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耿耿思自效,
呜呼哀哉元帅公,百世一人不易逢。
堂堂天下想风采,心如铁石气如虹。
正色立朝不顾死,半生常在谪籍中。
真金百链愈不变,流水万折归必东。
落落奇才世莫识,欲知功草须疾风。
维时中原丁祸乱,尘氛涨天天蒙蒙。
众人畏缩公独奋,毅然来建中兴功。
雄图一定百废举,复见南阳起卧龙。
呜呼哀哉元帅公,翩然遗世何匆匆。
无乃天上亦乏才,故促我公还帝宫。
公还帝宫应有用,何忍坐视四海穷。
吁哉四海正困穷,兴仆植僵赖有公。
公虽居东都,天下日望公登庸。
公今既云亡,天下不知何时康。
正如济巨川,中流失舟航。
当今士夫岂无人,请问谁有公器业,
谁如公忠良。公虽不为相,
德望震要荒。公虽非世将,
威棱詟豺狼。伟哉奇节冠今古,
我试一二聊铺张。靖康元年冬,
敌和正披猖。庙堂惊失色,
愁睹赤白囊。公首慨然乞奉使,
欲以口作定扰攘。朝廷是时未知公,
公之蚤志不获偿。忧国耿耿思自效,
再乞守土河之旁。命下得磁州,
翌日径束装。下车未三日,
边骑已及疆。敌人闻之亟退舍,
匹马不敢临城隍。顷之得兵数十万,
康邸赖公王业昌。及公领留守,
北顾宽吾王。恩威两得所,
春雨兮秋霜。余刃曾不劳,
危弱成安强。奸雄悉胆落,
谁敢乱纪纲。呜呼哀哉公死矣,
民今有粟安得尝。狙诈乘我虚,
近复陷洛阳。洛阳去东都,
雉堞遥相望。不闻敢侵犯,
岂是军无粮。只畏我公霹雳手,
气慑不复思南翔。呜呼哀哉公死矣,
秋高马肥谁与防。天子久东狩,
去冬幸维扬。都人心恋主,
谓言何相忘。朝夕望回辇,
断肠还断肠。公独以死请,
再请意愈刚。呜呼哀哉公死矣,
万乘何当归大梁。咄咄食肉人,
尚踵蔡与王。奸谀蔽人主,
痛毒流万邦。人怨天且怒,
意气犹洋洋。所冀我公当轴日,
尽死此曹膏剑铓。呜呼哀哉公死矣,
始知国病在膏肓。我公我公经济才,
设施曾未竟所长。但留英声与后世,
永与日月争辉光。此死于公亦何憾,
顾我但为天下伤。我闻天下哭公者,
哀痛不起父母丧。父母生我而已耳,
岂能保我身无殃。邦人此时失所依,
波迸东下纷苍黄。我公我公不复见,
秋风在处生凄凉。百身傥可赎,
我愿先以微躯当。灵丹傥可活,
我愿万金购其方。彷徨愧无起公计,
安得长喙号穹苍。呜呼哀哉元帅公,
太平时节君不容。及至艰难君始用,
民之无禄天不容。呜呼哀哉元帅公,
古来有生皆有终。唯公存亡孙休戚,
千年万口长怨恫。嗟我草茅一贱士,
念此抑郁气拂胸。衔哀挥涕何有极,
愿以此诗铭鼎钟。
堂堂天下想风采,心如铁石气如虹。
正色立朝不顾死,半生常在谪籍中。
真金百链愈不变,流水万折归必东。
落落奇才世莫识,欲知功草须疾风。
维时中原丁祸乱,尘氛涨天天蒙蒙。
众人畏缩公独奋,毅然来建中兴功。
雄图一定百废举,复见南阳起卧龙。
呜呼哀哉元帅公,翩然遗世何匆匆。
无乃天上亦乏才,故促我公还帝宫。
公还帝宫应有用,何忍坐视四海穷。
吁哉四海正困穷,兴仆植僵赖有公。
公虽居东都,天下日望公登庸。
公今既云亡,天下不知何时康。
正如济巨川,中流失舟航。
当今士夫岂无人,请问谁有公器业,
谁如公忠良。公虽不为相,
德望震要荒。公虽非世将,
威棱詟豺狼。伟哉奇节冠今古,
我试一二聊铺张。靖康元年冬,
敌和正披猖。庙堂惊失色,
愁睹赤白囊。公首慨然乞奉使,
欲以口作定扰攘。朝廷是时未知公,
公之蚤志不获偿。忧国耿耿思自效,
再乞守土河之旁。命下得磁州,
翌日径束装。下车未三日,
边骑已及疆。敌人闻之亟退舍,
匹马不敢临城隍。顷之得兵数十万,
康邸赖公王业昌。及公领留守,
北顾宽吾王。恩威两得所,
春雨兮秋霜。余刃曾不劳,
危弱成安强。奸雄悉胆落,
谁敢乱纪纲。呜呼哀哉公死矣,
民今有粟安得尝。狙诈乘我虚,
近复陷洛阳。洛阳去东都,
雉堞遥相望。不闻敢侵犯,
岂是军无粮。只畏我公霹雳手,
气慑不复思南翔。呜呼哀哉公死矣,
秋高马肥谁与防。天子久东狩,
去冬幸维扬。都人心恋主,
谓言何相忘。朝夕望回辇,
断肠还断肠。公独以死请,
再请意愈刚。呜呼哀哉公死矣,
万乘何当归大梁。咄咄食肉人,
尚踵蔡与王。奸谀蔽人主,
痛毒流万邦。人怨天且怒,
意气犹洋洋。所冀我公当轴日,
尽死此曹膏剑铓。呜呼哀哉公死矣,
始知国病在膏肓。我公我公经济才,
设施曾未竟所长。但留英声与后世,
永与日月争辉光。此死于公亦何憾,
顾我但为天下伤。我闻天下哭公者,
哀痛不起父母丧。父母生我而已耳,
岂能保我身无殃。邦人此时失所依,
波迸东下纷苍黄。我公我公不复见,
秋风在处生凄凉。百身傥可赎,
我愿先以微躯当。灵丹傥可活,
我愿万金购其方。彷徨愧无起公计,
安得长喙号穹苍。呜呼哀哉元帅公,
太平时节君不容。及至艰难君始用,
民之无禄天不容。呜呼哀哉元帅公,
古来有生皆有终。唯公存亡孙休戚,
千年万口长怨恫。嗟我草茅一贱士,
念此抑郁气拂胸。衔哀挥涕何有极,
愿以此诗铭鼎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忧国(憂國)yōu guó
为国事而忧劳。《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朝廷无至忠忧国之臣,不惜伤损威重。” 清 钱谦益 《董应举授中大夫制》:“为国以得人为急,人臣以忧国为先。” ——《漢語大詞典》
耿耿 gěng gěng
(1).烦躁不安,心事重重。《诗·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楚辞·远游》:“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煢煢而至曙。” 洪兴祖 补注:“耿耿,不安也。” 三国 魏 曹丕 《乐府燕歌行》之二:“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 唐 李郢 《秦处士移家富春发樟亭怀寄》诗:“离别几宵魂耿耿,相思一座髮星星。” 清 唐孙华 《闻惠研谿明府讣》诗:“耿耿殁犹视,衔痛当何如?”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三:“我素不轻许愿,无端破了一回例,遗我以日夜耿耿的心。”
(2).诚信貌。 汉 刘向 《九叹·惜贤》:“进雄鳩之耿耿兮,谗介介而蔽之。” 清 顾炎武 《答次耕书》:“耿耿此心,终始不变!” 茅盾 《脱险杂记》二三:“﹝国民党保安队和正规军﹞有很大可能在敌人面前对游击队来一次‘围剿’,以表示他们对于‘皇军’的耿耿忠忱。”
(3).指一片忠心。 宋 文天祥 《正气歌》:“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明 高启 《沁园春·寄内兄周思谊》词:“莫厌栖栖,但存耿耿,得失区区何足哀。” 季新 《红楼梦新评》:“ 紫鹃 一生心神注於 黛玉 ,惟其於中有耿耿者存,故一语一默一动一止,其精专真挚之意,宛然如见。”
(4).明亮貌。《文选·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李善 注:“耿耿,光也。” 唐 韩愈 《利剑》诗:“利剑光耿耿,佩之使我无邪心。” 宋 苏轼 《梦与人论神仙道术》诗:“照夜一灯长耿耿,闭门千息自濛濛。” 明 方孝孺 《郑氏四子加冠祝辞》:“日之方升,其辉耿耿。愈进而崇,无物不炳。”《红楼梦》第四五回:“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5).显著;鲜明。 唐 戴叔伦 《哭朱放》诗:“人世空传名耿耿,泉臺杳隔路茫茫。” 宋 苏轼 《次韵答袁公济》:“归来读君诗,耿耿犹在目。”《明史·列女传三·石氏女》:“贼拥薪焚之,厥后所焚地,血痕耿耿,遇雨则燥,暘则湿。”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二:“﹝《谷音》三卷,皆 宋 末人诗。﹞知 弘正 以来,此书盖不一刻矣。集中诸人本末,各有耿耿不没者,宜有神物在在护持之也。”
(6).超凡之貌。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山甫》:“ 山甫 诗文激切,耿耿有奇气,多感时怀古之作。”《水浒传》第一回:“明眸皓齿,飘飘并不染尘埃;緑鬢朱颜;耿耿全然无俗态。”《再生缘》第二二回:“耿耿英姿无敌将,堂堂壮志少年郎。”
(7).上升貌。 南朝 梁 庾肩吾 《侍宴饯张孝总应令》诗:“层臺临迴涨,耿耿晴烟上。” 前蜀 贯休 《夜夜曲》:“孤烟耿耿征妇劳,更深扑落金错刀。”
(8).高远貌。 南朝 梁 何逊 《日夕望江山赠鱼司马》诗:“日夕望高城,耿耿青云外。” ——《漢語大詞典》
(2).诚信貌。 汉 刘向 《九叹·惜贤》:“进雄鳩之耿耿兮,谗介介而蔽之。” 清 顾炎武 《答次耕书》:“耿耿此心,终始不变!” 茅盾 《脱险杂记》二三:“﹝国民党保安队和正规军﹞有很大可能在敌人面前对游击队来一次‘围剿’,以表示他们对于‘皇军’的耿耿忠忱。”
(3).指一片忠心。 宋 文天祥 《正气歌》:“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明 高启 《沁园春·寄内兄周思谊》词:“莫厌栖栖,但存耿耿,得失区区何足哀。” 季新 《红楼梦新评》:“ 紫鹃 一生心神注於 黛玉 ,惟其於中有耿耿者存,故一语一默一动一止,其精专真挚之意,宛然如见。”
(4).明亮貌。《文选·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李善 注:“耿耿,光也。” 唐 韩愈 《利剑》诗:“利剑光耿耿,佩之使我无邪心。” 宋 苏轼 《梦与人论神仙道术》诗:“照夜一灯长耿耿,闭门千息自濛濛。” 明 方孝孺 《郑氏四子加冠祝辞》:“日之方升,其辉耿耿。愈进而崇,无物不炳。”《红楼梦》第四五回:“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5).显著;鲜明。 唐 戴叔伦 《哭朱放》诗:“人世空传名耿耿,泉臺杳隔路茫茫。” 宋 苏轼 《次韵答袁公济》:“归来读君诗,耿耿犹在目。”《明史·列女传三·石氏女》:“贼拥薪焚之,厥后所焚地,血痕耿耿,遇雨则燥,暘则湿。”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二:“﹝《谷音》三卷,皆 宋 末人诗。﹞知 弘正 以来,此书盖不一刻矣。集中诸人本末,各有耿耿不没者,宜有神物在在护持之也。”
(6).超凡之貌。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山甫》:“ 山甫 诗文激切,耿耿有奇气,多感时怀古之作。”《水浒传》第一回:“明眸皓齿,飘飘并不染尘埃;緑鬢朱颜;耿耿全然无俗态。”《再生缘》第二二回:“耿耿英姿无敌将,堂堂壮志少年郎。”
(7).上升貌。 南朝 梁 庾肩吾 《侍宴饯张孝总应令》诗:“层臺临迴涨,耿耿晴烟上。” 前蜀 贯休 《夜夜曲》:“孤烟耿耿征妇劳,更深扑落金错刀。”
(8).高远貌。 南朝 梁 何逊 《日夕望江山赠鱼司马》诗:“日夕望高城,耿耿青云外。” ——《漢語大詞典》
思 sī/sāi《國語辭典》
思 [ sī ]
动- 考虑。如:「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想念、怀念。如:「思亲」、「思家」。唐·李白〈静夜思〉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悲悼。《文选·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寔感物化。」
- 心绪、心情。如:「情思」、「愁思」。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 想法、意念。如:「心思」、「文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
- 姓。如明代有思志道。
- 用于句首,无义。《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 用于句中,无义。《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 用于句末,相当于「啊」。《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思 [ sāi ]
形- 䯱思:胡须多的样子。《集韵·平声·咍韵》:「䰄,䯱䰄,多须貌。或作思。」
思 [ sì ]
名- 之读音。
自效 zì xiào
亦作“ 自效 ”。 愿为别人或集团贡献自己的力量或生命。《汉书·苏武传》:“今将杀身自効,虽蒙斧鉞汤鑊,诚甘乐之。”《后汉书·马融传》:“ 融 知其将败,上疏乞自効。”《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孙权 遣使上书,以讨 关羽 自效。”《新唐书·郝廷玉传》:“由是人皆自効,而赴蹈驰突,心破胆裂。”《宋史·周渭梁鼎等传论》:“士抱一艺者,思奋励以功名自效,况其设施见於政事者乎?”《明史·岳正传》:“及为帝所拔擢,益感激思自効。”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