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叶叶复翻翻,斜桥对侧门。

李商隐唐代〕《

叶叶复翻翻,斜桥对侧门。芦花惟有白,柳絮可能温。
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年年芳物尽,来别败兰荪。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叶叶翻翻侧门

叶叶(葉葉)yè yè
(1).世世;代代。《隶释·汉先生郭辅碑》:“叶叶昆嗣,福禄茂止。” 宁调元 《燕京杂诗》之五:“人情叶叶都如此,世路悠悠古所难。”如: 汉 民族自 南宋 播迁,遭异族压迫;避到海隅,无日不图光复旧物,重树 汉 帜。以是叶叶相承,保留着民族复兴的传统,和许多秘密的结社。
(2).片片。 唐 王建 《宫词》之十七:“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 宋 晏殊 《清平乐》词:“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  ——《漢語大詞典》
复 ( 復 複 覆 ) fù《國語辭典》

复 [ fù ]

  1. 行於故道。《說文解字·夊部》:「复,行故道也。」
  2. 同「復 」(一)​。

复 [ fòu ]

  1. 同「復 」(二)​。
翻翻 fān fān
(1).翻飞;飞翔貌。《楚辞·九章·悲回风》:“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文选·刘桢〈赠徐干诗〉》:“轻叶随风转,飞鸟何翻翻。” 张铣 注:“翻翻,孤飞皃。” 唐 卢纶 《赋得白鸥歌送李伯康归使》:“积水深源,白鸥翻翻,倒影光素,于潭之间。”
(2).飘动貌;翻腾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经歷名山,芝草翻翻。” 唐 温庭筠 《南湖》诗:“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宋 张孝祥 《菩萨蛮·诸客往赴东邻之集》词:“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 赵朴初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曲:“看翻翻巨浪涌红旗,听訇訇众怒吼雄狮。”
(3).形容马疾驰。 唐 韩愈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诗:“翻翻走驛马,春尽是归期。” 宋 苏轼 《和王苏州侍太夫人观灯》之二:“翻翻緹骑走香尘,激激飞涛射火轮。”  ——《漢語大詞典》
斜 xié《國語辭典》

斜 [ xié ]

  1. 不正、倾侧。如:「斜角」、「斜坡」、「斜线」。宋·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词:「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1. 非水平或垂直方向的移动。《文选·贾谊·𫛳鸟赋》:「庚子日斜兮,𫛳集予舍。」唐·杜甫〈水槛遣兴〉诗二首之一:「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1. 地名用字。常用于地势倾斜的地方。如:「玉钩斜」、「内人斜」、「陈陶斜」。

斜 [ yé ]

  1. 终南山的山谷,在今大陆地区陕西省褒城县东北。《文选·班固·西都赋》:「右界褒斜,陇首之险。」李善注引《梁州记》曰:「万石城溯汉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长四百七十里。」

斜 [ ​xiá ]

  1. (一)​之又音。
桥 ( 橋 ) qiáo
桥 [ qiáo ]
  1. 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梁。~墩。~涵。~头堡。吊~。栈~。引~。立交~。
  2. 形状如桥梁的:心脏搭~手术。
  3. 古同“”,高。
  4. 古同“”,正,整。
  5. 姓。
对 ( 對 ) duì
对 [ duì ]
  1. 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
  2. 朝着:~酒当歌。
  3. 处于相反方向的:~面。
  4. 跟,和:~他商量一下。
  5. 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称(chèn)。~峙。
  6. 说明事物的关系:~于。~这事有意见。
  7. 看待,应付:~待。
  8. 照着样检查:核~。校(jiào )~。
  9. 投合,适合,使相合:~应(yìng )。~劲。
  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
  11. 双,成双的: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
  12. 平分,一半:~开。
  13. 搀和(多指液体):~水。
  14. 量词,双:一~鹦鹉。
侧门(側門)cè mén
(1).正门旁侧之门;旁门。《唐会要·出使》:“﹝ 开元 ﹞十二年四月六日勅:御史出使……其出使日,皆於侧门进状,取处分。”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二:“他的理由是学校还有个侧门,也得挂一面旗,而徽章这东西不大,恐怕偶尔遗失了,不如多拿几个备在那里。”
(2). 唐 时 端门 旁侧之门。 宋 程大昌 《雍录》卷二:“ 唐 大明宫 朝堂外左右金吾仗之侧有曰侧门者,以其在 端门 旁侧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