辖,窥门怅絷骊。
提壶留客住,杜宇劝人归。
碧嶂下红日,飞霜点黑髭。
邴原良自苦,毕卓未为痴。
处士林泉适,骚人景物悲。
放臣离国恨,迁客去乡思。
须藉杯中物,聊舒镜里眉。
暂时浇磊磈,到处吐虹霓。
但戒零霜露,无劳洒涕洟。
从教禁纲密,莫遣醉乡迷。
为沃尘生肺,应防水尅脾。
破除閒病恼,断送老头皮。
埋玉空烦酹,挥金莫计赀。
三行何法制,五齐孰官司。
喜怒或交作,阴阳因并毗。
达人眇天地,曲士谨毫厘。
夜汲文园井,朝餐大谷梨。
渴心便渌醑,大户怕甘酏。
滋味将何比,经纶倘在兹。
一尊常准拟,三顷要耘治。
吾道久榛莽,世途多虎貔。
黄封忆内醖,絺绣念宗彝。
傅说膺新命,曹参守旧规。
群生思覆护,寰海厌浇漓。
倘负膏肓疾,须凭国手医。
欲传方汉者,把盏咏吾诗。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寒食 hán shí
(1).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 春秋 时 晋文公 负其功臣 介之推 。 介 愤而隐于 绵山 。 文公 悔悟,烧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树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按,《周礼·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国中”,则禁火为 周 的旧制。 汉 刘向 《别录》有“寒食蹋蹴”的记述,与 介之推 死事无关; 晋 陆翙 《邺中记》、《后汉书·周举传》等始附会为 介之推 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诸说,惟在春之说为后世所沿袭。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麦粥。”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元 仙村人 《春日田园杂兴》诗:“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临行,﹝ 竹子 ﹞执生手曰:‘此归又罹虎口!若得了儂业债,则寒食梨花,求麦饭一盂、纸钱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无恨耳!’”又,有的地区亦称清明为寒食。 明 张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诗:“欲隐尚违惭 介子 ,年年寒食卧江汀。”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塋而已。”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绕了一个大弯,赶到故乡,却正好还在清明寒食的节前。”参阅《太平御览》卷三十、 宋 洪迈 《容斋三笔·介推寒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寒食不必清明》。
(2).吃冷的食物。《后汉书·周举传》:“ 太原 一郡,旧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 晋 陆翽 《邺中记》:“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麦为酪,杏仁煮作粥。”《北堂书钞》卷一四三引 晋 孙楚 《祭介子推文》:“ 太原 咸奉 介君 之灵,至三月清明,断火寒食,甚若先后一月。”
(3).犹冷食。指寒食节吃的冷的食物。《岁时广记·寒食上·冻薑豉》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寒食:煑豚肉并汁露顿,候其冻取之,谓之薑豉,以荐饼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调以薑豉,故名焉。”《岁时广记·寒食上·冻薑豉》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寒食以糯米合采蒻叶裹以蒸之。或加以鱼鹅肉鸭卵等。又有置艾一叶于其下者。”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时品》:“香椿芽拌麪筋,嫩柳叶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漢語大詞典》
(2).吃冷的食物。《后汉书·周举传》:“ 太原 一郡,旧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 晋 陆翽 《邺中记》:“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麦为酪,杏仁煮作粥。”《北堂书钞》卷一四三引 晋 孙楚 《祭介子推文》:“ 太原 咸奉 介君 之灵,至三月清明,断火寒食,甚若先后一月。”
(3).犹冷食。指寒食节吃的冷的食物。《岁时广记·寒食上·冻薑豉》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寒食:煑豚肉并汁露顿,候其冻取之,谓之薑豉,以荐饼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调以薑豉,故名焉。”《岁时广记·寒食上·冻薑豉》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寒食以糯米合采蒻叶裹以蒸之。或加以鱼鹅肉鸭卵等。又有置艾一叶于其下者。”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时品》:“香椿芽拌麪筋,嫩柳叶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漢語大詞典》
梨花 lí huā
亦作“棃花”。
(1).梨树的花,一般为纯白色。 南朝 梁 萧子显 《燕歌行》:“ 洛阳 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明 高启 《饮陈山人园次能翁韵》:“桃花棃花已狼籍,躑躅花开如火炎。”
(2).一种较小的酒杯名。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回仙》:“ 陆元光 《回仙録》云:‘…… 回公 曰:饮器中,惟鐘鼎为大,屈巵、螺杯次之,而棃花、蕉叶最小。’”
(3).指梨花枪法。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你到老营去住几天,请 刘芳亮 将爷指点指点,去掉花枪,回到梨花正宗。”自注:“梨花,即梨花枪,亦即 杨 家枪法。”参见“ 梨花枪 ”。
(4).指梨花大鼓。详“ 梨花大鼓 ”。
(5).旧武器名。参见“ 梨花枪 ”。 ——《漢語大詞典》
(1).梨树的花,一般为纯白色。 南朝 梁 萧子显 《燕歌行》:“ 洛阳 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明 高启 《饮陈山人园次能翁韵》:“桃花棃花已狼籍,躑躅花开如火炎。”
(2).一种较小的酒杯名。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回仙》:“ 陆元光 《回仙録》云:‘…… 回公 曰:饮器中,惟鐘鼎为大,屈巵、螺杯次之,而棃花、蕉叶最小。’”
(3).指梨花枪法。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你到老营去住几天,请 刘芳亮 将爷指点指点,去掉花枪,回到梨花正宗。”自注:“梨花,即梨花枪,亦即 杨 家枪法。”参见“ 梨花枪 ”。
(4).指梨花大鼓。详“ 梨花大鼓 ”。
(5).旧武器名。参见“ 梨花枪 ”。 ——《漢語大詞典》
发 ( 發 髮 ) fā/fà
发 [ fā ]
◎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鬓~。怒~冲冠。
-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
- 放,射:~射。百~百中。焕~。
-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 散开,分散:~散。
-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 打开,揭露:~现。~掘。
- 产生,出现:~生。~愤。奋~。
-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
- 显现,显出:~病。~抖。~憷。
- 开始动作:~动。
-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鬓~。怒~冲冠。
重阳(重陽)chóng yáng
(1).指天。《楚辞·远游》:“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洪兴祖 补注:“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阳。” 汉 张衡 《西京赋》:“消雰埃於中宸,集重阳之清瀓。”《后汉书·马融传》:“超荒忽,出重阳。” 李贤 注:“重阳,天也。”
(2).古代中医谓周身发热,脉象旺盛。《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周身热,脉盛者,为重阳。”
(3).节日名。古以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故称“重九”或“重阳”。 魏 晋 后,习俗于此日登高游宴。 南朝 梁 庾肩吾 《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献寿重阳节,迴鑾上苑中。” 唐 杜甫 《九日》诗之一:“重阳独酌盃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宋 张孝祥 《柳梢青·饯别蒋德施粟子求诸公》词:“重阳时节。满城风雨,更催行色。” 清 陈维嵩 《醉花阴·重阳和漱玉韵》词:“今夜是重阳,不捲珍珠,阵阵西风透。” 杨朔 《铁骑兵》:“一过 雁门关 ,气候显然不同了,重阳前后,天就飘起大雪来。”参见“ 重九 ”。 ——《漢語大詞典》
(2).古代中医谓周身发热,脉象旺盛。《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周身热,脉盛者,为重阳。”
(3).节日名。古以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故称“重九”或“重阳”。 魏 晋 后,习俗于此日登高游宴。 南朝 梁 庾肩吾 《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献寿重阳节,迴鑾上苑中。” 唐 杜甫 《九日》诗之一:“重阳独酌盃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宋 张孝祥 《柳梢青·饯别蒋德施粟子求诸公》词:“重阳时节。满城风雨,更催行色。” 清 陈维嵩 《醉花阴·重阳和漱玉韵》词:“今夜是重阳,不捲珍珠,阵阵西风透。” 杨朔 《铁骑兵》:“一过 雁门关 ,气候显然不同了,重阳前后,天就飘起大雪来。”参见“ 重九 ”。 ——《漢語大詞典》
菊蕊
唐 李适 奉和圣制九日侍宴应制得高字 萸房颁綵笥,菊蕊荐香醪。
唐 李恒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睿藻兰英秀,仙杯菊蕊薰。
唐 杜甫 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宋 戴炳 次韵郑安道怀君玉弟游东嘉 别时菊蕊方宜酒,几日梅花已索诗。 ——《骈字类编》
唐 李恒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睿藻兰英秀,仙杯菊蕊薰。
唐 杜甫 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宋 戴炳 次韵郑安道怀君玉弟游东嘉 别时菊蕊方宜酒,几日梅花已索诗。 ——《骈字类编》
披 pī《國語辭典》
披 [ pī ]
动- 将衣物搭在肩背上。如:「披羊皮的狼」。《文选·曹丕·杂诗二首之一》:「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 打开、翻开。如:「披卷」、「披襟」、「披肝沥胆」。唐·韩愈〈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 剖开、揭露。《汉书·卷五一·枚乘传》:「臣乘愿披腹心而效愚忠,唯大王少加意念恻怛之心于臣乘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四回》:「一纸私函将意去,五中深虑向君披。」
- 分开、拆裂。《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
- 分散、散开。如:「披头散发」、「披发左衽」。《明史·卷一·太祖本纪一》:「羽翼既披,平江势孤,立破矣。」
披 [ pēi ]
- (一)之又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