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终始莽如梦,变化暗若漆。

胡寅宋代〕《题关云长庙

西方有幻师,以利行幻术。
利他乃甘言,自利则其实。
曾微证形象,雇喜论恍惚。
可怜亿兆人,明智百无一。
泯然俱受绐,宁以鬼自怵。
疑怖既迫心,祈祷便屈膝。
千载浮屠氏,个个提一律。
云长忠烈士,蜀汉凛三杰。
许身初择义,遇主益秉节。
一受先主知,不为曹公屈。
最后围樊城,许南已无拂。
智略孙吴俦,议徙股胆栗。
惜哉片言戾,壮志遂纡郁。
至今想英风,使我竦毛骨。
庙祀礼则宜,为国有典秩。
而彼天台僧,相此山水窟。
欲缮庐而处,假灵宣鬼物。
章乡城近止,将军此焉没。
斯人兼畏仰,吾计行可必。
唱云暴悍魂,岩壑擅营室。
从吾爱净戒,父子归命佛。
初犹未赫烜,灵响沉寂谧。
奈何无尽翁,作记极词笔。
一毛成万钧,财施日盈溢。
精蓝敞千柱,城旦汹溟渤。
捐身养惰游,小智之所弗。
而况正直神,肯徇智颛汩。
永怀王迹熄,异说竞蠭出。
圣言甚微眇,学士迷祖述。
佛徒窍其柄,高坐弄拳拂。
翕张性命说,自谓了生灭。
孤标类清远,阴趣尽攘夺。
凡民何足算,吾党是可妒。
终始莽如梦,变化暗若漆。
矧希有漏因,便怛无常猝。
推波而助澜,司寇莫能诘。
岂惟兹一庙,淫祀如发密。
谁将驱缁褐,南亩畀巾帻。
幽明无俶扰,典祀不相昵。
坐令宇宙间,礼乐兴炳蔚。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终始变化

终始(終始)zhōng shǐ
(1).从开头到结局;事物发生演变的全过程。《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然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免役之法》:“ 荆公 尝曰:‘吾行新法,终始以为不可者, 司马光 也,终始以为可行者, 曾布 也,其餘皆出入之徒也。’” 清 纳兰性德 《题竹炉新咏卷》诗:“相约过君同展看,淡交终始似山泉。”
(2).引申为有始有终。 唐 贺兰进明 《行路难》诗之五:“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以升沉中路分。” 唐 李咸用 《论交》诗:“易得笑言友,难逢终始人。”《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本意息肩之后,徐图报答。不意事无终始,然每怀盛情,悒悒未忘。”
(3).周而复始。《史记·孝文本纪》:“ 鲁 人 公孙臣 上书陈终始传五德事,言方今土德时,土德应黄龙见,当改正朔服色制度。” 司马贞 索隐:“五行之德,帝王相承传易,终而復始,故云‘终始传五德之事’。” 唐 韩愈 《进士策问二》:“ 夏 之政尚忠, 殷 之政尚敬,而 周 之政尚文,是三者,相循环终始,若五行之与四时焉。”  ——《漢語大詞典》
莽 mǎng《國語辭典》

莽 [ mǎng ]

  1. 植物名。八角茴香科莽草属,常绿灌木。叶椭圆形,有香气,叶面有细微小点。花瓣细长,黄白色。种子褐色、平滑,有剧毒,误食能致死。
  2. 丛生的草地。《文选·宋玉·风赋》:「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聊斋志异·卷一·贾儿》:「儿薄暮潜入何氏园,伏莽中,将以探狐所在。」
  1. 粗率、冒失的。如:「莽夫」、「莽汉」、「鲁莽」。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1.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2.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3.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4.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5.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1.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1.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2.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梦 ( 夢 ) mèng
梦 [ mèng ]
  1. 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
  2. 做梦:~见。
  3. 比喻幻想或愿望:~想。
变化(變化)biàn huà
(1).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易·乾》:“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孔颖达 疏:“变,谓后来改前;以渐移改,谓之变也。化,谓一有一无;忽然而改,谓之为化。” 汉 贾谊 《鵩鸟赋》:“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 宋 戴复古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与李贾严羽共观前辈》诗之四:“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 艾青 《帐篷》诗:“任凭风吹雨打,我们爱自己的家,它是这样锐敏,反映祖国的变化。”
(2).佛教语。谓转换旧形,无而忽有。《坛经·忏悔品》:“一念思量,名为变化。”  ——《漢語大詞典》
暗 àn《國語辭典》

暗 [ àn ]

  1. 不明亮的、光线不足的、黑夜的。如:「暗房」、「阴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简文在暗室中坐,召宣武。」宋·姜夔〈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词:「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
  2. 幽深、阴翳。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 昏昧、不明事理。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通「暗」。
  4. 不让人知道的、不公开的。如:「暗号」、「明人不做暗事。」
  5. 无光泽的。宋·苏轼〈浣溪沙·菊暗荷枯一夜霜〉词:「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
  1. 默不作声的、隐密的。如:「暗杀」、「暗示」、「暗渡陈仓」。唐·韩偓〈无题〉诗:「明言终未实,暗祝始应真。」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三出》:「宠固君心,暗中包藏计狡。」
  1. 不光明。如:「弃暗投明」。
  2. 姓。如元代有暗伯。
  1. 光线变得不明亮。如:「天色已渐渐暗了。」
若 ruò/rě《國語辭典》

若 [ ruò ]

  1. 一种香草。《楚辞·屈原·九章·惜往日》:「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唐·陆龟蒙〈美人〉诗:「犹欲悟君心,朝朝佩兰若。」
  2. 姓。如汉代有若章。
  1. 顺从。《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
  2. 及、比得上。《国语·晋语五》:「病未若死,祗以解志。」《论语·学而》:「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3. 奈。《左传·僖公十五年》:「寇深矣,若之何?」
  1. 如果、假如,表示假设。《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
  2. 至于,表示另提一件事。《孟子·梁惠王上》:「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荀子·劝学》:「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3. 或、或者,表示选择。《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红楼梦·第七四回》:「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
  1. 乃、才。《国语·周语中》:「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2. 似、好像。如:「欣喜若狂」、「旁若无人」。《左传·定公四年》:「若闻蔡将先卫,信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九·禽部·杜鹃》:「其鸣若曰:『不如归去。』」
  1. 你、你的。《庄子·齐物论》:「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 如此、这样。《书经·大诰》:「尔知宁王若勤哉?」唐·白居易〈见敏中初到邠宁秋日登城楼诗诗中颇多乡思因以寄和〉诗:「望乡心若苦,不用数登楼。」

若 [ rě ]

  1. 参见「般若」、「兰若」等条。
漆 qī《國語辭典》

漆 [ qī ]

  1. 河川名。源出大陆地区陕西省同官县东北大神山,注入渭水。
  2. 植物名。参见「漆树 」条。
  3. 用漆树汁或其他树脂所制成的涂料。如:「油漆」、「水泥漆」。
  4. 姓。如元代有漆希范,明代有漆文昌。
  1. 用漆涂在器物上。《礼记·檀弓上》:「君即位而为椑,岁壹漆之,藏焉。」
  1. 黑色的。如:「漆黑」。《周礼·春官·巾车》:「漆车。」汉·郑玄·注:「漆车,黑车也。」

漆 [ qù ]

  1. 之语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