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蜩蝉(蜩蟬)tiáo chán
(1).即蝉。 宋 苏辙 《柳湖感物》诗:“根如卧虵身合抱,仰视不见蜩蝉喧。”《水浒传》第一○五回:“除此山外,依旧是销金鑠铁般烈日,蜩蝉乱鸣,鸟雀藏匿。”
(2).指宦官。 汉 时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璫,附蝉为文,貂尾为饰,后因以蜩蝉指宦官。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严通宦官》:“老年,富贵不归园,反相排同道;侵夺人权,骄情傲态,欺陵咱狗尾蜩蝉。”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佛典属》:“时上最喜赞礼郎,多有至大位者,公曰:‘蜩蝉辈亦足贵耶?’” ——《漢語大詞典》
(2).指宦官。 汉 时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璫,附蝉为文,貂尾为饰,后因以蜩蝉指宦官。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严通宦官》:“老年,富贵不归园,反相排同道;侵夺人权,骄情傲态,欺陵咱狗尾蜩蝉。”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佛典属》:“时上最喜赞礼郎,多有至大位者,公曰:‘蜩蝉辈亦足贵耶?’” ——《漢語大詞典》
何事 hé shì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沈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漢語大詞典》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沈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漢語大詞典》
得 dé/děi/de《國語辭典》
得 [ dé ]
动- 获、取。与「失」相对而言。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孟子·告子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 演算产生结果。如:「三三得九。」
- 遇。如:「得便」、「得空即前往拜访。」
- 契合、适宜。如:「得体」、「得法」。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 快意、满足。《史记·卷六二·管晏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可以、能够。如:「得过且过」、「不得抽烟!」、「得饶人处且饶人」、「所有员工均得摸彩。」
- 用于谈话终了之时,表反对、禁止或同意。如:「得了,别再出馊主意了!」、「得,我们就照你的方法去做。」
- 相当于「何」、「岂」、「那」、「怎」、「难道」等,表示反诘的语气。唐·杜甫〈后苦寒行〉二首之二:「巴东之峡生凌澌,彼苍回斡人得知。」
- 置于动词之后,无义。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得 [ de ]
介-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结果或性状。如:「跑得快」、「觉得很好」、「美得冒泡」。
得 [ děi ]
副- 应该、必须、需要。如:「你总得让我把话说完。」《红楼梦·第六六回》:「出了月就起身,得半个工夫才回来。」
得 [ dǎi ]
动- 遭受。如:「他作恶多端,得了报应也是应该的。」
美荫(美蔭)měi yīn
浓荫。《庄子·山木》:“覩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 ——《漢語大詞典》
聒聒 guō guō
(1).多言喧扰貌。引申有愚而拒善自用之意。《书·盘庚上》:“今汝聒聒,起信险肤,予弗知乃所讼。” 孔 传:“聒聒,无知之貌。” 陆德明 释文:“ 马 及《説文》皆云拒善自用之意。” 明 唐寅 《醉时歌》:“几番死兮几番活,大梦无凭閒聒聒;都是自家心念生,无念无生即解脱。”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路上又遇一失路人,再三求住,聒聒不休。”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藉言天然,则禘祫海藻,享祧蝯蜼,六洲之氓,五色之种,谁非出於一本?而何必为是聒聒者邪?”
(2).象声词。 唐 皇甫冉 《杂言月洲歌送赵冽还襄阳》:“流聒聒兮湍与瀨,草青青兮春更秋。” 宋 欧阳修 《归田四时乐春夏》诗之一:“鸣鳩聒聒屋上啄,布穀翩翩桑下飞。”《西游记》第十三回:“疏林内山禽聒聒,庄门外细犬嘹嘹。” 康濯 《东方红》第十二章五:“人丛中爆发出了聒聒不停的掌声。整个会场接着更喧腾的宛如烧起了大火。”
(3).即聒聒儿。 明 袁宏道 《畜促织》:“又有一种,似蚱蜢而身肥大,京师人谓之聒聒,亦捕养之。南人谓之纺线娘。”参见“ 聒聒儿 ”。 ——《漢語大詞典》
(2).象声词。 唐 皇甫冉 《杂言月洲歌送赵冽还襄阳》:“流聒聒兮湍与瀨,草青青兮春更秋。” 宋 欧阳修 《归田四时乐春夏》诗之一:“鸣鳩聒聒屋上啄,布穀翩翩桑下飞。”《西游记》第十三回:“疏林内山禽聒聒,庄门外细犬嘹嘹。” 康濯 《东方红》第十二章五:“人丛中爆发出了聒聒不停的掌声。整个会场接着更喧腾的宛如烧起了大火。”
(3).即聒聒儿。 明 袁宏道 《畜促织》:“又有一种,似蚱蜢而身肥大,京师人谓之聒聒,亦捕养之。南人谓之纺线娘。”参见“ 聒聒儿 ”。 ——《漢語大詞典》
不上 bù shàng
(1).不到。《秦并六国平话》卷上:“不上三十合, 飞虎 佯败。”
(2).不得。 明 冯惟敏 《傍粧台·旅思》套曲:“听不上凛冽悲风,听不上嘹嚦哀鸿,听不上画角悠扬,听不上檐鉄丁东,响当当惊好梦,冷清清和泪滴。” ——《漢語大詞典》
(2).不得。 明 冯惟敏 《傍粧台·旅思》套曲:“听不上凛冽悲风,听不上嘹嚦哀鸿,听不上画角悠扬,听不上檐鉄丁东,响当当惊好梦,冷清清和泪滴。” ——《漢語大詞典》
高 gāo《國語辭典》
高 [ gāo ]
形- 上下距离远的。与「低」相对。如:「山高水深」、「高楼大厦」 。
- 超越一般水准的、等级在上的。如:「高等教育」、「高级」、「高手」。
- 优良。如:「高材生」。
- 价格贵的。如:「高价」。
- 年纪老的。如:「高龄」。
- 声音尖锐激昂的。如:「高歌」。
- 物体直立时上下的长度。如:「身高」。
- 高的地方。如:「居高临下」、「登高望远」。
- 姓。如唐代有高适。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尊崇、敬重。《韩非子·五蠹》:「以其不收也外之,而高其轻世也。」
树颠(树颠)
唐 卢纶 达奚中丞东斋壁画山水各赋一物得树杪悬泉送长安赵元阳少府 素壁画飞泉,从云落树颠。
唐 韩愈 庭楸 下叶各垂地,树颠各云连。 ——《骈字类编》
唐 韩愈 庭楸 下叶各垂地,树颠各云连。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