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一望兴无尽,十里开红莲。

吴芾宋代〕《叶性之有诗纪十五夜之集因用来韵

人生重行乐,乐事古难全。
有如天边月,多阙还少圆。
又如牛女星,会合动经年。
今夕群贤集,定知非偶然。
顾我老多病,要路懒著鞭。
年年上章疏,只丐早归田。
赖天怜此意,得遂性所便。
归来小西湖,湖水清且涟。
吾庐在其上,可濯仍可沿。
一望兴无尽,十里开红莲。
风前波渺渺,雨后竹娟娟。
到此百念灭,已是卜终焉。
但恨乏胜侣,使我心悬悬。
今得与公辈,共上泛湖船。
载月娱清夜,同醉壶中天。
虽我管弦奏,虽无罗绮筵。
看此水与月,自足中圣贤。
况复座上客,尽如珠玉联。
其间有老匠,自旧称诗仙。
饮散出佳句,为我写由拳。
纪此一时胜,付与山水传。
合当风月夕,更结一笑缘。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一望无尽十里红莲

一望 yī wàng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诗:“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捨。”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蓼岸风多橘柚香, 江 边一望 楚 天长。”《西游记》第三六回:“佇立草坡,一望并无客旅。”《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墙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
(2).指目力所及的距离。亦泛指较近的距离。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一折:“则见贝闕蓬壶一望中。”《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为紧要。”《西游记》第九三回:“我这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卫国 。”  ——《漢語大詞典》
兴 ( 興 ) xīng/xìng
兴 [ xīng ]
  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时~。新~。
  5. 准许:不~胡闹。
  6. 或许:~许。
  7. 姓。
兴 [ xìng ]
◎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无尽(無盡)wú jìn
    (1).没有穷尽;没有止境。《列子·汤问》:“然无极之外,復无无极,无尽之中,復无无尽……朕以是知其无极无尽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杨素梅 ﹞着实懊悔无尽。”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名迹》:“余尝於初冬过 富春 ,青山白云,碧江红树,深秀之景,閒远之致,延绵无尽。” 许地山 《危巢坠简·春桃》:“无量的尘土,无尽的道路,涌着这沈闷的妇人。”
    (2).佛教语。指无为法或无相。《维摩经·菩萨行品》:“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参见“ 无为法 ”、“ 无相 ”。
    (3).佛教语。谓没有边际、界限。 宋 苏轼 《上元日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诗:“不把瑠璃闲照佛,始知无尽本无灯。”参见“ 无尽灯 ”、“ 无尽藏 ”。  ——《漢語大詞典》
    十里
    南北朝 王训 应令咏舞诗 笑态千金动,衣香十里传。
    唐 杜甫 课伐木 青冥曾巅后,十里斩阴木。
    唐 武元衡 寓兴呈崔员外诸公 三月杨花飞满空,飘飖十里雪如风。
    唐 胡曾 咏史诗 邯郸 晓入邯郸十里春,东风吹下玉楼尘。
    唐 韦庄 观浙西府相畋游 十里旌旗十万兵,等闲游猎出军城。
    宋 苏轼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 其一 十里清淮上,长堤转雪龙。
    元 元好问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一 青山可是堪人恨,藏著中岩十里花。
    元 刘因 闻角 馀哀到晓无寻处,吹作南湖十里霜。
    元 虞集 画马二首 其二 春风十里闻芗泽,新赐金鞍不受骑。
    元 马祖常 驾发上京 十里貔貅骑腰袅,一双日月绣旗幡。
    元 萨都剌 题半山寺 龙归石洞半山雨,潮卷天风十里松。
    元 郑元祐 月夜怀十五友,并引 其八 草堂、宾主 山色湖光秋十里,诗成应更刻琅玕。
    元 陈高 游灵山寺 鳌背千年开佛国,鲸波十里隔人寰。
    元 宋无 鲸背吟二十二首 其二十一 直沽 细问花名何处出,扬州十里小红楼。
    金 王庭筠 大江东去 癸巳暮冬小雪家集作 试问雪溪无恙否,十里淇园佳处。
    《韵府拾遗 纸韵》:家语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在于耳  ——《骈字类编》
    开 ( 開 ) kāi
    开 [ kāi ]
    1.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2. 分割:对~。三十二~本。
    3. 通,使通:~导。~窍。
    4.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5. 扩大、发展:~扩。~拓。
    6. 发动或操纵:~动。~车。
    7. 起始:~始。~宗明义。
    8. 设置、建立:~创。~国。~设。
    9.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10. 支付:~销。~支。
    11. 沸腾,滚:~水。
    12. 举行:~运动会。
    13.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红莲(紅蓮)hóng lián
    (1).红色荷花。 南朝 梁元帝 《采莲赋》:“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 唐 王维 《山居即事》诗:“緑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红莲相倚深如怨,白鸟无言定是愁。”
    (2).指女子的红鞋。 宋 秦观 《满庭芳·咏茶》词之三:“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花月痕》第八回:“一个十四五岁的,身穿一件白纺绸大衫,二蓝摹本缎的半臂,头上挽了个麻姑髻,当头插一朵芍药花,下截是青縐镶花边裤,微露出红莲三寸。”
    (3).早稻名。 唐 陆龟蒙 《别墅怀归》诗:“遥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识红莲。”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土物下》:“红莲稻,自古有之……此米中间絶不种,二十年来农家始復种,米粒肥而香。” 宋 范成大 《再到虎丘》诗:“觉来饱喫红莲饭,正是塘东稻熟天。”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