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挑残凤胫釭花暝。

李佩金清代〕《菩萨蛮 雨窗怀畹兰

挑残凤胫釭花暝。凉烟如水虚窗静。风雨一更更。愁多梦不成。

思归归不得。婉转柔肠织。灯火照孤帆。知君眠未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凤胫釭花

挑 tiāo/tiǎo《國語辭典》

挑 [ tiāo ]

  1. 拣选。如:「挑选」、「挑剔」、「挑毛病」。《红楼梦·第一○二回》:「挑了个风清日暖的日子,带了好几个家人,手内持著器械到园踹看动静。」
  2. 用肩担物。如:「挑柴」、「肩挑」、「挑水」。《水浒传·第二回》:「锁上前后门,挑了担儿,跟在马后。」

挑 [ tiǎo ]

  1. 引动、举起。如:「挑眉立目」。《红楼梦·第八一回》:「探春把竿子一挑,往地下一撩,却是活迸的。」
  2. 用长形或尖形器具拨动。如:「挑火」、「挑刺」、「挑灯夜读」。唐·白居易〈长恨歌〉:「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3. 一种刺绣针法。用针挑起经线或纬线,将线从下穿过。如:「挑花」。《聊斋志异·卷四·辛十四娘》:「曰:『十四娘近在闺中作什么生?』女低应曰:『闲来只挑绣。』」
  4. 一种弹奏指法。手指反手回拨称为「挑」。唐·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撚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5. 搬弄、煽动。如:「挑拨」、「挑战」。《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垂饵虎口,横挑彊胡,仰亿万之师。」
  6. 引诱、逗弄。如:「挑逗」、「挑弄」。《聊斋志异·卷二·凤阳士人》:「士人注视丽者,屡以游词相挑。」通「𫍥」。
  1. 一种书写笔法。运笔向下,稍作停顿;向上提笔稍挫,扭锋顺势挑出而收笔。
残 ( 殘 ) cán
残 [ cán ]
  1. 害,毁坏:~害。摧~。
  2. 不完全,余下的:~余。~阳。~存。~废。~佚。苟延~喘。
  3. 凶恶:~忍。~酷。凶~。
凤胫(鳳脛)fèng jìng
指灯。以灯足如同鸟腿,故称。 唐 韩偓 《横塘》诗:“秋寒洒背入帘霜,凤脛灯青照洞房。” 清 陈维嵩 《金盏子·咏灯》词:“且独自纤手,靠粧臺,挑凤脛。” 清 龚自珍 《浣溪沙》词:“凤脛灯青香篆寒,寻思脉脉未成眠。”  ——《漢語大詞典》
釭花 gāng huā
灯花。油灯馀烬结成的花形灯心。 清 陈维嵩 《三姝媚·寄远用梅溪词韵》词:“恰又平明,好梦与釭花都谢。”  ——《漢語大詞典》
暝 míng《國語辭典》

暝 [ míng ]

  1. 幽暗、昏暗。宋·张先〈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竞〉词:「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2. 天晚的。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词:「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暝 [ mìng ]

  1. 夜。唐·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诗:「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
  1. 入暮。《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