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我来酌泉弄花树,花光正在水影中。

李石宋代〕《东山行

龙池山头唤龙起,见说花开龙亦喜。
喜将一雨洗山光,晓涨初分两谿水。
东山渡桥烟霞簇,山半亭台艳桃李。
入门一径海棠花,红玉为枝霞作蕊。
仙花自有龙麝气,拂拂晴风香十里。
木兰高下色不同,青紫朱绿黄白红。
游人隐映锦绣谷,山鸟动摇霜雪丛。
我来酌泉弄花树,花光正在水影中。
君不见三碉城边百草热,渡泸将军不得歇。
何似两仙樵斧郎,一局坐忘春昼长。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酌泉弄花花光正在水影

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1.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1.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1.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1. (一)​之讀音。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兮!
  13. 姓。
酌泉 zhuó quán
见“ 酌贪泉 ”。  ——《漢語大詞典》
弄花 nòng huā
(1).赏花。 唐 于良史 《春山夜月》诗:“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花月痕》第四回:“ 痴珠 的病也渐渐大好了,雨槛弄花,风窗展卷……这也省却多少事。”
(2).花工栽接整治花木。 宋 陆游 《天彭牡丹谱·风俗记》:“花盛於清明寒食时,最喜阴晴相半,谓之养花。栽接剔治,各有其法,谓之弄花。其俗有‘弄花一年,看花十日’之语。”
(3).油灯结花。 明 徐渭 《夜坐有感转忆往事》诗:“朝来乾鹊聒簷牙,入夜孤灯也弄花。”  ——《漢語大詞典》
树 ( 樹 ) shù
树 [ shù ]
  1. 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2. 种植,培育:~艺(“”,种植)。~荆棘得刺,~桃李得荫。
  3. 立,建立:~立。~敌。
  4. 量词,相当于“”、“”:一~梅花。
  5. 姓。
花光 huā guāng
花的色彩。 南朝 陈后主 《梅花落》诗之一:“映日花光动,迎风香气来。” 北周 庾信 《象戏赋》:“况乃豫游仁寿,行乐徽音,水影摇日,花光照林。” 宋 苏轼 《灵上访道人不遇》诗:“花光红满栏,草色緑无岸。”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罢官光景,较之下第尤难,为怀吾郡 王笠舫 大令诗:‘春在花光浓淡里,官如山色有无中。’未免强为欢笑也。”  ——《漢語大詞典》
正在 zhèng zài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二刻拍案惊奇》卷九:“正在问答之际, 龙香 门外一看,看得果然是了,不觉手舞足蹈起来。”如:他正在赶路。  ——《漢語大詞典》
水影 shuǐ yǐng
(1).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地面的幻景。远观如水,视地见景,故称。《晋书·苻坚载记下》:“ 长安 有水影,远观若水,视地则见人,至是则止。”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神龙 中, 洛城 若水影,纤微必照,就视则无所见。”《旧唐书·五行志》:“ 洛阳 东七里有水影,侧近树木车马之影,歷歷见水影中。”参见“ 海市蜃楼 ”。
(2).水中倒影。 南朝 梁 何逊 《夕望江桥》诗:“风声动密竹,水影漾长桥。” 唐 戎昱 《宿桂州江亭呈康端公》诗:“萤光入竹去,水影过江来。” 宋 张耒 《出长夏门》诗:“岩声答远响,水影弄空翠。” 元 倪瓒 《小桃红》曲:“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从清清的水影里,我们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这正是 秦淮河 的夜。”  ——《漢語大詞典》
中 zhōng/zhòng《國語辭典》

中 [ zhōng ]

  1.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如:「居中」、「中央」、「日正當中」。
  2. 內、裡面。如:「水中」、「夢中」、「心中」。
  3. 泛指某一時期以內。如:「一年之中」、「晉太元中」。
  4. 中華民國的簡稱。
  5. 姓。如漢代有中京。
  1. 居間介紹、連絡的。如:「中人」。
  2. 居於高低、大小、好壞之間的。如:「中級」、「中型」、「中等」。
  3. 半。如:「中夜」、「中途」。
  1. 正好。如:「適中」。
  2.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事情正在交涉中。」

中 [ zhòng ]

  1. 達到要點。《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漢書·卷一○·成帝紀》:「朕涉道日寡,舉錯不中。」
  2. 合、正對上。如:「中規中矩」。《左傳·定公元年》:「未嘗不中吾志也。」《戰國策·西周策》:「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3. 遭受、感染。如:「中風」、「中毒」。
  4. 得。如:「中獎」、「中籤」、「中選」。
  5. 考取。如:「范進中舉」、「考中大學」。《儒林外史·第二回》:「這王大老爺,就是前科新中的。」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