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何当采嶙峋,装载盈归舫。

吕兆麒清代〕《下寺峡中见山石奇古辄赋

昔年客京华,居宇宅平旷。遥遥见山色,心喜神亦畅。

幽讨叹未能,怀抱常怏怏。分符赴西蜀,自喜惬所尚。

岭度秦凤高,意已小芒砀。邛崃近见经,岷峨纷在望。

剑门天下险,群岫森叠嶂。宦迹留三年,目不迷背向。

开轩画新就,日日对屏障。奇姿晴愈出,秀色默相饷。

颇谓山止此,杰特无与抗。昨过下寺峡,到眼惊新创。

切云郁岧峣,肖物工趺宕。或深如堂庑,或焘如帷帐。

或陈如樽俎,或覆如瓶盎。蹲或如虎豹,列或如兵杖。

坚或如铸铁,密或如联纩。轮囷谢推挽,瘦削空依傍。

怪怪与奇奇,变幻不可状。黄沙接马鹿,双峡浮春涨。

气土露崚嶒,传说语疑妄。英灵毓瑰器,富媪发新藏。

神斤运刻斲,天巧呈花样。对此玲珑影,惊倒般尔匠。

何当采嶙峋,装载盈归舫。位置小园中,聊佐诗人唱。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何当嶙峋装载

何当(何當)hé dāng
(1).犹何日,何时。《玉台新咏·古绝句一》:“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 唐 李商隐 《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 郁达夫 《奉怀》诗:“何当剪烛 江 南墅,重试清谈到夜分。”
(2).犹何妨;何如。 唐 武元衡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诗:“闻説 唐生 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 宋 苏轼 《龟山辩才师》诗:“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供井磑。”
(3).犹安得,怎能。 唐 岑参 《阻戎泸间群盗》诗:“帝乡北近日, 瀘口 南连蛮。何当遇 长房 ,缩地到京关。” 宋 王安石 《次韵答陈正叔》之二:“何当水石他年住,更把韦编静处开。” 清 钱谦益 《玉堂双燕行送刘晋卿赵景之两太史谪官》诗:“何当鸣梧比丹凤,且愿衔花效黄雀。”
(4).犹何况。 唐 王昌龄 《江上闻笛》诗:“不知谁家子,復奏 邯郸 音,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羸马望北走,迁人悲 越 吟。何当边草白,旌节 陇 城阴。” 宋 苏轼 《无题》诗:“年光与时景,顷刻互衰变。何当血肉身,安得常强健!” 明 陈所闻 《金落索·闺怨》套曲:“ 姮娥 尚悔偷灵药,风雨何当忆故人?”
(5).犹合当,应当。 唐 杜甫 《画鹰》诗:“絛鏇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宋 王安石 《送潘景纯》诗:“明时正欲精蒐选,荣路何当力荐延。”京剧《雁门关》第一场:“决胜千里辨输赢,单注着 黄巢 今日何当败。”
(6).犹何尝。 晋 傅玄 《秦女休行》:“百男何当益,不如一女良。”  ——《漢語大詞典》
采 ( 埰 採 ) cǎi/cài《國語辭典》

采 [ cǎi ]

  1. 摘取。《詩經·周南·關雎》:「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宋·陸游〈春晚即事〉詩四首之四:「老農愛犢行泥緩,幼婦憂蠶采葉忙。」
  2. 擇取。《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
  3. 蒐集。《漢書·卷三○·藝文志》:「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唐·柳宗元〈永州鐵爐步志〉:「予以為古有太史,觀民風,采民言。若 是者,則有得矣。」
  4. 掘取。漢·桓寬《鹽鐵論·復古》:「往者豪強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鐵石鼓鑄煮鹽。」
  1. 有顏色的帛。《漢書·卷九一·貨殖傳》:「文采千匹。」唐·顏師古·注:「帛之有色者曰采。」
  2. 色彩。《禮記·月令》:「命婦官染采。」
  3. 神色。如:「神采」、「興高采烈」。《漢書·卷六八·霍光傳》:「初輔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儒林外史·第八回》:「前晤尊公大人,幸瞻丰采。」
  4. 文彩。《楚辭·屈原·九章·懷沙》:「文質疏內兮,眾不知余之異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繁采寡情,味之必厭。」

采 [ cài ]

  1. 參見「采地 」條。
嶙峋 lín xún
(1).形容沟壑、山崖、建筑物等重迭幽深。 唐 韩愈 《送惠师》诗:“遂登 天台 望,众壑皆嶙峋。”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登 始信 之峰,峰忽中断,两壁崭然,相去可寻丈,下视嶙峋千仞。”
(2).形容山峰、岩石、建筑物等突兀高耸。 宋 李纲 《登钟山谒宝公塔》诗:“我登 钟山 顶,白塔高嶙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坞口石峯东峙,嶙峋飞舞。”
(3).形容人体瘦削露骨。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病入膏肓岂易甦,嶙峋虎骨起长吁。”
(4).形容气节高尚;气概不凡。 明 无名氏 《四贤记·解绶》:“[净]狂夫气概鬱嶙峋,[丑小生]括目相看转怒嗔。”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太史敦尚风义,气节嶙峋。” 郭沫若 《芍药与其它·银杏》:“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洒脱呀,恐怕自有佛法以来,再也不曾产生过象你这样的高僧。”  ——《漢語大詞典》
装载(裝載)zhuāng zài
谓用运输工具装人或物。《诗·小雅·出车》“召彼僕夫,谓之载矣” 汉 郑玄 笺:“王命召己,己即召御夫,使装载物而往。”《三国志·吴志·孙綝传》:“﹝ 孙休 ﹞尽敕所督中营精兵万餘人,皆令装载,所取武库兵器,咸令给与。”《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又过几日, 陈大郎 僱下船隻,装载粮食完备,又来与妇人作别。”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  ——《漢語大詞典》
盈 yíng《國語辭典》

盈 [ yíng ]

  1. 充满。汉·王充《论衡·论死》:「以囊橐盈粟米,米在囊中。」《金史·卷一一六·徒单兀典传》:「随军妇女弃掷幼稚,哀号盈路。」
  2. 足、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宋·王安石〈上田正言书〉二首之二:「使天下举首戴且者,盈其愿而退,则后世之书,可胜传哉?」
  3. 增加。《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土圭测景,不缩不盈。」
  1. 过多。《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致求盈余,但自苦耳。」通「赢」。
  2. 骄傲、自满。《易经·谦卦·彖曰》:「人道恶盈而好谦。」《抱朴子·外篇·安贫》:「夫藏多者亡厚,好谦者忌盈。」
  3. 丰富、饱满。《文选·宋玉·神女赋》:「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西游记·第四○回》:「霜凋红叶林林瘦,雨熟黄粱处处盈。」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舫 fǎng《國語辭典》

舫 [ fǎng ]

  1. 并连的两船。《尔雅·释言》:「舫,舟也。」晋·郭璞·注:「并两船。」《太平御览·卷七七○·舟部·舸》:「遂解舫为单舸,一日一夜行五六百里,遂得免。」
  2. 船的通称。如:「游舫」、「画舫」。唐·韦应物〈夕次盱眙县〉诗:「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