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帝跃火龙,炎官控朱鸟。
启册观往载,摇怀考今情。终古已寂寂,举世何营营。
悟彼众仙妙,超然含至精。凝神契冲玄,化服凌太清。
心同宇宙广,体合云霞轻。翔风吹羽盖,庆霄拂霓旌。
龙驾朝紫微,后天保令名。岂如寰中士,轩冕矜暂荣。
鸾凤栖瑶林,雕鹗集平楚。饮啄本殊好,翱翔终异所。
吾方遗喧嚣,立节慕高举。解兹区中恋,结彼霄外侣。
谁谓天路遐,感通自无阻。
愍俗从迁谢,寻仙去沦没。三元有真人,与我生道骨。
凌晨吸丹景,入夜饮黄月。百关弥调畅,方寸益清越。
栖神合虚无,洞览周恍惚。不觉随玉皇,焚香诣金阙。
西龟初定箓,东华已校名。三官无遗谴,七祖升云輧。
体妙尘累隔,心微玄化并。一朝出天地,亿载犹童婴。
使我齐浩劫,萧萧宴玉清。
怡神在灵府,皎皎含清澄。仙经不吾欺,轻举信有征。
畴昔希道念,而今果天矜。岂非阴功著,乃致白日升。
焉用过洞府,吾其越朱陵。
高真诚寥邈,道合不我遗。孰谓姑射远,神人可同嬉。
结驾从之游,飘飘出天垂。不理人自化,神凝物无疵。
因知至精感,足以和四时。
碧海广无际,三山高不极。金台罗中天,羽客恣游息。
霞液朝可饮,虹芝晚堪食。啸歌自忘心,腾举宁假翼。
保寿同三光,安能纪千亿。
将过太帝宫,暂诣扶桑处。真童已相迓,为我清宿雾。
海若宁洪涛,羲和止奔驭。五云结层阁,八景动飞舆。
青霞正可挹,丹椹时一遇。留我宴玉堂,归轩不令遽。
欲超洞阳界,试鉴丹极表。赤帝跃火龙,炎官控朱鸟。
导我升绛府,长驱出天杪。阳灵赫重晖,四达何皎皎。
为尔流飘风,群生遂无夭。
予因诣金母,飞盖超西极。遂入素中天,停轮太蒙侧。
若华拂流影,不使白日匿。倾曦复亭午,六合无暝色。
道化随感迁,此理谁能测。
九龙何蜿蜿,载我升云纲。临睨怀旧国,风尘混苍茫。
依依远人寰,去去迩帝乡。上超星辰纪,下视日月光。
倏已过太微,天居焕煌煌。
停骖太仪侧,整服金阙前。肃肃承上帝,锵锵会群仙。
鸿炉发灵香,广庑张钧天。玉醴洽中座,霞膏充四筵。
良期无终极,俯仰移亿年。
峻朗妙门辟,澄微真鉴通。琼林九霞上,金阁三天中。
飞虬跃庆云,翔鹤抟灵风。郁彼玉京会,仙期六合同。
予升至阳元,欲憩明霞馆。飘飘琼轮举,晔晔金景散。
结虚成万有,高妙咸可玩。玉山郁嵯峨,琅海杳无岸。
暂赏过千椿,遐龄谁复算。
招携紫阳友,合宴玉清台。排景羽衣振,浮空云驾来。
灵幡七曜动,琼障九光开。凤舞龙璈奏,虬轩殊未回。
高升紫极上,宴此玄都岑。玉藻散奇香,琼柯流雅音。
灵风生太漠,习习吹人襟。体混希微广,神凝空洞深。
萧然宇宙外,自得乾坤心。
晨登千仞岭,俯瞰四人居。原野间城邑,山河分里闾。
眇彼埃尘中,争奔声利途。百龄宠辱尽,万事皆为虚。
自昔无成功,安能与尔俱。将期驾云景,超迹升天衢。
骨炼体弥清,鉴明尘已绝。恬夷宇宙泰,焕朗天光彻。
羽服参烟霄,童颜皎冰雪。隐符千魔骇,鸣玉万帝悦。
遂使区宇中,祅气永沦灭。
朝逾弱水北,夕憩钟山顶。颛顼清玄宫,禺强扫幽境。
烛龙发神曜,阴野弥焕炳。导达三气和,驱除六天静。
玉楼互相晖,烟客何秀颖。一举流霞津,千年在俄顷。
扬盖造辰极,乘烟游阆风。上元降玉闼,王母开琳宫。
天人何济济,高会碧堂中。列侍奏云歌,真音满太空。
千年紫柰熟,四劫灵瓜丰。斯乐异荒宴,陶陶殊未终。
整驾辞五岳,排烟凌九霄。纷然太虚中,羽旆更相招。
且盼蓬壶近,谁言昆阆遥。悠悠竟安适,仰赴三天朝。
予招三清友,迥出九天上。挠挑绝漠中,差池遥相望。
大空含常明,八外无隐障。鸾凤有逸翮,泠然恣飘飏.
寥寥唯玄虚,至乐在神王。
纵身太霞上,眇眇虚中浮。八威先启行,五老同我游。
灵景何灼灼,祥风正寥寥。啸歌振长空,逸响清且柔。
遨嬉无迹赏,顾眄皆真俦。不疾而自速,万天俄已周。
返视太初先,与道冥至一。空洞凝真精,乃为虚中实。
变通有常性,合散无定质。不行迅飞电,隐曜光白日。
玄栖忘玄深,无得固无失。
悟彼众仙妙,超然含至精。凝神契冲玄,化服凌太清。
心同宇宙广,体合云霞轻。翔风吹羽盖,庆霄拂霓旌。
龙驾朝紫微,后天保令名。岂如寰中士,轩冕矜暂荣。
鸾凤栖瑶林,雕鹗集平楚。饮啄本殊好,翱翔终异所。
吾方遗喧嚣,立节慕高举。解兹区中恋,结彼霄外侣。
谁谓天路遐,感通自无阻。
愍俗从迁谢,寻仙去沦没。三元有真人,与我生道骨。
凌晨吸丹景,入夜饮黄月。百关弥调畅,方寸益清越。
栖神合虚无,洞览周恍惚。不觉随玉皇,焚香诣金阙。
西龟初定箓,东华已校名。三官无遗谴,七祖升云輧。
体妙尘累隔,心微玄化并。一朝出天地,亿载犹童婴。
使我齐浩劫,萧萧宴玉清。
怡神在灵府,皎皎含清澄。仙经不吾欺,轻举信有征。
畴昔希道念,而今果天矜。岂非阴功著,乃致白日升。
焉用过洞府,吾其越朱陵。
高真诚寥邈,道合不我遗。孰谓姑射远,神人可同嬉。
结驾从之游,飘飘出天垂。不理人自化,神凝物无疵。
因知至精感,足以和四时。
碧海广无际,三山高不极。金台罗中天,羽客恣游息。
霞液朝可饮,虹芝晚堪食。啸歌自忘心,腾举宁假翼。
保寿同三光,安能纪千亿。
将过太帝宫,暂诣扶桑处。真童已相迓,为我清宿雾。
海若宁洪涛,羲和止奔驭。五云结层阁,八景动飞舆。
青霞正可挹,丹椹时一遇。留我宴玉堂,归轩不令遽。
欲超洞阳界,试鉴丹极表。赤帝跃火龙,炎官控朱鸟。
导我升绛府,长驱出天杪。阳灵赫重晖,四达何皎皎。
为尔流飘风,群生遂无夭。
予因诣金母,飞盖超西极。遂入素中天,停轮太蒙侧。
若华拂流影,不使白日匿。倾曦复亭午,六合无暝色。
道化随感迁,此理谁能测。
九龙何蜿蜿,载我升云纲。临睨怀旧国,风尘混苍茫。
依依远人寰,去去迩帝乡。上超星辰纪,下视日月光。
倏已过太微,天居焕煌煌。
停骖太仪侧,整服金阙前。肃肃承上帝,锵锵会群仙。
鸿炉发灵香,广庑张钧天。玉醴洽中座,霞膏充四筵。
良期无终极,俯仰移亿年。
峻朗妙门辟,澄微真鉴通。琼林九霞上,金阁三天中。
飞虬跃庆云,翔鹤抟灵风。郁彼玉京会,仙期六合同。
予升至阳元,欲憩明霞馆。飘飘琼轮举,晔晔金景散。
结虚成万有,高妙咸可玩。玉山郁嵯峨,琅海杳无岸。
暂赏过千椿,遐龄谁复算。
招携紫阳友,合宴玉清台。排景羽衣振,浮空云驾来。
灵幡七曜动,琼障九光开。凤舞龙璈奏,虬轩殊未回。
高升紫极上,宴此玄都岑。玉藻散奇香,琼柯流雅音。
灵风生太漠,习习吹人襟。体混希微广,神凝空洞深。
萧然宇宙外,自得乾坤心。
晨登千仞岭,俯瞰四人居。原野间城邑,山河分里闾。
眇彼埃尘中,争奔声利途。百龄宠辱尽,万事皆为虚。
自昔无成功,安能与尔俱。将期驾云景,超迹升天衢。
骨炼体弥清,鉴明尘已绝。恬夷宇宙泰,焕朗天光彻。
羽服参烟霄,童颜皎冰雪。隐符千魔骇,鸣玉万帝悦。
遂使区宇中,祅气永沦灭。
朝逾弱水北,夕憩钟山顶。颛顼清玄宫,禺强扫幽境。
烛龙发神曜,阴野弥焕炳。导达三气和,驱除六天静。
玉楼互相晖,烟客何秀颖。一举流霞津,千年在俄顷。
扬盖造辰极,乘烟游阆风。上元降玉闼,王母开琳宫。
天人何济济,高会碧堂中。列侍奏云歌,真音满太空。
千年紫柰熟,四劫灵瓜丰。斯乐异荒宴,陶陶殊未终。
整驾辞五岳,排烟凌九霄。纷然太虚中,羽旆更相招。
且盼蓬壶近,谁言昆阆遥。悠悠竟安适,仰赴三天朝。
予招三清友,迥出九天上。挠挑绝漠中,差池遥相望。
大空含常明,八外无隐障。鸾凤有逸翮,泠然恣飘飏.
寥寥唯玄虚,至乐在神王。
纵身太霞上,眇眇虚中浮。八威先启行,五老同我游。
灵景何灼灼,祥风正寥寥。啸歌振长空,逸响清且柔。
遨嬉无迹赏,顾眄皆真俦。不疾而自速,万天俄已周。
返视太初先,与道冥至一。空洞凝真精,乃为虚中实。
变通有常性,合散无定质。不行迅飞电,隐曜光白日。
玄栖忘玄深,无得固无失。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赤帝 chì dì
(1).即 炎帝 神农氏 。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以 神农 为 赤帝 。”
(2).指 神农氏 一系的帝王。《逸周书·尝麦》:“ 蚩尤 乃逐帝,争于 涿鹿 之河,九隅无遗, 赤帝 大慑,乃説于 黄帝 ,执 蚩尤 ,杀之于 中冀 。” 朱右曾 校释:“ 赤帝 , 神农 之后帝 榆罔 。”
(3).即 祝融氏 。后世以为火神。《淮南子·时则训》:“南方之极…… 赤帝 祝融 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后汉书·祭祀志中》:“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 赤帝 祝融 。”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九:“ 赤帝 跃火龙,炎官控朱鸟。” 宋 罗泌 《路史·前纪八·祝诵氏》:“﹝ 祝融氏 ﹞以火施化,号 赤帝 。”
(4).“赤帝子”的简称。《汉书·王莽传上》:“ 赤帝 汉氏 高皇帝 之灵,承天命,传国金策之书,予甚祗畏。” 唐 鲍溶 《沛中怀古》诗:“烟芜 歌风臺 ,此是 赤帝 乡。” 胡韫玉 《龙飞》诗:“龙飞已卜黄天立,蛇斩先知 赤帝 成。”参见“ 赤帝子 ”。
(5).见“ 赤熛怒 ”。 ——《漢語大詞典》
(2).指 神农氏 一系的帝王。《逸周书·尝麦》:“ 蚩尤 乃逐帝,争于 涿鹿 之河,九隅无遗, 赤帝 大慑,乃説于 黄帝 ,执 蚩尤 ,杀之于 中冀 。” 朱右曾 校释:“ 赤帝 , 神农 之后帝 榆罔 。”
(3).即 祝融氏 。后世以为火神。《淮南子·时则训》:“南方之极…… 赤帝 祝融 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后汉书·祭祀志中》:“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 赤帝 祝融 。”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九:“ 赤帝 跃火龙,炎官控朱鸟。” 宋 罗泌 《路史·前纪八·祝诵氏》:“﹝ 祝融氏 ﹞以火施化,号 赤帝 。”
(4).“赤帝子”的简称。《汉书·王莽传上》:“ 赤帝 汉氏 高皇帝 之灵,承天命,传国金策之书,予甚祗畏。” 唐 鲍溶 《沛中怀古》诗:“烟芜 歌风臺 ,此是 赤帝 乡。” 胡韫玉 《龙飞》诗:“龙飞已卜黄天立,蛇斩先知 赤帝 成。”参见“ 赤帝子 ”。
(5).见“ 赤熛怒 ”。 ——《漢語大詞典》
跃 ( 躍 ) yuè
跃 [ yuè ]
- ◎ 跳:跳~。飞~。~进。~然。~动。~~欲试。
火龙(火龍)huǒ lóng
(1).火形和龙形的图案。多用于帝王服饰。《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杜预 注:“火,画火也;龙,画龙也。”
(2).传说中浑身带火的神龙。 唐 王毂 《苦热行》:“ 祝融 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宋 梅尧臣 《次韵和马都官苦热》:“火龙将焚鬣,阳乌多渴心。”《清史稿·灾异志四》:“﹝ 康熙 ﹞五十七年八月初一, 钟祥 火灾,先是有童謡云:‘八月初一火龙过’,至是果应。”
(3).形容绵延不绝或连成一串的灯火。 唐玄宗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宋 陆游 《丁酉上元》诗之一:“月离云海飞金镜,灯射冰帘掣火龙。”
(4).形容延烧的烈火。 宋 梅尧臣 《送黄殿丞通判润州》诗:“前年 江州 飞火龙,楼殿化尽山将鎔。”
(5).指龙灯。 清 李慈铭 《越中灯词》:“月下新妆齐出看,前村报舞火龙来。”
(6).喻火车。 郭沫若 《颂武汉》诗:“火龙驶过 龟蛇 舞,铁鸟飞临风鹤回。”
(7).方言。炉灶接连烟囱的通烟孔道。
(8).棉红蜘蛛和麦蜘蛛的别名。 ——《漢語大詞典》
(2).传说中浑身带火的神龙。 唐 王毂 《苦热行》:“ 祝融 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宋 梅尧臣 《次韵和马都官苦热》:“火龙将焚鬣,阳乌多渴心。”《清史稿·灾异志四》:“﹝ 康熙 ﹞五十七年八月初一, 钟祥 火灾,先是有童謡云:‘八月初一火龙过’,至是果应。”
(3).形容绵延不绝或连成一串的灯火。 唐玄宗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宋 陆游 《丁酉上元》诗之一:“月离云海飞金镜,灯射冰帘掣火龙。”
(4).形容延烧的烈火。 宋 梅尧臣 《送黄殿丞通判润州》诗:“前年 江州 飞火龙,楼殿化尽山将鎔。”
(5).指龙灯。 清 李慈铭 《越中灯词》:“月下新妆齐出看,前村报舞火龙来。”
(6).喻火车。 郭沫若 《颂武汉》诗:“火龙驶过 龟蛇 舞,铁鸟飞临风鹤回。”
(7).方言。炉灶接连烟囱的通烟孔道。
(8).棉红蜘蛛和麦蜘蛛的别名。 ——《漢語大詞典》
炎官 yán guān
神话中的火神。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一:“ 赤帝 跃火龙, 炎官 控朱鸟。” 宋 陆游 《七月十七日大雨极凉》诗:“ 吴中 七月热未已,渴乌呀呀井无水。 炎官 护前不少敛,树头敢望秋风起。” ——《漢語大詞典》
控 kòng《國語辭典》
控 [ kòng ]
动- 拉弓。《说文解字·手部》:「控,引也。」清·段玉裁·注:「引者,开弓也。」文选·班固〈西都赋〉:「弦不再控,矢不单杀。」明·宋濂〈秦士录〉:「诸将军控弦引矢,追至大洋,且战且却。」
- 操纵、支配。如:「控制」、「遥控」。唐·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董西厢·卷七》:「沉醉东风里,控骄马,鞭袅芦花。」
- 投、掷。《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则控于地而已矣。」
- 投诉、告发。如:「指控」、「诬控」、「控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断不得公,自然上控。」
- 北平方言。指倒悬容器口,使里面的液体流净。如:「将沙拉油瓶控一控,还足够炒一次菜。」
朱鸟(朱鳥)zhū niǎo
(1).星宿名。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的总称。七宿相联呈鸟形;朱色象火,南方属火,故名。《史记·天官书》:“南宫朱鸟。” 唐 杨炯 《浑天赋》:“南宫则黄龙赋象,朱鸟成形,五帝之座,三光之庭。”
(2).古代军事家按天文四宫布列前后左右军阵,军旗画四种图形为标识,前方的叫朱鸟。《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孔颖达 疏:“此明军行象天文而作陈法也。前南,后北,左东,右西。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军前宜捷,故用鸟。” 明 沈寿民 《江上行》:“玄武后扈,朱鸟前騫。”
(3).南方之神。《太平御览》卷八八一引《河图》:“南方赤帝,神名 赤熛怒 ,精名朱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鸟舒翼以峙衡,腾虵蟉虯而遶榱。” 李周翰 注:“朱鸟,朱雀,南方神也。”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九:“赤帝跃火龙,炎官控朱鸟。” 清 王韬 《瀛壖杂志》卷六:“怒控寒潮犹撼郭,魂归朱鸟已无城。”
(4).宫殿名。《文选·张衡〈西京赋〉》:“ 麒麟 、 朱鸟 、 龙兴 、 含章 。” 李善 注:“ 汉 宫闕名有 麒麟殿 、 朱鸟殿 。”
(5).鸟名。传说中的鸾鸟。 汉 贾谊 《惜誓》:“飞朱鸟使先驱兮,驾 太一 之象舆;苍龙蚴虬于左驂兮,白虎骋而为右騑。” 宋 梅尧臣 《送程殿丞知韶州》诗:“传闻古帝 舜 ,石上奏《九成》,凤皇为之下,朱鸟不復鸣。”参阅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6).鸟名。凤。《后汉书·张衡传》:“前 祝融 使举麾兮,纚朱鸟以承旗。” 李贤 注:“朱鸟,凤也。” 明 李梦阳 《杂诗》之一:“众羽日繽纷,朱鸟戢其翰。” 清 沈曰霖 《晋人麈·十二肖论》:“十二肖之宜黜者,若鼠、若猴;其宜收者,若元武、若朱鸟、若勾陈。不知何以不尔。”
(7).鸟名。雁。 汉 扬雄 《法言·向明》:“或曰:‘奚取於朱鸟哉?’曰:‘时来则来,时往则往,能来能往者,朱鸟之谓与!’” 宋咸 注:“朱鸟,随阳之鸟,谓鴈也。” 明 何景明 《织女赋》:“凤凰翼以翳车兮,命乌鹊以筑梁,先朱鸟以通媒兮,导应龙以启征。”
(8).道教语。指舌头。《云笈七籤》卷十一:“呼吸元气以求仙,仙公公子已可前,朱鸟吐缩白石源。”注:“朱鸟,舌象。白石,齿象。吐缩,导引津液。谓阴阳之气流通不絶,故曰源。” ——《漢語大詞典》
(2).古代军事家按天文四宫布列前后左右军阵,军旗画四种图形为标识,前方的叫朱鸟。《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孔颖达 疏:“此明军行象天文而作陈法也。前南,后北,左东,右西。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军前宜捷,故用鸟。” 明 沈寿民 《江上行》:“玄武后扈,朱鸟前騫。”
(3).南方之神。《太平御览》卷八八一引《河图》:“南方赤帝,神名 赤熛怒 ,精名朱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鸟舒翼以峙衡,腾虵蟉虯而遶榱。” 李周翰 注:“朱鸟,朱雀,南方神也。”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九:“赤帝跃火龙,炎官控朱鸟。” 清 王韬 《瀛壖杂志》卷六:“怒控寒潮犹撼郭,魂归朱鸟已无城。”
(4).宫殿名。《文选·张衡〈西京赋〉》:“ 麒麟 、 朱鸟 、 龙兴 、 含章 。” 李善 注:“ 汉 宫闕名有 麒麟殿 、 朱鸟殿 。”
(5).鸟名。传说中的鸾鸟。 汉 贾谊 《惜誓》:“飞朱鸟使先驱兮,驾 太一 之象舆;苍龙蚴虬于左驂兮,白虎骋而为右騑。” 宋 梅尧臣 《送程殿丞知韶州》诗:“传闻古帝 舜 ,石上奏《九成》,凤皇为之下,朱鸟不復鸣。”参阅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6).鸟名。凤。《后汉书·张衡传》:“前 祝融 使举麾兮,纚朱鸟以承旗。” 李贤 注:“朱鸟,凤也。” 明 李梦阳 《杂诗》之一:“众羽日繽纷,朱鸟戢其翰。” 清 沈曰霖 《晋人麈·十二肖论》:“十二肖之宜黜者,若鼠、若猴;其宜收者,若元武、若朱鸟、若勾陈。不知何以不尔。”
(7).鸟名。雁。 汉 扬雄 《法言·向明》:“或曰:‘奚取於朱鸟哉?’曰:‘时来则来,时往则往,能来能往者,朱鸟之谓与!’” 宋咸 注:“朱鸟,随阳之鸟,谓鴈也。” 明 何景明 《织女赋》:“凤凰翼以翳车兮,命乌鹊以筑梁,先朱鸟以通媒兮,导应龙以启征。”
(8).道教语。指舌头。《云笈七籤》卷十一:“呼吸元气以求仙,仙公公子已可前,朱鸟吐缩白石源。”注:“朱鸟,舌象。白石,齿象。吐缩,导引津液。谓阴阳之气流通不絶,故曰源。”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