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兰泽不可亲,凝情坐惆怅。

权德舆唐代〕《杂诗五首

婉彼嬴氏女,吹箫偶萧史。彩鸾驾非烟,绰约两仙子。
神期谅交感,相顾乃如此。岂比成都人,琴心中夜起。
阳台巫山上,风雨忽清旷。朝云与游龙,变化千万状。
魂交复目断,缥缈难比况。兰泽不可亲,凝情坐惆怅。
淇水春正绿,上宫兰叶齐。光风两摇荡,鸣珮出中闺。
一顾授横波,千金呈瓠犀。徒然路傍子,怳怳复凄凄。
碧树泛鲜飙,玉琴含妙曲。佳人掩鸾镜,婉婉凝相瞩。
文袿映束素,香黛宜fT绿。寂寞远怀春,何时来比目。
含颦倚瑶瑟,丹慊结繁虑。失身不自还,万恨随玉箸。
蘼芜山下路,团扇秋风去。君看心断时,犹在目成处。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兰泽不可凝情惆怅

兰泽(蘭澤)lán zé
(1).长兰草的沼泽。 汉 枚乘 《七发》:“游涉乎云林,周驰乎兰泽。”《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2).用兰浸制的润发香油。《文选·宋玉〈神女赋〉》:“沐兰泽,含若芳。” 李善 注:“以兰浸油泽以涂头。” 唐 李德裕 《述梦诗四十韵》:“麝气随兰泽,霜华入杏膏。” 宋 秦观 《促拍满路花》词:“轻红腻白,步步熏兰泽。”  ——《漢語大詞典》
不可 bù kě
(1).不可以;不可能。《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或谗言似信,不可谓有诚;激盗似忠,不可谓无私。” 前蜀 韦庄 《章台夜思》诗:“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迴。”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的家庭》:“爸爸十岁的时候,家中就为他请了个武术教师同老塾师,学习作将军所不可少的技术与学识。”
(2).不答应;不准许。《穀梁传·昭公三十一年》:“ 晋侯 使 荀櫟 唁公於 乾侯 。唁公不得入於 鲁 也,曰:‘既为君言之矣,不可者 意如 也。’” 范宁 注:“言己已告 鲁 求纳君,唯 意如 不肯。”《史记·刺客列传》:“诚得劫 秦王 ,使悉反诸侯侵地,若 曹沫 之与 齐桓公 ,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大驾﹞幸 明州 时, 吕相 欲并从官听自便, 高宗 不可,乃止。”
(3).不轻易赞同或遵奉。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下:“臣窃谓 仲淹 秉朴忠之心,怀直谅之节……观其临事不可,言必忤上,竭忠奉国,夫岂私其身哉?”
(4).谓不符合,不称。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楔子》:“早是我受不过狠毒的儿夫气,更那堪不可公婆意!”
(5).犹不堪。 宋 苏轼 《九日黄楼作》诗:“去年重阳不可説,南城夜半千謳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6).指缺点、过错。 宋 王安石 《别少述》诗:“子今此去来何时,后有不可谁予规?”
(7).与“非”连用,“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 郭小川 《昆仑行》诗三:“我却有个不解的难题,非问问他们不可。”  ——《漢語大詞典》
亲 ( 親 ) qīn/qìng
亲 [ qīn ]
  1.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
  2. 婚姻:~事。
  3.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
  4.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
  5. 本身,自己的:~睹。~聆。~笔。
  6. 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
  7.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
亲 [ qìng ]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读轻声)。
    凝情 níng qíng
    情意专注。 唐 李康成 《玉华仙子歌》:“转态凝情五云里,娇颜千岁芙蓉花。” 宋 向滈 《菩萨蛮·望行人》词:“庭院欲黄昏,凝情欲断魂。” 明 文徵明 《雨中杂述》诗:“凝情不自得,看雨独登楼。”  ——《漢語大詞典》
    坐 zuò《國語辭典》

    坐 [ zuò ]

    1. 彎曲下肢,將臀部附著在座位上休息。與站相對。如:「坐下」、「坐在椅子上」。
    2. 古人席地而坐時兩膝著地,故亦稱跪為「坐」。《禮記·玉藻》:「退則坐取屨。」唐·孔穎達·正義:「坐,跪也。」
    3. 居、處。如:「坐落」、「坐北朝南」、「坐二望一」。
    4. 搭乘。如:「坐車」、「坐船」。
    5. 干犯。如:「坐法當死」。
    6. 處斷、定罪。如:「連坐」、「坐死」。《韓非子·定法》:「公孫鞅之治秦也,設告相坐而責其實。」《隋書·卷八三·西域傳·吐谷渾傳》:「殺人及盜馬者死,餘坐則徵物以贖罪。」
    7. 北平、河北、天津方言。指物體重心極力向下壓。如:「這房子向下坐了。」
    8. 蒞臨。參見「坐殿」、「坐堂」等條。
    1. 席位。《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通「座」。
    1. 堅守不去。參見「坐鎮」、「坐索」等條。
    2. 比喻平白的、不勞而獲的。如:「坐享其成」、「坐收漁利」。
    1. 因為。《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曾祖父通,以功封重合侯,坐兄何羅反,被誅。」唐·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惆怅(惆悵)chóu chàng
    (1).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楚辞·九辩》:“廓落兮,羇旅而无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怜。”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悵而独悲。” 唐 韦瓘 《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宋 苏轼 《梦中绝句》:“落英满地君不见,惆悵春光又一年。” 明 陆采 《怀香记·缄书愈疾》:“心惆悵,把佳期翻为灾瘴。” 巴金 《春》十五:“他惆怅地在 觉民 的窗下徘徊一阵,觉得没有趣味,一个人寂寞地走了。”
    (2).惊叹。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僕皆惆悵。” 仇兆鳌 注引 申涵光 曰:“‘圉人太僕皆惆悵’,讶其画之似真耳,非妬其赐金也。” 明 何景明 《吴伟飞泉画图歌》:“不须对此更惆悵,会观瀑布青天上。”
    (3).轻率。《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卿为臣下我为君,今日商量只两人,朝暮切须看听审,惆悵莫交外人闻。”
    (4).仓猝。《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闻此语惆悵归家,问母来由,要知虚实。”《熟煌掇琐·十四十五上战场》:“昨夜马惊轡断,惆悵无人遮烂(拦)。” 蒋礼鸿 通释:“这个‘惆悵’就是仓猝的意思。”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