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烟月胜扬州,十四楼中第一流。
张献翼〔明代〕《投赠兼视苏君楫沈元异》
白门烟月胜扬州,十四楼中第一流。
眉学远山余黛色,心将初柳结春愁。
渡头桃叶王孙草,巷口乌衣客子裘。
都市相逢多意气,与君同作五陵游。
眉学远山余黛色,心将初柳结春愁。
渡头桃叶王孙草,巷口乌衣客子裘。
都市相逢多意气,与君同作五陵游。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白门(白門)bái mén
(1).古代把天地八方分为八门,西南方称白门。《淮南子·墬形训》:“西南方为 编驹之山 ,曰白门。” 高诱 注:“西南月建在申,金气之始也,金气白,故曰白门。” 汉 张衡 《思玄赋》:“蹶白门而东驰兮,云台行乎中野。”
(2). 南朝 宋 都城 建康 (今 江苏省 南京市 ) 宣阳门 的俗称。《南史·宋纪下·明帝》:“ 宣阳门 谓之 白门 ,上以 白门 不祥,讳之。尚书右丞 江謐 尝误犯,上变色曰:‘白汝家门!’”
(3). 江苏省 南京市 的别名。六朝皆都 建康 (今 南京市 ),其正南门为 宣阳门 ,俗称 白门 ,故名。《南齐书·王俭传》:“ 宋 世外六门设竹篱。是年初,有发白虎樽者言:‘ 白门 三重门,竹篱穿不完。’上感其言,改立都墙。” 明 吴从先 《徐郎小传》:“ 芳 固 吴 儿,父以负犇 白门 ,因依常侍为命。”《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小弟坚卧 白门 ,原无心於仕途。” 清 赵翼 《金陵》诗:“不到 金陵 廿六年, 白门 烟柳故依然。”
(4).白莲教的支派。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白门是白莲教的支流。”参见“ 白莲教 ”。 ——《漢語大詞典》
(2). 南朝 宋 都城 建康 (今 江苏省 南京市 ) 宣阳门 的俗称。《南史·宋纪下·明帝》:“ 宣阳门 谓之 白门 ,上以 白门 不祥,讳之。尚书右丞 江謐 尝误犯,上变色曰:‘白汝家门!’”
(3). 江苏省 南京市 的别名。六朝皆都 建康 (今 南京市 ),其正南门为 宣阳门 ,俗称 白门 ,故名。《南齐书·王俭传》:“ 宋 世外六门设竹篱。是年初,有发白虎樽者言:‘ 白门 三重门,竹篱穿不完。’上感其言,改立都墙。” 明 吴从先 《徐郎小传》:“ 芳 固 吴 儿,父以负犇 白门 ,因依常侍为命。”《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小弟坚卧 白门 ,原无心於仕途。” 清 赵翼 《金陵》诗:“不到 金陵 廿六年, 白门 烟柳故依然。”
(4).白莲教的支派。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白门是白莲教的支流。”参见“ 白莲教 ”。 ——《漢語大詞典》
烟月(煙月)yān yuè
亦作“烟月”。
(1).云雾笼罩的月亮;朦胧的月色。 唐 张九龄 《初发道中赠王司马》诗:“林园事益简,烟月赏恒餘。” 后蜀 鹿虔扆 《临江仙》词之一:“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 宋 秦观 《望海潮·越州怀古》词:“汎五湖烟月, 西子 同游。” 清 孙枝蔚 《坐朱纫芳半舟留题》诗:“烟月每逢歌管处,波澜难到酒壚旁。”
(2).烟花风月。指风流韵事。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三折:“三百年守在孤坟,二十载还了烟月。”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 陈 隋 烟月恨茫茫,井带胭脂土带香。” ——《漢語大詞典》
(1).云雾笼罩的月亮;朦胧的月色。 唐 张九龄 《初发道中赠王司马》诗:“林园事益简,烟月赏恒餘。” 后蜀 鹿虔扆 《临江仙》词之一:“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 宋 秦观 《望海潮·越州怀古》词:“汎五湖烟月, 西子 同游。” 清 孙枝蔚 《坐朱纫芳半舟留题》诗:“烟月每逢歌管处,波澜难到酒壚旁。”
(2).烟花风月。指风流韵事。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三折:“三百年守在孤坟,二十载还了烟月。”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 陈 隋 烟月恨茫茫,井带胭脂土带香。” ——《漢語大詞典》
胜 ( 勝 ) shèng《國語辭典》
胜 [ shēng ]
- 参见「胜键」、「双胜类」等条。
扬州(扬州)
书淮海惟扬州周礼东南曰扬州尔雅江南曰扬州 ——《分类字锦》
十四
唐 白居易 龙花寺主家小尼 头青眉眼细,十四女沙弥。
元 顾瑛 欸歌二首 其二 锦筝弹尽鸳鸯曲,都在秋风十四弦。 ——《骈字类编》
元 顾瑛 欸歌二首 其二 锦筝弹尽鸳鸯曲,都在秋风十四弦。 ——《骈字类编》
楼中(楼中)
唐 刘禹锡 送蕲州李郎中赴任 楼中饮兴因明月,江上诗情为晚霞。
唐 温庭筠 遐水谣 麟阁无名期未归,楼中思妇徒相望。
唐 罗隐 九江早秋 雨过晚凉生,楼中枕簟清。 ——《骈字类编》
唐 温庭筠 遐水谣 麟阁无名期未归,楼中思妇徒相望。
唐 罗隐 九江早秋 雨过晚凉生,楼中枕簟清。 ——《骈字类编》
第一流 dì yī liú
第一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大司马 下都,问 真长 曰:‘闻 会稽王 语奇进,尔邪?’ 刘 曰:‘极进,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 桓 曰:‘第一流復是谁?’ 刘 曰:‘正是我辈耳。’” 唐 许浑 《早秋寄刘尚书》诗:“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浮签》:“更凭若个话前游,九十人中第一流。” 瞿秋白 《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他们的作品,未必都是第一流的,未必都流传下来。”《新民晚报》1990.10.2:“它们以最美好的环境与场地、第一流的设备与服务竞相号召,终于又迎来了新一代的台球爱好者。”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