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夫子有直气,声名重如山。

吴芾宋代〕《和陈天予卜居二首

夫子有直气,声名重如山。
上书遭放逐,去国知几年。
伤弓念投林,失水思潜渊。
但期归里社,问舍仍求田。
迨兹是卜筑,占胜郊野间。
梅竹映左右,溪山绕后前。
且欣轮奂美,碧瓦生青烟。
莫叹经营苦,绿鬓成华颠。
君虽欲退处,天岂容久闲。
会起佐明主,四海俱晏然。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夫子直气声名如山

夫子 fū zǐ
(1).古代对男子的敬称。《书·牧誓》:“夫子勗哉!不愆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 孔 传:“夫子谓将士。”《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是时 梁孝王 来朝,从游説之士 齐 人 邹阳 、 淮阴 枚乘 、 吴 严忌夫子 之徒, 相如 见而説之。” 颜师古 注:“ 严忌 本姓 庄 ,当时尊尚,号曰夫子。” 唐 李朝威 《柳毅传》:“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 清 魏源 《雪阻舟中侍家大人有作》诗:“夫子秉洁贞,宦游同 靖节 。”
(2). 孔 门尊称 孔子 为夫子,后因以特指 孔子 。《论语·学而》:“ 子禽 问於 子贡 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唐 韩愈 《重答张籍书》:“自 文王 没, 武王 、 周公 、 成 、 康 相与守之,礼乐皆在,及乎夫子未久也,自夫子而及乎 孟子 未久也。” 清 褚人穫 《坚瓠首集·释老侮孔子图》:“ 宋理宗 朝,巨璫有侮吾夫子者。”
(3).后世亦沿称老师为夫子。《周书·斛斯徵传》:“ 宣帝 时为 鲁公 ,与诸皇子等咸服青衿,行束脩之礼,受业於 徵 ,仍并呼 徵 为夫子。”
(4). 明 代亦用为门生对座主的尊称。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京师﹞门生称座主,亦不过曰老先生而已。至 分宜 ( 严嵩 )当国,而諛者称老﹝师﹞,其厚之甚者称夫子。”
(5).对学者的称呼。如 宋 理学家 朱熹 ,人称 朱夫子 。后亦以称读古书而思想陈旧的人。含讥讽意。
(6).称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清 秋瑾 《敬告姊妹们》:“诸姊妹必説:‘我们女子不能自己挣钱,又没有本事,一生荣辱,皆要靠之夫子,任受诸般苦恼,也就无可奈何!’”
(7).伕子。旧指挑夫,脚夫等。《水浒传》第十六回:“ 杨志 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係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 郭沫若 《北伐途次》六:“店主人另外开了一桌饭出去招呼两位轿夫的时候,那两位胆怯的夫子已经逃得来没有踪影了。”  ——《漢語大詞典》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1.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2.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3.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1.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1.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1.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1.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1.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直气(直氣)zhí qì
正气。 唐 杜甫 《别李义》诗:“先朝纳諫諍,直气横乾坤。” 宋 文天祥 《发高邮》诗:“不能裂肝脑,直气摩斗牛。”《水浒传》第七三回:“留得 李逵 双斧在,世间直气尚能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 献县史 某,佚其名,为人不拘小节,而落落有直气。”  ——《漢語大詞典》
声名(聲名)shēng míng
(1).名声。《礼记·祭统》:“铭者,论譔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勋劳、庆赏、声名,列於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 唐 杜甫 《奉赠王中允维》诗:“ 中允 声名久,如今契阔深。”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三折:“你虽有万贯财,争如俺七步才,两件儿那一件声名大?”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七:“她本想早给 小芹 找个婆家推出门去,可是因为自己声名不正,差不多都不愿意跟她结亲。”
(2).声教和名教。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文物以纪之,声名以发之,斯实不世之隆恩,寧曰循常之恆礼。” 明 杨慎 《楚雄府定远县新建儒学记》:“ 皇明 文治之遥,声名之盛,使 仲尼 之道与王化远邇,多士生斯时斯地,亦厚幸矣。”  ——《漢語大詞典》
重 zhòng/chóng《國語辭典》

重 [ zhòng ]

  1. 物体或人体的分量。如:「物重」、「体重」。
  1. 物体的分量大。与「轻」相对。如:「这块石头比那块木头重。」
  2. 浓、厚。如:「口味重」、「颜色重」。《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凡食无彊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
  3. 严峻的。如:「重刑」、「重罚」。
  4. 要紧的。如:「库房重地」。
  5. 剧烈的。如:「重病」。
  6. 价值高的。如:「重酬」、「重器」。
  1. 比……为重。《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 尊敬。如:「尊重」、「敬重」。
  3. 偏好。如:「重色轻友」。
  4. 增加。《吕氏春秋·季夏纪·制乐》:「今故兴事动众以增国城,是重吾罪也。」《汉书·卷四·文帝纪》:「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嬗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
  1. 谨慎。如:「安土重迁」。《荀子·议兵》:「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2. 每每、屡次。《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唐·白居易〈渭村雨归〉诗:「复兹夕阴起,野色重萧条。」

重 [ chóng ]

  1. 量词。计算相叠、累积物的单位。如:「九重天」、「千重山」、「万重山」。
  1. 添加、复叠。《荀子·富国》:「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文选·张衡·东京赋》:「于时蒸民,罔敢或贰。其取威也重矣。我世祖念之。」
  1. 再、另。如:「重来」、「重游故地」、「重修旧好」。
如山
刘伯颜大驾还宫诗肃肃锦衣人似海亭亭黄屋象如山  ——《分类字锦》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