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城隅,滇池水,天涯望转积,地际行无已。
君不见封狐雄虺自成群,冯深负固结妖氛。
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受律动将军。将军拥旄宣庙略,
战士横行静夷落。长驱一息背铜梁,直指三巴逾剑阁。
阁道岧峣上戍楼,剑门遥裔俯灵丘。邛关九折无平路,
江水双源有急流。征役无期返,他乡岁华晚。
杳杳丘陵出,苍苍林薄远。途危紫盖峰,路涩青泥坂。
去去指哀牢,行行入不毛。绝壁千里险,连山四望高。
中外分区宇,夷夏殊风土。交趾枕南荒,昆弥临北户。
川源饶毒雾,溪谷多淫雨。行潦四时流,崩查千岁古。
漂梗飞蓬不自安,扪藤引葛度危峦。昔时闻道从军乐,
今日方知行路难。苍江绿水东流驶,炎洲丹徼南中地。
南中南斗映星河,秦川秦塞阻烟波。三春边地风光少,
五月泸中瘴疠多。朝驱疲斥候,夕息倦谁何。
向月弯繁弱,连星转太阿。重义轻生怀一顾,
东伐西征凡几度。夜夜朝朝斑鬓新,年年岁岁戎衣故。
灞城隅,滇池水,天涯望转积,地际行无已。
徒觉炎凉节物非,不知关山千万里。弃置勿重陈,
重陈多苦辛。且悦清笳杨柳曲,讵忆芳园桃李人。
绛节朱旗分白羽,丹心白刃酬明主。但令一技君王识,
谁惮三边征战苦。行路难,行路难,岐路几千端。
无复归云凭短翰,望日想长安。
君不见玉关尘色暗边亭,铜鞮杂虏寇长城。
天子按剑征馀勇,将军受脤事横行。七德龙韬开玉帐,
千里鼍鼓叠金钲。阴山苦雾埋高垒,交河孤月照连营。
连营去去无穷极,拥旆遥遥过绝国。阵云朝结晦天山,
寒沙夕涨迷疏勒。龙鳞水上开鱼贯,马首山前振雕翼。
长驱万里詟祁连,分麾三命武功宣。百发乌号遥碎柳,
七尽龙文迥照莲。春来秋去移灰琯,兰闺柳市芳尘断。
雁门迢递尺书稀,鸳被相思双带缓。行路难。
誓令氛祲静皋兰。但使封侯龙额贵,讵随中妇凤楼寒。
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受律动将军。将军拥旄宣庙略,
战士横行静夷落。长驱一息背铜梁,直指三巴逾剑阁。
阁道岧峣上戍楼,剑门遥裔俯灵丘。邛关九折无平路,
江水双源有急流。征役无期返,他乡岁华晚。
杳杳丘陵出,苍苍林薄远。途危紫盖峰,路涩青泥坂。
去去指哀牢,行行入不毛。绝壁千里险,连山四望高。
中外分区宇,夷夏殊风土。交趾枕南荒,昆弥临北户。
川源饶毒雾,溪谷多淫雨。行潦四时流,崩查千岁古。
漂梗飞蓬不自安,扪藤引葛度危峦。昔时闻道从军乐,
今日方知行路难。苍江绿水东流驶,炎洲丹徼南中地。
南中南斗映星河,秦川秦塞阻烟波。三春边地风光少,
五月泸中瘴疠多。朝驱疲斥候,夕息倦谁何。
向月弯繁弱,连星转太阿。重义轻生怀一顾,
东伐西征凡几度。夜夜朝朝斑鬓新,年年岁岁戎衣故。
灞城隅,滇池水,天涯望转积,地际行无已。
徒觉炎凉节物非,不知关山千万里。弃置勿重陈,
重陈多苦辛。且悦清笳杨柳曲,讵忆芳园桃李人。
绛节朱旗分白羽,丹心白刃酬明主。但令一技君王识,
谁惮三边征战苦。行路难,行路难,岐路几千端。
无复归云凭短翰,望日想长安。
君不见玉关尘色暗边亭,铜鞮杂虏寇长城。
天子按剑征馀勇,将军受脤事横行。七德龙韬开玉帐,
千里鼍鼓叠金钲。阴山苦雾埋高垒,交河孤月照连营。
连营去去无穷极,拥旆遥遥过绝国。阵云朝结晦天山,
寒沙夕涨迷疏勒。龙鳞水上开鱼贯,马首山前振雕翼。
长驱万里詟祁连,分麾三命武功宣。百发乌号遥碎柳,
七尽龙文迥照莲。春来秋去移灰琯,兰闺柳市芳尘断。
雁门迢递尺书稀,鸳被相思双带缓。行路难。
誓令氛祲静皋兰。但使封侯龙额贵,讵随中妇凤楼寒。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灞 bà《國語辭典》
灞 [ bà ]
名- 河川名。即灞水。源出大陆地区陕西省蓝田县,流经长安东南,向北注入渭水。灞水上有桥,古时长安送行者,多至此折柳赠别。
城隅 chéng yú
(1).城墙角上作为屏障的女墙。《周礼·考工记·匠人》:“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 郑玄 注:“城隅谓角浮思也。” 孙诒让 正义:“角浮思者,城之四角为屏以障城,高於城二丈,盖城角隐僻,恐奸宄踰越,故加高耳。” 汉 张衡 《东京赋》:“经途九轨,城隅九雉。” 清 姜宸英 《湛园札记》以为:“城隅即今城上譙楼。”
(2).城角。多指城根偏僻空旷处。《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晋 卢谌 《赠崔温》诗:“逍遥步城隅,暇日聊游豫。” 唐 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诗:“手种黄甘二百株,春来新叶徧城隅。” 清 厉鹗 《东城杂记·药园送春句》:“ 药园 在东城隅,与 皋园 相望。” ——《漢語大詞典》
(2).城角。多指城根偏僻空旷处。《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晋 卢谌 《赠崔温》诗:“逍遥步城隅,暇日聊游豫。” 唐 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诗:“手种黄甘二百株,春来新叶徧城隅。” 清 厉鹗 《东城杂记·药园送春句》:“ 药园 在东城隅,与 皋园 相望。” ——《漢語大詞典》
滇池 diān chí
又称 昆明湖 、 昆明池 、 滇南泽 。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南。东西两岸,有 金马 、 碧鸡 两山夹峙。湖水在西南 海口 泄出称 螳螂川 ,为 金沙江 支流 普渡河 上源。《史记·西南夷列传》:“ 蹻 ( 庄蹻 )至 滇池 ,方三百里。”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滇池泽 在 昆州 晋寧县 西南三十里。其水源深广而(末)更浅狭,有似倒流,故谓 滇池 。” 晋 左思 《蜀都赋》:“殆而朅来相与,第如 滇池 ,集于 江洲 。” 唐 韩愈 《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赤藤为杖世未窥, 臺郎 始携自 滇池 。” ——《漢語大詞典》
水 shuǐ《國語辭典》
水 [ shuǐ ]
名- 无色无臭的液体。由氢气与氧气化合而成。
- 汁、液。如:「墨水」、「药水」、「橘子水」、「柠檬水」。
- 海、河、江、湖的总称。如:「汉水」。《书经·微子》:「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
- 五行之一。参见「五行 」条。
- 水星的简称。参见「水星 」条。
- 额外的收入、费用。如:「捞油水」。《邻女语·第二回》:「你一路上发的水还不彀么?还要到这地方来想方么?」
- 量词。计算衣物刷洗次数的单位。如:「这件衣服洗两水就走样了。」
- 姓。如明代有水苏民。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瓜果等多汁而不脆甜。如:「这梨吃起来水水的,不脆。」
天涯 tiān yá
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餘里,各在天一涯”。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僧辩书》:“维桑与梓,翻若天涯。” 元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冰心 《往事二》十:“遍天涯长着萋萋的芳草,我要从此走上远大的生命的道途。” ——《漢語大詞典》
望 wàng《國語辭典》
望 [ wàng ]
动- 向远处或高处看。如:「登高望远」、「一望无际」。唐·李白〈静夜思〉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汪元量〈潮州歌〉:「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 希冀、期盼。如:「盼望」、「期望」、「渴望」。《孟子·梁惠王上》:「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拜访、慰问。如:「拜望」、「探望」。
- 怨恨、责备。《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传》:「不意君之望臣深也!岂以臣为重去将哉?」《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
- 将近、接近。唐·韩愈〈祭窦司业文〉:「逾七望八,年孰非翁。」《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你那我虽然不至于老迈不堪,也是望五的人了。」
- 志愿、心愿。如:「愿望」、「绝望」。
- 名誉、名声。如:「名望」、「声望」、「德高望重」。《三国演义·第八三回》:「陆逊年幼望轻,恐诸公不服。」
- 农历每月十五日,地球上所看见的满月月相,后指农历的每月十五日。《文选·枚乘·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宋·苏轼〈后赤壁赋〉:「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 向、朝。如:「望后退」、「望前看」、「望我点点头」。
转 ( 轉 ) zhuǎn/zhuàn/zhuǎi
转 [ zhuǎn ]
- 迁徙;流亡:老弱~乎沟壑。
- 不直接的,中间再经过别人或别的地方:~送。~达。~发。~运。周~。
- 改换方向:~弯。向左~。
- 改变位置:~移。
- 改变形势、情况:~败为胜。天气~睛。病情好~。
- 旋转:车轮飞~。
- 使旋转:~动地球仪。
- 围绕着一个中心运动:越陷越深绕着太阳~。
- 量词,旋转一圈为一转:绕了几十~。
- 量词,古代勋位每升一级称“一转”:“策勋十二~,赏赐百千强。”
- [转文]指说话或写文章时有意不用通俗易懂的词句,而使用文言文词语以显高雅。
积 ( 積 ) jī
积 [ jī ]
- 聚集:~少成多。处心~虑。~储。~愤。~郁。~怨。~愿。~累(lěi )。~攒。
-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数。乘~。体~。容~。
- 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这孩子有~。捏~。
地际(地际)
唐 骆宾王 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其一 天涯望转积,地际行无已。
唐 于良史 冬日野望寄李赞府 地际朝阳满,天边宿雾收。 ——《骈字类编》
唐 于良史 冬日野望寄李赞府 地际朝阳满,天边宿雾收。 ——《骈字类编》
行 háng/xíng《國語辭典》
行 [ xíng ]
动- 走、走路。如:「直行」、「寸步难行」、「锦衣夜行」。《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唐·王维〈终南别业〉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往。《诗经·秦风·无衣》:「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唐·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 韵〉:「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 移动、流动。如:「运行」。《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唐·杜甫〈梦李白〉诗二首之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 流通。如:「流行」、「风行一时」、「通行全国」、「发行报刊」。《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做、从事。如:「行医」、「行善」。《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
- 实施。《易经·系辞上》:「推而行之谓之通。」唐·孔颖达·正义:「因推此以可变而施行之,谓之通也。」
- 经历。《聊斋志异·卷二·侠女》:「行年二十有五,伉俪犹虚。」
- 可以。如:「行不行?」、「行!放手去做吧!」、「做事只要尽心尽力就行了。」
- 道路。《诗经·小雅·小弁》:「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 行书的简称。如:「行草」、「行楷」。
- 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如:〈短歌行〉、〈琵琶行〉、〈饮马长城窟行〉。
- 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汉·扬雄《法言·修身》:「宾主百拜,而酒三行。」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 姓。如汉代有行宏。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能干、干练。如:「你真行。」、「他在这方面行得很。」
- 不久、将要。如:「行将就木」。唐·元稹〈遣悲怀〉诗三首之二:「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 且。《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文选·曹丕·与吴质书》:「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行 [ háng ]
名- 行列。直列为行,横排为列。《左传·成公二年》:「属当戎行,无所逃隐。」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 兄弟姐妹长幼的次序。如:「排行老三。」
- 量词。计算成排东西的单位。如:「一行树」、「一目十行」。唐·杜甫〈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营业交易的机构。如:「银行」、「洋行」、「分行」、「商行」、「行库」。
- 职业。如:「各行各业」、「行行出状元」、「三句话不离本行」。
- 表处所,用于人称之后。宋·周邦彦〈风流子·新绿小池塘〉词:「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水浒传·第一四回》:「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 二一四部首之一。
行 [ xìng ]
名- 行为举止。如:「品行」、「操行」、「兽行」、「德行」。《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
行 [ hàng ]
- 参见「行行」、「树行子」等条。
无已(無已)wú yǐ
(1).不倦,不怠。《诗·魏风·陟岵》:“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郑玄 笺:“无已,无懈倦。”
(2).无止境;无了时。《战国策·韩策一》:“夫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而贾祸者也。” 唐 李郢 《茶山贡焙歌》:“使君爱客情无已,客在金臺价无比。”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司讞者苛责无已,不亦寃乎!” 毛泽东 《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另外的错误观点,就是不顾人民困难,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竭泽而渔,诛求无已。”
(3).不得已。《孟子·梁惠王下》:“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 宋 岳珂 《桯史·选人戏语》:“无已,质诸夫子。”《西游记》第六四回:“ 三藏 无已,只得笑吟一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申氏》:“妻曰:‘无已,子其盗乎?’” ——《漢語大詞典》
(2).无止境;无了时。《战国策·韩策一》:“夫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而贾祸者也。” 唐 李郢 《茶山贡焙歌》:“使君爱客情无已,客在金臺价无比。”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司讞者苛责无已,不亦寃乎!” 毛泽东 《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另外的错误观点,就是不顾人民困难,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竭泽而渔,诛求无已。”
(3).不得已。《孟子·梁惠王下》:“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 宋 岳珂 《桯史·选人戏语》:“无已,质诸夫子。”《西游记》第六四回:“ 三藏 无已,只得笑吟一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申氏》:“妻曰:‘无已,子其盗乎?’”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