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自昔 zì xī
往昔;从前。《诗·小雅·楚茨》:“自昔何为?我蓺黍稷。” 晋 陆机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自昔哲王,先天而顺。” 唐 卢照邻 《五悲·悲今日》:“自昔相逢,把臂谈玄;横雕龙於翠尾,飞縞凤於琼筵。”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爆竹行》:“岁朝爆竹传自昔, 吴 儂正用前五日,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 ——《漢語大詞典》
品题(品題)pǐn tí
(1).品评的话题、内容。《后汉书·许劭传》:“ 劭 与 靖 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题,故 汝南 俗有‘月旦评’焉。”
(2).谓评论人物,定其高下。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东坡画像赞》:“此讚品题 文忠 ,亦能确当。”
(3).观赏;玩赏。 唐 畅当 《蒲中道中》诗之二:“古刹栖柿林,緑阴覆苍瓦。岁晏来品题,拾叶总堪写。” 明 王九思 《山坡羊·春游》曲:“垂杨影里青驄繫,倚杖藜,春光细品题。” 清 钮琇 《觚賸·石言》:“主人方盘礴其(砚石)间,穷日达晨,摩挲品题,乐以忘贫。”
(4).对诗文书画等的评论。亦指诗文书画上的题跋或评语。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儻更因当时所有,创及亡篇,咸著品题,稍存故实,则庶几尽善矣。”《明史·薛敷教传》:“其閲文所品题,百不失一。”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总论》:“ 晋 唐 名蹟,品题甚少;即有品题,不过观欵题名而已。至 宋 元 人始尚题咏。” ——《漢語大詞典》
(2).谓评论人物,定其高下。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东坡画像赞》:“此讚品题 文忠 ,亦能确当。”
(3).观赏;玩赏。 唐 畅当 《蒲中道中》诗之二:“古刹栖柿林,緑阴覆苍瓦。岁晏来品题,拾叶总堪写。” 明 王九思 《山坡羊·春游》曲:“垂杨影里青驄繫,倚杖藜,春光细品题。” 清 钮琇 《觚賸·石言》:“主人方盘礴其(砚石)间,穷日达晨,摩挲品题,乐以忘贫。”
(4).对诗文书画等的评论。亦指诗文书画上的题跋或评语。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儻更因当时所有,创及亡篇,咸著品题,稍存故实,则庶几尽善矣。”《明史·薛敷教传》:“其閲文所品题,百不失一。”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总论》:“ 晋 唐 名蹟,品题甚少;即有品题,不过观欵题名而已。至 宋 元 人始尚题咏。” ——《漢語大詞典》
多 duō《國語辭典》
多 [ duō ]
形- 丰富、不少。如:「多事之秋」、「友直、友谅、友多闻。」《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多才丰艺,强记洽闻。」
- 有余。如:「一年多」、「十万多人」。
- 经常。如:「多读多写」。《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 非常。表程度高。如:「多谢」、「好得多」、「快得多」。
- 大部分。表数量大。《孟子·梁惠王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王侯第宅,多题为寺。」
- 过分、不必要。如:「多疑」、「多管闲事」。
- 只、只是。《论语·子张》:「多见其不知量也。」唐·徐凝〈独住僧〉诗:「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
- 称美、称赞。《史记·卷一○○·季布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
- 胜、超过。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一○出》:「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
- 姓。如商代有多父鼎。
多 [ duó ]
副- 何等、如何。表疑问、感叹的语气。如:「多好」、「多高」、「带大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
北客
唐 薛能 行次灵龛驿寄西蜀尚书 北客推车指蜀门,乾阳知已近临坤。 ——《骈字类编》
故知 gù zhī
故交;旧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言之不可以已也如是。’遂如故知。” 唐 白居易 《再到襄阳访问旧居》诗:“故知多零落,閭井亦迁移。” 明 谢榛 《七夕留别汪伯阳李于鳞王元美得知字》诗:“久客言归意,留连几故知。” 艾青 《在世界的这一边》诗:“也不是他乡遇见了故知,许多人都从来不曾见面,但在一种崇高的感情下,个个都像是久别的爱人。” ——《漢語大詞典》
物象 wù xiàng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 ——《漢語大詞典》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 ——《漢語大詞典》
胜 ( 勝 ) shèng《國語辭典》
胜 [ shēng ]
- 参见「胜键」、「双胜类」等条。
中州 zhōng zhōu
(1).古 豫州 (今 河南省 一带)地处九州之中,称为 中州 。 汉 王充 《论衡·对作》:“ 建初 孟年, 中州 颇歉, 潁川 汝南 民流四散。” 晋 桓温 《平洛表》:“今 中州 既平,宜时绥定。”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小生姓 侯 ,名 方域 ,表字 朝宗 , 中州 归德 人也。”
(2).指中原地区。《三国志·吴志·全琮传》:“是时中州士人,避乱而南依 琮 者以百数。” 宋 王安石 《黄河》诗:“派出 昆仑 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四章:“是时 交州 为东西海程之中心,因能吸收异教异俗,思想较中州能自由开发。”
(3).归属中土的州郡。 唐 陈子昂 《谏雅州讨生羌书》:“ 张仪 躡踵乘便,纵兵大破之。 蜀侯 诛, 賨邑 灭,至今 蜀 为中州。”
(4).中等州郡。《新唐书·选举志上》:“京都学生八十人,大都督、中都督府、上州各六十人,下都督府、中州各五十人。”《通志·地理一》:“四万户已上为上州,二万户已上为中州,不满为下州。” ——《漢語大詞典》
(2).指中原地区。《三国志·吴志·全琮传》:“是时中州士人,避乱而南依 琮 者以百数。” 宋 王安石 《黄河》诗:“派出 昆仑 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四章:“是时 交州 为东西海程之中心,因能吸收异教异俗,思想较中州能自由开发。”
(3).归属中土的州郡。 唐 陈子昂 《谏雅州讨生羌书》:“ 张仪 躡踵乘便,纵兵大破之。 蜀侯 诛, 賨邑 灭,至今 蜀 为中州。”
(4).中等州郡。《新唐书·选举志上》:“京都学生八十人,大都督、中都督府、上州各六十人,下都督府、中州各五十人。”《通志·地理一》:“四万户已上为上州,二万户已上为中州,不满为下州。”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