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征鞍□儿女,远道负糇粮。

姚文奂元代〕《题张戡瘦马图

棱棱出神骨,翼翼照龙光。顾影时思战,长鸣势欲骧。

征鞍□儿女,远道负糇粮。归到龙沙日,秋风苜蓿长。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征鞍儿女远道负糇

征鞍 zhēng ān
犹征马。指旅行者所乘的马。 唐 杜审言 《经行岚州》诗:“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宋 谢薖 《蝶恋花》词:“留定征鞍君且住,人间岂有无愁处。”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思忆》:“王孙何处解征鞍,灵妃怨,瑶瑟与谁弹?” 刘国钧 《饯春词》之一:“若个多情解相忆,征鞍还带落花飞。”  ——《漢語大詞典》
儿女(兒女)ér nǚ
(1).子女。《后汉书·冯衍传下》:“儿女常自操井臼。”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 唐 杜甫 《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老舍 《茶馆》第一幕:“最苦是,乡村里,没吃没穿逼得卖儿女。”
(2).指青年男女。 唐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词:“儿女泪,君休滴。”
(3).泛指男女。 唐 白行简 《三梦记》:“ 刘 俯身窥之,见十数人儿女杂坐,罗列盘饌,环绕之而共食。见其妻在坐中语笑, 刘 初愕然。”
(4).妇人;女子。《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汉阳 阎忠 异之” 裴松之 注引《九州春秋》:“﹝ 韩信 ﹞拒 蒯通 之忠,忽鼎跱之势,利剑已揣其喉,乃叹息而悔,所以见烹於儿女也。” 清 孙枝蔚 《七夕诗》:“世间愚儿女,但为针缕忙。” 毛泽东 《为女民兵题照》诗:“ 中华 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漢語大詞典》
远道(遠道)yuǎn dào
犹远路。《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任不够,远道不至。” 汉 刘向 《说苑·尊贤》:“是故游江海者託於船,致远道者託於乘。” 唐 杜甫 《登舟将适汉阳》诗:“中原戎马盛,远道素书稀。” 柯岩 《快活的小诗·看球记》:“妈妈可盼着‘新疆’得胜,因为‘新疆’是远道来的客人。”参见“ 远路 ”。  ——《漢語大詞典》
负糇(負餱)
携带干粮。语出《诗·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 郑玄 注:“言此者,美牧人寒暑饮食有备。” 明 归有光 《清梦轩记》:“而牧人且簑笠负餱,为之取薪蒸、博禽兽以归。”  ——《漢語大詞典》
粮 ( 糧 ) liáng
粮 [ liáng ]
  1. 可吃的谷类、豆类等:~食。~仓。~荒。弹尽~绝。
  2. 作为农业税的粮食:公~。钱~。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