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天兴吾社多杰人,陈东鲠直群所闻。

姚燮清代〕《阅邸报书苏侍御廷魁奏疏后即寄怀侍御

今圣天子日中正,大象森严纳华镜。六气变眚犹逆奸,天戮神诛代明令。

东南海郡平狡夷,捆束兵刃藏戎衣。噆肤创疡已痂脱,饮之上药终腴肥。

平安寿命方祷祈,紫极不动高崔巍。何来夜沴同雌蜺,太白寒芒与钩锲。

万民仰首齐咄嗟,静籁无声愁列缺。天门角宿明堂房,流布讹言妄翘舌。

数不必辨理可持,有臣拄笏生忧思。准今酌古庄其辞,稽首陛下陈所知。

不策公敏策危微,一人修省万福基,天遂顺应民去疑。

黄龙振鬣端门辉,银河倏皎无留黳。草茅书生远在下,深宫宥密如目窥。

鸿章援史颁天下,体正文醇义无假。徒援推测神阴阳,眭孟京房真土瓦。

天兴吾社多杰人,陈东鲠直群所闻。君亦不避犯颜谏,兀然泰华争嶙峋。

与君三年不相见,读此知心胜谋面。作诗寄君君读时,太史当书景星见。

倘询废士近奚为,注易荷阴弄薰扇。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天兴杰人鲠直所闻

天兴(天兴)
晋语见上兼又唐书孔纬传赐天兴良田善和里第各一区 京畿营田使 金史地理志凤翔旧名天兴县大定十九年更海困学纪闻扶风雍县今析为岐山天兴两县
又玉 宋祥符九年命丁谓修景灵宫南开三门二重正殿曰天兴  ——《骈字类编》
吾 wú/yù《國語辭典》

吾 [ wú ]

  1. 我。《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楚辭·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 我的。《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唐·杜甫〈詠懷古蹟〉詩五首之二:「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1. 姓。如漢代有吾扈。

吾 [ yú ]

  1. 參見「吾吾 」條。
社 shè《國語辭典》

社 [ shè ]

  1. 传说中的土地神。《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
  2. 祭土地神的地方。《左传·昭公十七年》:「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于社。」
  3. 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如:「春社」、「秋社」。
  4. 祭土地神的典礼。《左传·庄公二十三年》:「公如齐观社,非礼也。」
  5. 为工作、生活或共同目标结合成的组织、团体。如:「报社」、「通讯社」、「合作社」、「学社」。
  6. 姓。如元代有社佑。
  1. 祭祀土地神。《书经·召诰》:「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
多 duō《國語辭典》

多 [ duō ]

  1. 丰富、不少。如:「多事之秋」、「友直、友谅、友多闻。」《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多才丰艺,强记洽闻。」
  2. 有余。如:「一年多」、「十万多人」。
  1. 经常。如:「多读多写」。《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2. 非常。表程度高。如:「多谢」、「好得多」、「快得多」。
  3. 大部分。表数量大。《孟子·梁惠王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王侯第宅,多题为寺。」
  4. 过分、不必要。如:「多疑」、「多管闲事」。
  5. 只、只是。《论语·子张》:「多见其不知量也。」唐·徐凝〈独住僧〉诗:「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
  1. 称美、称赞。《史记·卷一○○·季布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
  2. 胜、超过。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一○出》:「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
  1. 姓。如商代有多父鼎。

多 [ duó ]

  1. 何等、如何。表疑问、感叹的语气。如:「多好」、「多高」、「带大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
杰人(傑人)jié rén
才智超群之人。《隋书·王世积传》:“ 世积 容貌魁岸,腰带十围,风神爽拔,有杰人之表。”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 少陵 自作新题乐府,固是千古杰人。”  ——《漢語大詞典》
陈 ( 陳 ) chén
陈 [ chén ]
  1. 排列,摆设:~列。~兵。
  2. 述说:~述。~情。详~。~诉。~说。
  3. 旧的,时间久的:~旧。~腐。~醋。推~出新。~~相因。~迹。~皮。
  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5.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
  6. 姓。
东 ( 東 ) dōng
东 [ dōng ]
  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
  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3. 请客出钱的人:作~。
  4. 姓。
鲠直(鯁直,骾直)gěng zhí
刚直;率直。《后汉书·黄琬传》:“﹝ 刁韙 ﹞在朝有鯁直节,出为 鲁 、 东海 二郡相。”《水浒传》第五三回:“ 李逵 虽是愚蠢,不省理法,也有些小好处:第一,鯁直,分毫不肯苟取於人。” 巴金 《随想录·纪念雪峰》:“见第一面我就认为 雪峰 是个鲠直、真诚、善良的人,我始终尊敬他。” 梁斌 《红旗谱》十一:“﹝ 大贵 ﹞沉默了半天,才鲠直地说:‘我看着这脯红,三天不吃饭也不饥!’”
骾直:刚强正直。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其父 铁英 为御史, 中玉 虑以骾直得祸,入都諫之。”   ——《漢語大詞典》
群 qún《國語辭典》

群 [ qún ]

  1. 相聚一起的人或物。如:「鳥群」、「三五成群」、「鶴立雞群」。《禮記·檀弓上》:「吾離群而索居,亦已久矣。」唐·白居易〈與元九書〉:「群分而氣同,形異而情一。」
  2. 量詞。計算群聚的人或物的單位。如:「一群牛」、「一群小孩」。《紅樓夢·第二七回》:「只見寶釵出來了,寶玉、襲人一群人都送了出來。」
  1. 聚集、聚合。《國語·齊語》:「令夫士,群萃而州處。」《荀子·勸學》:「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
  1. 眾多。如:「群英」、「群經諸子」。《禮記·中庸》:「體群臣也。」唐·王勃〈滕王閣序〉:「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
  2. 成群的。如:「群島」、「群峰」、「群居」。
  1. 群集、成群。如:「群起而攻之。」《楚辭·屈原·九章·懷沙》:「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
所闻(所聞)suǒ wén
所听到的;所知道的。《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 ,无论 魏 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