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理从兴羡,终然类管窥。
萧统〔南北朝〕《和武帝游钟山大爱敬寺诗》
唐游薄汾水,周载集瑶池。岂若钦明后,回鸾鹫岭岐。
神心鉴无相,仁化育有为。以兹慧日照,复见法雨垂。
万邦跻仁寿,兆庶涤尘羁。望云虽可识,日用岂能知。
鸿名冠子姒,德泽迈轩羲。班班仁兽集,匹匹翔凤仪。
善游兹胜地,兹岳信灵奇。嘉木互纷札,层峰郁蔽亏。
丹藤绕垂干,绿竹荫清池。舒华匝长阪,好鸟鸣乔枝。
霏霏庆云动,靡靡祥风吹。谷虚流凤管,野绿映丹麾。
帷宫设廛外,帐殿临郊垂。俯同南风作,斯文良在斯。
伊臣限监国,即事阻陪随。顾惟实庸菲,冲薄竟奚施。
至理从兴羡,终然类管窥。上圣良善诱,下愚惭不移。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至理 zhì lǐ
(1).犹真理;正常的道理。 晋 裴頠 《崇有论》:“以为文不足若斯,则是所寄之涂,一方之言也。若谓至理信以无为冠,则偏而害当矣。”《新唐书·卢承庆传》:“死生至理,犹朝有暮。” 章炳麟 《菌说》:“轮迴之説,非无至理,而由人身各质所化,非如佛家所谓灵魂所化也。”
(2).最精深的道理。 晋 葛洪 《抱朴子·喻蔽》:“言少则至理不备,辞寡即庶事不畅。是以必须篇累卷积,而纲领举也。” 南朝 梁 沈约 《与陶弘景书》:“至理深微,曖焉难睹。”
(3).犹至治。旧题 汉 马融 《忠经·天地神明》:“昔在至理,上下一德,以惩天休,忠之道也。” 唐 元稹 《观兵部马射赋》:“虽当至理,不忘庸功。”《旧唐书·代宗纪》:“至理之代,先德后刑。” ——《漢語大詞典》
(2).最精深的道理。 晋 葛洪 《抱朴子·喻蔽》:“言少则至理不备,辞寡即庶事不畅。是以必须篇累卷积,而纲领举也。” 南朝 梁 沈约 《与陶弘景书》:“至理深微,曖焉难睹。”
(3).犹至治。旧题 汉 马融 《忠经·天地神明》:“昔在至理,上下一德,以惩天休,忠之道也。” 唐 元稹 《观兵部马射赋》:“虽当至理,不忘庸功。”《旧唐书·代宗纪》:“至理之代,先德后刑。” ——《漢語大詞典》
从 ( 從 ) cóng/zòng《國語辭典》
- 「從 」的異體字。
兴羡(兴羡)
梁书沈约傅不兴羡于江海聊相忘于余宅 ——《骈字类编》
终 ( 終 ) zhōng
终 [ zhōng ]
- 末了(liǎo ),完了(liǎo),与“始”相对:年~。~场(末了一场)。~极。~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端。靡不有初,鲜克有~(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
- 从开始到末了:~年。~生。饱食~日。
- 人死:临~。送~。
- 到底,总归:~归。~究。~于。~将成功。
- 姓。
然 rán《國語辭典》
然 [ rán ]
动- 烧。燃的本字。《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 赞同。《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沛公然其计,从之。」《三国演义·第一回》:「刘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 对、正确。如:「不以为然」。《论语·雍也》:「雍之言然。」
- 如此。《论语·宪问》:「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辩〉:「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吾意不然。」
- 但是、可是。《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 虽。《董西厢·卷八》:「师言然善,奈处凡浮,遭此屈辱,不能无恨。」
- 然后。《隋书·卷七○·李密传》:「待士马肥充,然可与人争利。」
- 形容词或副词词尾。如:「斐然」、「赫然」、「恍然」。《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 用于句末,表肯定、断定的语气。《论语·宪问》:「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礼记·檀弓下》:「穆公召县子而问然。」
- 表示比拟的语助词。《吕氏春秋·孟秋纪·荡兵》:「夫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
- 唯,表应答。《论语·阳货》:「子曰:『然!有是言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然!是也。』」
- 姓。如汉代有然温。
类 ( 類 ) lèi
类 [ lèi ]
- 很多相似事物的综合:种~。~群。~别。~书。分~。人~。
- 相似,好像:~似。~同。
管窥(管窺,管闚)guǎn kuī
亦作“ 管闚 ”。
(1).从管中看物。比喻所见者小。《后汉书·章帝纪》:“朕在弱冠,未知稼穡之艰难,区区管窥,岂能照一隅哉!”《三国志·蜀志·郤正传》:“管闚筐举,守厥所见。”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而管窥诸生,臆断瞽説。” 清 姚鼐 《哭孔撝约三十二韵》:“道德慙途説,文章劣管窥。”参见“ 管窥蠡测 ”。
(2).“管中窥豹”的略语。 宋 秦观 《李端叔见寄次韵》:“一斑纵復为管窥,万派终难以蠡测。” ——《漢語大詞典》
(1).从管中看物。比喻所见者小。《后汉书·章帝纪》:“朕在弱冠,未知稼穡之艰难,区区管窥,岂能照一隅哉!”《三国志·蜀志·郤正传》:“管闚筐举,守厥所见。”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而管窥诸生,臆断瞽説。” 清 姚鼐 《哭孔撝约三十二韵》:“道德慙途説,文章劣管窥。”参见“ 管窥蠡测 ”。
(2).“管中窥豹”的略语。 宋 秦观 《李端叔见寄次韵》:“一斑纵復为管窥,万派终难以蠡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