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吴越 wú yuè
(1). 春秋 吴国 与 越国 的并称。《国语·吴语》:“不修 方城 之内,踰诸夏而图东国,三岁於 沮 汾 以服 吴 越 。”
(2). 吴 越 两国时相攻伐,积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当初指望做夫妻,谁知变成 吴 越 。” 元 关汉卿 《碧玉箫》曲:“休谎説,不索寻 吴 越 。喒,负心的教天灭。”《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我与你恩爱深重,教你穿在身上,恩将讎报,反成 吴 越 ?”
(3).指 春秋 吴 越 故地(今 江 浙 一带)。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甘赴 江 湘 ,奋戈 吴 越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 吴 越 ,一夜飞度 镜湖 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龚圣予开》:“往来 吴 越 间,伤心旧宗社。”
(4). 五代 十国之一。始祖 钱镠 ,据有今 江苏省 西南部、 浙江省 全部和 福建省 东北部,后降于 北宋 。《旧五代史·世袭传二·钱鏐》:“ 梁祖 革命,以 鏐 为尚父、 吴越 国王。” ——《漢語大詞典》
(2). 吴 越 两国时相攻伐,积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当初指望做夫妻,谁知变成 吴 越 。” 元 关汉卿 《碧玉箫》曲:“休谎説,不索寻 吴 越 。喒,负心的教天灭。”《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我与你恩爱深重,教你穿在身上,恩将讎报,反成 吴 越 ?”
(3).指 春秋 吴 越 故地(今 江 浙 一带)。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甘赴 江 湘 ,奋戈 吴 越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 吴 越 ,一夜飞度 镜湖 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龚圣予开》:“往来 吴 越 间,伤心旧宗社。”
(4). 五代 十国之一。始祖 钱镠 ,据有今 江苏省 西南部、 浙江省 全部和 福建省 东北部,后降于 北宋 。《旧五代史·世袭传二·钱鏐》:“ 梁祖 革命,以 鏐 为尚父、 吴越 国王。” ——《漢語大詞典》
衣冠 yī guān
(1).衣和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管子·形势》:“言辞信,动作庄,衣冠正,则臣下肃。”《史记·孔子世家》:“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 孔子 衣冠琴车书,至于 汉 二百餘年不絶。”
(2).泛指衣着,穿戴。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元无有》:“未几至堂中,有四人,衣冠皆异,相与谈谐,吟咏甚畅。” 明 钱澄之 《客祁门寓十王寺杂咏》:“颇羡村翁古,衣冠似 汉 年。” 徐迟 《入峡记》:“船上的人是和船只一样爱清洁,而且总是衣冠端正的。”
(3).专指礼服。 包天笑 《钏影楼回忆录·记青州府中学堂(二)》:“我穿了素服,没有衣冠,有所不便。”
(4).代称缙绅、士大夫。《汉书·杜钦传》:“ 茂陵 杜鄴 与 钦 同姓字,俱以材能称京师,故衣冠谓 钦 为‘盲 杜子夏 ’以相别。” 颜师古 注:“衣冠谓士大夫也。” 唐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诗:“ 吴 宫花草埋幽径, 晋 代衣冠成古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 高公 见他説罢,晓得是衣冠中人,遭盗流落,深相怜悯。” 高旭 《元旦》诗:“剧怜肝胆存屠狗,失笑衣冠尽沐猴。”
(5).借指文明礼教。《宋史·胡铨传》:“ 秦檜 ,大国之相也,反驱衣冠之俗,而为左衽之乡。”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诵佛经说下》:“知大地之广,则能敬佛;知圣王之道,行於衣冠文物之邦,则不为怪谬之谬,谓三教同源。”
穿衣戴冠。 汉 刘向 《说苑·修文》:“ 孔子 见 子桑伯子 , 子桑伯子 不衣冠而处。弟子曰:‘夫子何为见此人乎?’曰:‘其质美而无文,吾欲説而文之。’”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华原郡王 , 燕王 子也,性好昼睡,每自旦酣寝,至暮始兴,盥濯櫛漱,衣冠而出。”《花月痕》第五十回:“ 荷生 衣冠升帐,中军传呼 倭 目一人进见。” ——《漢語大詞典》
(2).泛指衣着,穿戴。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元无有》:“未几至堂中,有四人,衣冠皆异,相与谈谐,吟咏甚畅。” 明 钱澄之 《客祁门寓十王寺杂咏》:“颇羡村翁古,衣冠似 汉 年。” 徐迟 《入峡记》:“船上的人是和船只一样爱清洁,而且总是衣冠端正的。”
(3).专指礼服。 包天笑 《钏影楼回忆录·记青州府中学堂(二)》:“我穿了素服,没有衣冠,有所不便。”
(4).代称缙绅、士大夫。《汉书·杜钦传》:“ 茂陵 杜鄴 与 钦 同姓字,俱以材能称京师,故衣冠谓 钦 为‘盲 杜子夏 ’以相别。” 颜师古 注:“衣冠谓士大夫也。” 唐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诗:“ 吴 宫花草埋幽径, 晋 代衣冠成古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 高公 见他説罢,晓得是衣冠中人,遭盗流落,深相怜悯。” 高旭 《元旦》诗:“剧怜肝胆存屠狗,失笑衣冠尽沐猴。”
(5).借指文明礼教。《宋史·胡铨传》:“ 秦檜 ,大国之相也,反驱衣冠之俗,而为左衽之乡。”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诵佛经说下》:“知大地之广,则能敬佛;知圣王之道,行於衣冠文物之邦,则不为怪谬之谬,谓三教同源。”
穿衣戴冠。 汉 刘向 《说苑·修文》:“ 孔子 见 子桑伯子 , 子桑伯子 不衣冠而处。弟子曰:‘夫子何为见此人乎?’曰:‘其质美而无文,吾欲説而文之。’”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华原郡王 , 燕王 子也,性好昼睡,每自旦酣寝,至暮始兴,盥濯櫛漱,衣冠而出。”《花月痕》第五十回:“ 荷生 衣冠升帐,中军传呼 倭 目一人进见。” ——《漢語大詞典》
几 ( 幾 ) jī/jǐ《國語辭典》
几 [ jǐ ]
讀音名- 小桌子。如:「茶几」、「几案」、「憑几」、「窗明几淨」。→「幾」的異體字(05411)
几 [ jī ]
語音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幾」的異體字(05320)
春梦(春夢)chūn mèng
(1).春天的梦。 唐 沈佺期 《杂诗》之二:“妾家临 渭 北,春梦著 辽西 。” 宋 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诗:“好借月魂来映烛,恐随春梦去飞扬。”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如愿》:“昨夜, 何大妈 做了许多梦,一个接一个,真是春梦婆娑。”
(2).喻易逝的荣华和无常的世事。 元 朱凯 《昊天塔》第一折:“想老夫幼年时,南征北讨,东荡西除,到今日都做了一场春梦也。” 胡怀琛 《中央公园》诗:“金瓦琼楼旧帝乡,当年春梦付残阳。” 巴金 《关于〈家〉》:“然而如今这一切都变成了渺茫的春梦。” ——《漢語大詞典》
(2).喻易逝的荣华和无常的世事。 元 朱凯 《昊天塔》第一折:“想老夫幼年时,南征北讨,东荡西除,到今日都做了一场春梦也。” 胡怀琛 《中央公园》诗:“金瓦琼楼旧帝乡,当年春梦付残阳。” 巴金 《关于〈家〉》:“然而如今这一切都变成了渺茫的春梦。” ——《漢語大詞典》
古今 gǔ jīn
古代和现今。《礼记·三年问》:“故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壹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略协古今之变。” 唐 杜甫 《登楼》诗:“ 锦江 春色来天地, 玉垒 浮云变古今。” 宋 曾巩 《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质之於古,实应先王之法;施之后世,可以推行:诚古今之通议也。” 朱自清 《论老实话》:“天论中外,也无论古今,大家都要求‘老实话’。” ——《漢語大詞典》
身世 shēn shì
(1).指人的经历、遭遇。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 傅燮 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 唐 杜甫 《北征》诗:“缅思 桃源 内,益叹身世拙。” 陆文夫 《小巷深处》:“ 徐文霞 不停地哭着,让眼泪来诉说她的身世,痛苦和屈辱。”
(2).地位,声名。 宋 范成大 《净光轩》诗:“身世只今高几许?北峯浑共倚阑干。” 清 吴伟业 《同孙浣心等过福城观华严会》诗:“不求身世不求年,二六时中小有天。”
(3).一生;终身。 唐 韩偓 《小隐》诗:“借得茅斋岳麓西,拟将身世老锄犂。” 宋 王安石 《相送行》:“一车南,一车北,身世匆匆俱有役。” 明 刘基 《摸鱼儿·金陵秋夜》词:“虚名枉误身世,流年衮衮 长江 逝,回首碧云无际。”
(4).自身与世界。 宋 林景熙 《玄宅铭》:“泯好恶,身世两忘,而復返於玄。” 清 唐甄 《潜书·性功》:“大道既裂,身自为身,世自为世……身世一气,如生成之丝;身世一治,如织成之带。” ——《漢語大詞典》
(2).地位,声名。 宋 范成大 《净光轩》诗:“身世只今高几许?北峯浑共倚阑干。” 清 吴伟业 《同孙浣心等过福城观华严会》诗:“不求身世不求年,二六时中小有天。”
(3).一生;终身。 唐 韩偓 《小隐》诗:“借得茅斋岳麓西,拟将身世老锄犂。” 宋 王安石 《相送行》:“一车南,一车北,身世匆匆俱有役。” 明 刘基 《摸鱼儿·金陵秋夜》词:“虚名枉误身世,流年衮衮 长江 逝,回首碧云无际。”
(4).自身与世界。 宋 林景熙 《玄宅铭》:“泯好恶,身世两忘,而復返於玄。” 清 唐甄 《潜书·性功》:“大道既裂,身自为身,世自为世……身世一气,如生成之丝;身世一治,如织成之带。” ——《漢語大詞典》
一秋
唐 杜甫 留别贾严二阁老两院补阙 一秋常苦雨,今日始无云。
唐 白居易 题海图屏风 钓网不能制,其来非一秋。 ——《骈字类编》
唐 白居易 题海图屏风 钓网不能制,其来非一秋。 ——《骈字类编》
毫 háo《國語辭典》
毫 [ háo ]
名- 細而尖的毛。《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 毛筆。如:「狼毫」。《紅樓夢·第八七回》:「便叫雪雁將外邊桌上筆硯拿來,濡墨揮毫,賦成四疊。」
- 公制中表示度、量、衡等單位的千分之一。如:「毫米」、「毫克」、「毫安培」。
- 秤或戥子桿上的提繩。為秤鉤或秤盤與秤錘間的支點。分頭毫、二毫、三毫。
- 俗稱輔幣一角為「一毫」。
- 姓。如漢代有毫康。
- 極小、極細微。漢·王充《論衡·案書》:「采毫毛之善,貶纖芥之惡。」
- 一點點。如:「毫不在意」、「毫無頭緒」、「毫不相干」。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