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何特达,朦目共周旋。
国学崇儒代,人材绝妙年。风云千里骏,日月九重天。
翰苑司抡选,中书属次铨。光荣毛义檄,奋发祖生鞭。
学广儒官制,书传子弟员。宦情依冷掾,官舍拥寒毡。
筮仕无踰此,如君更颖然。永嘉今永郡,多艺夙多贤。
咨访兼留意,英髦孰接肩。旧家疑寂寞,遗业想流传。
会看声华盛,应知德业全。高情何特达,朦目共周旋。
春著花间屐,秋乘柳下船。篇章微点染,山水自清妍。
荐豆登霜柚,充厨载海鲜。洞箫吹月下,玉树立风前。
已作鱼龙变,何嫌雨露偏。群公争荐进,拭目著腾骞。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高情 gāo qíng
(1).高隐超然物外之情。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释域中之常恋,畅超然之高情。” 唐 方干 《许员外新阳别业》诗:“莫恣高情求逸思,须防急詔用长材。” 宋 梅尧臣 《过山阳水陆院智洪上人房》诗:“遗墨悲 苏 倩,高情想遁 林 。” 朱东润 校:“遁 林 ,诸本皆作‘遁’。 冒广生 校作‘道’。”按, 道林 , 支道林 , 晋 时高僧。 明 李东阳 《不寐》诗:“闭门索古义,著书见高情。着鞭让 祖生 ,割席效 管寧 。从此毕餘生,垂休俟千龄。”
(2).高尚的情怀;高雅的情致。 唐 杨炯 《为薛令祭刘少监文》:“良辰美景,必躬於乐事;茂林脩竹,每协於高情。” 宋 曾巩 《东轩小饮呈坐中》诗:“高情坐使鄙吝去,病体顿觉神明还。” 鲁迅 《准风月谈·谈蝙蝠》:“西洋人可就没有这么高情雅量,他们不喜欢蝙蝠。”
(3).敬词。深厚的情意。《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既承老丈与令甥如此高情,小生岂敢不受人提挈!” 清 陆陇其 《答曹微之进士书》:“容徐徐亲麈,乞为叱谢高情,缕缕感愧,率復不尽。” ——《漢語大詞典》
(2).高尚的情怀;高雅的情致。 唐 杨炯 《为薛令祭刘少监文》:“良辰美景,必躬於乐事;茂林脩竹,每协於高情。” 宋 曾巩 《东轩小饮呈坐中》诗:“高情坐使鄙吝去,病体顿觉神明还。” 鲁迅 《准风月谈·谈蝙蝠》:“西洋人可就没有这么高情雅量,他们不喜欢蝙蝠。”
(3).敬词。深厚的情意。《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既承老丈与令甥如此高情,小生岂敢不受人提挈!” 清 陆陇其 《答曹微之进士书》:“容徐徐亲麈,乞为叱谢高情,缕缕感愧,率復不尽。” ——《漢語大詞典》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代-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特达(特達)tè dá
(1).原谓行聘时惟圭、璋能独行通达,不加馀币。后亦谓自达、自荐。《礼记·聘义》:“圭璋特达,德也。” 孔颖达 疏:“聘享之礼,有圭、璋、璧、琮。璧、琮则有束帛加之乃得达;圭、璋则不用束帛,故云特达。”《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咨,夫特达而相知者,千载之一遇也;招贤而处友者,众士之常路也。” 吕向 注:“特,独也。” 晋 郭璞 《游仙》诗:“珪璋虽特达,明月难闇投。” 唐 丘光庭 《兼明书》卷四:“珪璋德重,可以独行,故曰特达。”
(2).特出,突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此子珪璋特达,机警有锋。” 唐 任华 《杂言寄杜拾遗》诗:“英才特达承天睠,公卿谁不相钦羡。”《旧唐书·李德裕传》:“ 德裕 以器业自负,特达不羣。”
(3).至为明达;极其通达。《晋书·江统传》:“殿下天授逸才,聪鉴特达。” 唐 白居易 《论考试进士事宜状》:“儻陛下垂仁察之心,降特达之命,明示瑕病,以表无私。” 宋 苏轼 《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之二:“明智特达,洞照情伪。”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三百年中,虽有一二聪明特达之人,要皆为吾教化所陶熔。”
(4).特殊知遇。 唐 刘商 《送庐州贾使君拜命》诗:“特达恩难报,升沉路易分。” 宋 罗烨 《酬翁谈录·崔木因妓得家室》:“昨日荷特达,使妾罚不及身,君之惠也。”《东周列国志》第六六回:“臣受主公特达之知,无以为报。” 清 唐孙华 《蒙恩召乾清宫西暖阁》诗:“狗监无媒逢特达, 兔园 有册笑空虚。”
(5).腾达,显达。《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家寒窘迫,缺乏盘费,不能特达,以此流落穷途。” ——《漢語大詞典》
(2).特出,突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此子珪璋特达,机警有锋。” 唐 任华 《杂言寄杜拾遗》诗:“英才特达承天睠,公卿谁不相钦羡。”《旧唐书·李德裕传》:“ 德裕 以器业自负,特达不羣。”
(3).至为明达;极其通达。《晋书·江统传》:“殿下天授逸才,聪鉴特达。” 唐 白居易 《论考试进士事宜状》:“儻陛下垂仁察之心,降特达之命,明示瑕病,以表无私。” 宋 苏轼 《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之二:“明智特达,洞照情伪。”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三百年中,虽有一二聪明特达之人,要皆为吾教化所陶熔。”
(4).特殊知遇。 唐 刘商 《送庐州贾使君拜命》诗:“特达恩难报,升沉路易分。” 宋 罗烨 《酬翁谈录·崔木因妓得家室》:“昨日荷特达,使妾罚不及身,君之惠也。”《东周列国志》第六六回:“臣受主公特达之知,无以为报。” 清 唐孙华 《蒙恩召乾清宫西暖阁》诗:“狗监无媒逢特达, 兔园 有册笑空虚。”
(5).腾达,显达。《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家寒窘迫,缺乏盘费,不能特达,以此流落穷途。” ——《漢語大詞典》
朦 méng《國語辭典》
朦 [ méng ]
- 参见「朦胧 」条。
目 mù《國語辭典》
目 [ mù ]
名- 眼睛。如:「耳聪目明」、「鱼目混珠」、「赏心悦目」、「眉清目秀」。《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条款、细则。如:「项目」、「条目」、「细目」。《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曰:『请问其目。』」
- 列在书本前供方便查寻的条文。如:「书目」、「篇目」、「目次」、「四库全书总目」。
- 名称、标题。如:「品目」、「名目」、「题目」。
- 首领。如:「头目」。
- 生物学中分类的阶层名称。如:「界、门、纲、目、科、属、种。」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称呼。《谷梁传·隐公元年》:「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
共 gòng/gōng《國語辭典》
共 [ gòng ]
副- 一起、一同。如:「共鸣」、「共存」、「和平共处」。《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
- 合、总计。如:「共计」、「篮子里共有十颗苹果。」
- 分享、合用。《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 相同的。如:「共识」、「共相」。
- 跟、和。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姻缘簿全凭我共你,谁不待拣个称意的?」
共 [ gǒng ]
动- 双手抱拳。《荀子·赋》:「圣人共手,时几将矣。」通「拱」。
- 环绕、护卫。《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通「拱」。
共 [ gōng ]
动- 供给。《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供」。
- 恭敬。《左传·文公十八年》:「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通「恭」。
- 姓。如黄帝时有共鼓。
周旋(週旋)zhōu xuán
亦作“ 周还 ”。
(1).运转。《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僨兴,外彊中乾,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国语·越语下》:“必顺天道,周旋无究。”《汉书·天文志》:“荧惑出则有大兵,入则兵散。周还止息,乃为其死丧。”
(2).谓辗转相追逐。《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 杜预 注:“周旋,相追逐也。” 宋 苏轼 《和子由苦寒见寄》:“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 杨朔 《火并》:“如果能有五百个武装的队员,他们便可以建立抗日政权,不怕城里那一班绅士反对,也可以进一步和敌人周旋了。”
(3).古代行礼时进退揖让的动作。《礼记·乐记》:“升降上下,周还裼袭,礼之文也。” 陆德明 释文:“还,音旋。” 孔颖达 疏:“周谓行礼周曲迴旋也。”《孟子·尽心下》:“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
(4).引申为交往;交际应酬。 三国 魏 曹操 《与荀彧追伤郭嘉书》:“ 郭奉孝 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险阻艰难,皆共罹之。”《朱子语类》卷一三六:“ 王导 为相,只周旋人过一生。尝有座客二十餘人,逐一称赞。”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余自 嘉靖 丁巳、戊午间为青臬,前后所周还三抚臺, 刘公 来 、 傅公 颐 、 丁公 以忠 ,皆知己。” 老舍 《四世同堂》三七:“叹完了气,他还得有说有笑的和友人们周旋。”
(5).环绕;盘曲。《列子·汤问》:“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众议咸以 丹阳 地势险阻,与 吴郡 、 会稽 、 新都 、 鄱阳 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二折:“山环水绕 天台洞 ,势周旋,形曲折。”
(6).盘桓;展转;反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周旋祠宇,庭序荒芜。” 宋 苏轼 《渔樵闲话录》下篇:“周旋宛转,思之不得。” 清 周亮工 《朱静一诗序》:“﹝近人之诗若文﹞骤观之,非不洋洋焉煜煜焉,周旋观之,嚼蜡矣。”
(7).照顾;周济。《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每登城勒兵,望主人之旗鼓,感故友之周旋。”《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当朝 裴晋公 每怀惻隐,极肯周旋落难之人。” 苏曼殊 《与刘三书》:“ 曼 前离 芜 时,已囊空若洗,幸朋友周旋,不致悲穷途也。”
(8).美好;漂亮。《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毁谤阿罗嘆(汉)果业,致令人貌不周旋。” 蒋礼鸿 通释:“﹝周旋﹞是漂亮、好看的意思。”
(1).交际;应酬。 清 戴名世 《赠蒋玉度还毘陵序》:“习剽窃之文,工侧媚之貌,奔走形势之途,週旋僕隶之际,以低首柔声乞哀於公卿之门。”
(2).周全;照顾。《恨海》第八回:“年伯如此週旋,真是粉身难报。” ——《漢語大詞典》
(1).运转。《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僨兴,外彊中乾,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国语·越语下》:“必顺天道,周旋无究。”《汉书·天文志》:“荧惑出则有大兵,入则兵散。周还止息,乃为其死丧。”
(2).谓辗转相追逐。《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 杜预 注:“周旋,相追逐也。” 宋 苏轼 《和子由苦寒见寄》:“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 杨朔 《火并》:“如果能有五百个武装的队员,他们便可以建立抗日政权,不怕城里那一班绅士反对,也可以进一步和敌人周旋了。”
(3).古代行礼时进退揖让的动作。《礼记·乐记》:“升降上下,周还裼袭,礼之文也。” 陆德明 释文:“还,音旋。” 孔颖达 疏:“周谓行礼周曲迴旋也。”《孟子·尽心下》:“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
(4).引申为交往;交际应酬。 三国 魏 曹操 《与荀彧追伤郭嘉书》:“ 郭奉孝 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险阻艰难,皆共罹之。”《朱子语类》卷一三六:“ 王导 为相,只周旋人过一生。尝有座客二十餘人,逐一称赞。”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余自 嘉靖 丁巳、戊午间为青臬,前后所周还三抚臺, 刘公 来 、 傅公 颐 、 丁公 以忠 ,皆知己。” 老舍 《四世同堂》三七:“叹完了气,他还得有说有笑的和友人们周旋。”
(5).环绕;盘曲。《列子·汤问》:“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众议咸以 丹阳 地势险阻,与 吴郡 、 会稽 、 新都 、 鄱阳 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二折:“山环水绕 天台洞 ,势周旋,形曲折。”
(6).盘桓;展转;反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周旋祠宇,庭序荒芜。” 宋 苏轼 《渔樵闲话录》下篇:“周旋宛转,思之不得。” 清 周亮工 《朱静一诗序》:“﹝近人之诗若文﹞骤观之,非不洋洋焉煜煜焉,周旋观之,嚼蜡矣。”
(7).照顾;周济。《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每登城勒兵,望主人之旗鼓,感故友之周旋。”《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当朝 裴晋公 每怀惻隐,极肯周旋落难之人。” 苏曼殊 《与刘三书》:“ 曼 前离 芜 时,已囊空若洗,幸朋友周旋,不致悲穷途也。”
(8).美好;漂亮。《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毁谤阿罗嘆(汉)果业,致令人貌不周旋。” 蒋礼鸿 通释:“﹝周旋﹞是漂亮、好看的意思。”
(1).交际;应酬。 清 戴名世 《赠蒋玉度还毘陵序》:“习剽窃之文,工侧媚之貌,奔走形势之途,週旋僕隶之际,以低首柔声乞哀於公卿之门。”
(2).周全;照顾。《恨海》第八回:“年伯如此週旋,真是粉身难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