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云表光福塔,行行逾横彴。

马春田清代〕《东浦方伯邀同惜抱游支硎诸胜

姑苏眺形胜,西南孕岩壑。卸帆高攀桥,飞盖赴崖崿。

一登支硎山,不见支公鹤。千尺雪流泉,琤琮有脉络。

遥指见天平,万笏插碧落。名贤以地灵,相慕起敬恪。

何处馆娃宫,门外清波阔。此日经行处,昔年都领略。

山山尽相识,忘疲便行蹻。暮色已苍然,呼船闻应诺。

夜来欸乃声,行歌未寂寞。月上听鸡鸣,舟倚穹窿脚。

群峰此最高,杳霭厚盘礴。道观瞰太湖,清光浸天廓。

邓尉嶪相望,耸翠不示弱。中途古柏寺,七柏森可愕。

盘桓不能去,龙鸾蛟螭攫。舍之循山径,夹道纷枝柞。

万峰叩禅关,坐向还元阁。阁上题咏多,纱笼映帘幕。

法华渔洋山,眉黛镜中作。湖云缭僧楼,烟水空漠漠。

衣上云能雨,飞向崖下落。寺后青州茔,具区面杯杓。

近岭一米堆,命名象形谑。逶迤四五里,香雪梅未萼。

有台踞梅颠,凡夫家园乐。柰何桑补梅,鄙哉此土著。

云表光福塔,行行逾横彴。村市野而秀,寺碑字难度。

铜佛祷雨灵,僧言疑未确。人境苦匆匆,烟霞念宿约。

路从儿店分,船向女湖泊。回首名胜游,客去山仍昨。

藐予尘埃子,不得名山托。诗句比图经,他年按图索。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云表行行横彴

云表(雲表)yún biǎo
(1).云外。 汉 张衡 《西京赋》:“立脩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牟 吹笛天下第一,日夜泛江,维舟吹之,寥亮逸发,上彻云表。” 元 倪瓒 《七月十四日对雨》诗:“稍开云表月,还掩篋中书。” 鲁迅 《华盖集·牺牲谟》:“我保你将来铜像巍巍,高入云表。”
(2).借指上天,上苍。 清 厉鹗 《小雪初晴访敬身于城南同游梵天讲寺》诗:“愿服埽塔衣,顶礼向云表。”
(3).奏疏,表章。《七国春秋平话后集》卷中:“吾今用上等剑客担住云表,申东海龙王请五百条毒龙,今晚来到,共你大战。” 明 夏完淳 《五子诗·邵景说》:“寡欲弃尘物,幽栖抗云表。”  ——《漢語大詞典》
光 guāng《國語辭典》

光 [ guāng ]

  1. 能由视觉器官接收,使人察觉物体存在的电磁辐射。如:「日光」、「灯光」。
  2. 荣耀、名誉。如:「为国争光」。《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3. 景色。如:「风光」、「观光」、「春光明媚」。
  4. 时间。如:「光阴」、「时光」。唐·李白〈前有一樽酒行〉二首之一:「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5. 恩惠、好处。常用在客套话。如:「沾光」、「叨光」。《红楼梦·第二二回》:「明儿就这样行,也叫他们借咱们的光儿。」
  6. 姓。如晋代有光逸。
  1. 彰显、发扬。《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2. 裸露。如:「光著脚丫子」、「光著身子」。
  1. 明亮。如:「光天化日」。《文选·扬雄·羽猎赋》:「若光若灭者,布乎青林之下。」
  2. 平滑。如:「光滑」。唐·韩愈〈进学解〉:「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1. 完、尽。如:「吃光」、「用光」、「花光」。
  2. 仅、只。如:「光说不做」。《红楼梦·第一○一回》:「也不光为我,就是太太听见 也喜欢。」
  3. 对人说的客套话。如:「欢迎光临」。
福 fú《國語辭典》

福 [ fú ]

  1. 富贵寿考的统称。或泛称吉祥幸运的事。如:「享福」、「迎春纳福」、「造福人群」。《韩非子·解老》:「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
  2. 运气、机会。如:「口福」、「眼福」、「耳福」。
  3. 祭祀用的酒或肉。《国语·晋语二》:「骊姬受福,乃寘鸩于酒。」
  4. 姓。如唐代有福信。
  1. 神佑、佑助。《左传·庄公十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 古代妇女行礼时,将手放在腰部合拳敬拜称为「福」。《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婆子千恩万谢的福了一回,便道:『今日老身偶有杯水酒,将来与大娘消遣。』」
  1. 幸运的。如:「福星福将」。
塔 tǎ《國語辭典》

塔 [ tǎ ]

  1. 形高頂尖的建築物,築於佛寺內用以藏舍利和經卷等。源出於印度。層數多為單數,用木、磚、石等材料建成。也稱為「佛圖」、「浮圖」、「浮屠」、「窣堵波」。
  2. 高聳而形狀似塔的建築物。如:「燈塔」、「水塔」、「瞭望塔」、「金字塔」。
  3. 一種西式點心。為英語tart的音譯。指上層無皮露餡的小甜餅或水果派。如:「蛋塔」、「椰子塔」。
行行 xíng xíng
(1).不停地前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行行过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逯钦立 注:“行行,渐渐。” 唐 王建 《行见月》诗:“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
(3).犹言走一走。《西游记》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这猴儿不去取经,却来我处何干?’ 行者 道:‘取经取经,昼夜无停;有些阻碍,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尧臣 《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诗:“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漢語大詞典》
逾 yú《國語辭典》

逾 [ yú ]

  1. 越过、超过。如:「逾墙」、「逾时不候」、「年逾六十」。唐·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诗:「著书逾十年,幽颐靡不推。」宋·苏辙〈六国论〉:「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
  2. 经历、经过。南朝梁·萧统〈文选序〉:「时更七代,数逾千祀。」唐·柳宗元〈睢阳庙碑〉:「浩浩烈士,不闻济师。兵食歼焉,守逾三时。」
  1. 更加。《淮南子·原道》:「不足以禁奸塞邪,乱乃逾滋。」《明史·卷二九五·忠义传七·王励精传》:「其墨迹久逾新,涤之不灭。」
横彴 héng zhuó
独木桥。 宋 王安石 《登中茅山》诗:“ 容溪 路转迷横彴, 仙几 风来得堕樵。” 元 柳贯 《游五泄山》诗:“横彴纔通一径脩,方山涌翠似腾虬。”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