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帝图(帝圖)dì tú
(1).帝王治国的谋略。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有 宋 函 夏 ,帝图弘远, 高祖 以圣武定鼎,规同造物。”《北齐书·儒林传赞》:“帝图杂霸,儒风未纯。”
(2).引申为帝业。 唐 李白 《大庭库》诗:“帝图终冥没,叹息满山川。”《旧唐书·敬晖传》:“属以帝图伊始,务静狴牢,所以久以含容,未能暴诸遐邇。”
(3).指帝王应天命的图箓。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天命至重,历数匪轻,自非德协之才,功济四海,无以入选帝图,允当师锡。”《元史·世祖纪四》:“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
(4).犹帝位。《旧唐书·外戚传·武延基》:“ 则天皇后 临御帝图,明目达聪,躬亲庶绩。” ——《漢語大詞典》
(2).引申为帝业。 唐 李白 《大庭库》诗:“帝图终冥没,叹息满山川。”《旧唐书·敬晖传》:“属以帝图伊始,务静狴牢,所以久以含容,未能暴诸遐邇。”
(3).指帝王应天命的图箓。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天命至重,历数匪轻,自非德协之才,功济四海,无以入选帝图,允当师锡。”《元史·世祖纪四》:“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
(4).犹帝位。《旧唐书·外戚传·武延基》:“ 则天皇后 临御帝图,明目达聪,躬亲庶绩。” ——《漢語大詞典》
终 ( 終 ) zhōng
终 [ zhōng ]
- 末了(liǎo ),完了(liǎo),与“始”相对:年~。~场(末了一场)。~极。~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端。靡不有初,鲜克有~(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
- 从开始到末了:~年。~生。饱食~日。
- 人死:临~。送~。
- 到底,总归:~归。~究。~于。~将成功。
- 姓。
冥没 míng méi
冥蒙。 唐 高适 《宋中》诗之七:“逍遥 漆园吏 ,冥没不知年。” ——《漢語大詞典》
叹息(嘆息)tàn xī
(1).叹气。《礼记·祭义》:“出户而听,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昭王 临朝叹息。”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 桓 灵 也。” 唐 温庭筠 《郭处士击瓯歌》:“我亦为君长叹息,缄情远寄愁无色。” 清 魏源 《圣武纪》卷二:“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
(2).叹美;赞叹。《汉书·公孙弘传》:“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 枚生 ,见 主父 而叹息。羣士向慕,异人并出。” 宋 陆游 《风雨中望峡口短歌》:“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卷上:“宾主欢醉,父老叹息称颂。”《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
(1).叹气;嗟叹。《礼记·祭义》:“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愾然必有闻乎其嘆息之声。”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一:“吞声何足道,嘆息空悽然。”《西游记》第九六回:“那二老正在那里閒讲閒论,--説甚么兴衰得失,谁圣谁贤,当时的英雄事业,而今安在,诚可谓大嘆息。” 刘大白 《邮吻·黄叶》诗:“和树枝最亲密的黄叶;当它对伴侣告辞的时候,微微地--只是临风的一声叹息。”
(2).赞叹。《后汉书·朱晖传》:“ 暉 又与同郡 陈揖 交善, 揖 早卒,有遗腹子 友 , 暉 常哀之,及司徒 桓虞 为 南阳 太守,召 暉 子 駢 为吏, 暉 辞 駢 而荐 友 。 虞 嘆息,遂召之。” ——《漢語大詞典》
(2).叹美;赞叹。《汉书·公孙弘传》:“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 枚生 ,见 主父 而叹息。羣士向慕,异人并出。” 宋 陆游 《风雨中望峡口短歌》:“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卷上:“宾主欢醉,父老叹息称颂。”《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
(1).叹气;嗟叹。《礼记·祭义》:“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愾然必有闻乎其嘆息之声。”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一:“吞声何足道,嘆息空悽然。”《西游记》第九六回:“那二老正在那里閒讲閒论,--説甚么兴衰得失,谁圣谁贤,当时的英雄事业,而今安在,诚可谓大嘆息。” 刘大白 《邮吻·黄叶》诗:“和树枝最亲密的黄叶;当它对伴侣告辞的时候,微微地--只是临风的一声叹息。”
(2).赞叹。《后汉书·朱晖传》:“ 暉 又与同郡 陈揖 交善, 揖 早卒,有遗腹子 友 , 暉 常哀之,及司徒 桓虞 为 南阳 太守,召 暉 子 駢 为吏, 暉 辞 駢 而荐 友 。 虞 嘆息,遂召之。” ——《漢語大詞典》
满 ( 滿 ) mǎn
满 [ mǎn ]
-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
-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
- 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
- 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
- 使满,斟酒:~上一杯酒。
-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族。~文。~汉全席。
- 姓。
山川 shān chuān
(1).山岳、江河。《易·坎》:“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 唐 沈佺期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 汉 家城闕疑天上, 秦 地山川似镜中。”《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又问了问 褚一官 走过几省,説了些那省的风土人情,论了些那省的山川形胜。” 陈毅 《重过三峡》诗:“山川壮丽欣重睹,旧梦依稀认血痕。”
(2).借指景色。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六:“祇疑淳朴处,自有一山川。”
(3).指名山大川。《书·舜典》:“望于山川,徧于羣神。” 孔 传:“九州名山大川,五岳四瀆之属,皆一时望祭之。”
(4).指名山大川之神。《楚辞·九章·惜诵》:“俾山川以备御兮,命 咎繇 使听直。” 朱熹 集注:“山川,名山大川之神也。”《史记·蒙恬列传》:“﹝ 秦始皇 ﹞道病,使 蒙毅 还祷山川,未反。” ——《漢語大詞典》
(2).借指景色。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六:“祇疑淳朴处,自有一山川。”
(3).指名山大川。《书·舜典》:“望于山川,徧于羣神。” 孔 传:“九州名山大川,五岳四瀆之属,皆一时望祭之。”
(4).指名山大川之神。《楚辞·九章·惜诵》:“俾山川以备御兮,命 咎繇 使听直。” 朱熹 集注:“山川,名山大川之神也。”《史记·蒙恬列传》:“﹝ 秦始皇 ﹞道病,使 蒙毅 还祷山川,未反。”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