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李白唐代〕《登锦城散花楼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金窗绣户珠箔银钩

金窗 jīn chuāng
亦作“ 金窓 ”。亦作“ 金牕 ”。 华美的窗。 汉 张超 《灵帝河间旧庐碑》:“金窓鬱律,玉璧玎璫。” 唐 李白 《双燕离》诗:“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唐 李白 《折杨柳》诗:“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牕烟。”  ——《漢語大詞典》
夹 ( 夾 ) jiā/jiá/gā
夹 [ jiā ]
  1. 从两旁钳住:使劲儿~住。
  2. 两旁有物限制住,在两者之间:两山~一水。~峙。
  3. 搀杂:~生饭。~杂。
  4. 夹东西的器具:竹~子。~剪。卷(juǎn )~。
夹 [ jiá ]
     ◎ 两层的衣服:~衣。~被。
夹 [ gā ]
     ◎ 〔~肢窝〕腋下。
绣户(繡户)xiù hù
亦作“綉户”。
(1).雕绘华美的门户。多指妇女居室。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三:“璿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 宋 陆游 《蝶恋花》词:“不怕银缸深绣户,只愁风断 青衣渡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绣户朱帘,时露娇娥半面。”
(2).指富户。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治服》:“凡予所言,皆贵贱咸宜之事,既不详綉户而畧衡门,亦不私贫家而遗富室。”  ——《漢語大詞典》
珠箔 zhū bó
即珠帘。《汉武故事》:“ 武帝 起神室,以白珠织为箔。” 唐 李白 《陌上赠美人》诗:“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宋 刘秉 《七夕》诗:“珠箔风轻月似钩,还将锦绣结高楼。” 明 夏完淳 《怨晓月赋》:“美人二八兮捲珠箔,明月三五兮流华阁。” 清 汪懋麟 《东风第一枝》词:“喜六街高揭金幡,万户低垂珠箔。”参见“ 珠帘 ”。  ——《漢語大詞典》
悬 ( 懸 ) xuán
悬 [ xuán ]
  1. 挂,吊在空中:~垂。~吊。~梯。~河。~心。~念(a.挂念;b.文艺作品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今后命运的伏笔)。~梁刺股。
  2. 没有着落,没有结束:~断。~案。~而未决。
  3. 距离远:~隔。~殊。
  4. 危险:~崖。~乎(“”读轻声)。
  5. 公开提示:~赏。
银钩(銀鉤,銀鈎)yín gōu
亦作“ 银钩 ”。
(1).银质或银色的钩子。《晋书·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鉤,飘若惊鸞。” 南朝 梁 刘孝威 《钓竿篇》:“金辖茱萸网,银钩翡翠竿。”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侠客珠弹垂杨道,倡妇银鉤采桑路。”《宋史·乐志十五》:“翠帘人静月光浮,但半捲银钩。”
(2).一种银质的妇女饰物。 唐 徐坚 《棹歌行》:“櫂女饰银鉤,新妆下翠楼。”
(3).比喻遒媚刚劲的书法。 唐 杜甫 《陈拾遗故宅》诗:“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 元 张逊 《水调歌头·宴顾仲瑛金粟影亭赋桂》词:“把鸞笺,裁绣句,写银钩。”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想梦》:“他一不合银钩写,锦字松烟。”
(4).比喻弯月。 宋 李弥逊 《游梅坡席上杂酬》之二:“竹篱茅屋倾樽酒,坐看银钩上晚川。”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