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潦倒 liáo dǎo
(1).举止散漫,不自检束。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旧知吾潦倒麤疎,不切事情。” 唐 杜甫 《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几乎和 北平 土生的公子哥儿的神情毫无二致……神色带着几分潦倒模样。”
(2).颓丧;失意。 唐 沈传师 《次潭州酬唐侍御》诗:“嗟余潦倒久不利,忍復感激论元元。”《红楼梦》第一回:“一技无成,半生潦倒。” 冰心 《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以后他也很凄切地告诉我,说他是如何的潦倒。”
(3).反常;颠倒。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王沐 者, 涯 之再从弟也。家於 江 南,老而且穷。以 涯 执相权,遂跨蹇驴至京师索米,僦舍经三十餘日,始得一见, 涯 於门屏,所望不过一薄尉耳。 涯 潦倒无雁序之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记观王氏书画》:“ 贾秋 壑题诗,语潦倒可笑。”
(4).衰老。 唐 李华 《卧疾舟中相里范二侍御先行赠别序》:“ 华 也潦倒龙钟,百疾丛体,衣无完帛,器无兼蔬。” 唐 杜甫 《夔府书怀》诗:“形容真潦倒,答效莫支持。”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字说·集字二》:“《緗素杂记》云:古语有二声合为一字音……从西域二合之音,盖切字之原也。学者不晓龙鐘潦倒之义,正如二合之音是也。龙鐘切为‘癃’字,潦倒切为‘老’字。谓人之老羸癃疾者即以龙鐘潦倒目之。”
(5).形容酒醉。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家门始末》:“潦倒金尊,畅饮娱宾主。”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姚简叔画》:“﹝ 姚简叔 ﹞拉余饮 淮 上舘,潦倒而归。” 清 方文 《送钱而介归携李》诗:“牀头破瓮有老春,且復与君共潦倒。”
(6).沉迷。 清 孙枝蔚 《同杜于皇等集龙眉春草堂》诗:“几处鶯花潦倒中,心情兄弟略相同。” 清 赵执信 《绝句十首》序:“此间诸妓往往迁自 山右 ,问其年,大都二十年中所生长者也。而余乃荒迷潦倒其间,有似补当时之所不足。” ——《漢語大詞典》
(2).颓丧;失意。 唐 沈传师 《次潭州酬唐侍御》诗:“嗟余潦倒久不利,忍復感激论元元。”《红楼梦》第一回:“一技无成,半生潦倒。” 冰心 《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以后他也很凄切地告诉我,说他是如何的潦倒。”
(3).反常;颠倒。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王沐 者, 涯 之再从弟也。家於 江 南,老而且穷。以 涯 执相权,遂跨蹇驴至京师索米,僦舍经三十餘日,始得一见, 涯 於门屏,所望不过一薄尉耳。 涯 潦倒无雁序之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记观王氏书画》:“ 贾秋 壑题诗,语潦倒可笑。”
(4).衰老。 唐 李华 《卧疾舟中相里范二侍御先行赠别序》:“ 华 也潦倒龙钟,百疾丛体,衣无完帛,器无兼蔬。” 唐 杜甫 《夔府书怀》诗:“形容真潦倒,答效莫支持。”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字说·集字二》:“《緗素杂记》云:古语有二声合为一字音……从西域二合之音,盖切字之原也。学者不晓龙鐘潦倒之义,正如二合之音是也。龙鐘切为‘癃’字,潦倒切为‘老’字。谓人之老羸癃疾者即以龙鐘潦倒目之。”
(5).形容酒醉。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家门始末》:“潦倒金尊,畅饮娱宾主。”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姚简叔画》:“﹝ 姚简叔 ﹞拉余饮 淮 上舘,潦倒而归。” 清 方文 《送钱而介归携李》诗:“牀头破瓮有老春,且復与君共潦倒。”
(6).沉迷。 清 孙枝蔚 《同杜于皇等集龙眉春草堂》诗:“几处鶯花潦倒中,心情兄弟略相同。” 清 赵执信 《绝句十首》序:“此间诸妓往往迁自 山右 ,问其年,大都二十年中所生长者也。而余乃荒迷潦倒其间,有似补当时之所不足。” ——《漢語大詞典》
山翁 shān wēng
指 晋 山简 。 唐 王维 《汉江临泛》诗:“ 襄阳 好风日,留醉与 山翁 。” 宋 周邦彦 《齐天乐》词:“醉倒 山翁 ,但愁斜照歛。” 明 冯惟敏 《二犯傍妆台·此景亭雨酌》曲:“儿童莫笑 山翁 醉,麴米能消 杜甫 愁。”参见“ 山公 ”。 ——《漢語大詞典》
少小 shào xiǎo
(1).年幼;年幼者。 汉 刘向 《说苑·谈丛》:“仁慈少小,恭敬耆老。”《东观汉记·马援传》:“臣与 公孙述 同县,少小相善。” 唐 贺知章 《回乡偶书》诗之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鬢毛衰。” 陈毅 《中岳庙》诗:“巍巍 中岳庙 ,少小即知名。今日亲观览,荒凉满目陈。”
(2).指儿科。《新唐书·百官志三》:“﹝医博士﹞掌教授诸生以《本草》、《甲乙》、《脉经》,分而为业:一曰体疗,二曰疮肿,三曰少小。” ——《漢語大詞典》
(2).指儿科。《新唐书·百官志三》:“﹝医博士﹞掌教授诸生以《本草》、《甲乙》、《脉经》,分而为业:一曰体疗,二曰疮肿,三曰少小。” ——《漢語大詞典》
顽童(頑童)wán tóng
(1).愚钝无知的人。《书·伊训》:“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国语·郑语》:“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 韦昭 注:“顽童,童昏,固,陋也。谓皆昧暗穷陋,不识德义。” 汉 王符 《潜夫论·德化》:“近顽童而远贤才,亲諂諛而疏正直。”
(2).愚妄、顽皮的孩童。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三:“ 蔡攸 者,垂髫一顽童耳, 京 ( 蔡京 )遣 攸 日与陛下游从嬉戏,必无 文 武 尧 舜 之道,啟沃陛下。” 元 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成家庆,顽童前引,稚子随行。”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蹂躏》:“一条本来很冷落的胡同,这时变成一个刚被顽童所捣毁的蜂巢。”
(3).指娈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九郎》:“闻抚公溺声歌而比顽童,此皆九兄所长也。” ——《漢語大詞典》
(2).愚妄、顽皮的孩童。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三:“ 蔡攸 者,垂髫一顽童耳, 京 ( 蔡京 )遣 攸 日与陛下游从嬉戏,必无 文 武 尧 舜 之道,啟沃陛下。” 元 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成家庆,顽童前引,稚子随行。”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蹂躏》:“一条本来很冷落的胡同,这时变成一个刚被顽童所捣毁的蜂巢。”
(3).指娈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九郎》:“闻抚公溺声歌而比顽童,此皆九兄所长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