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

李白唐代〕《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
忘忧或假草,满院罗丛萱。
暝色湖上来,微雨飞南轩。
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
还惜诗酒别,深为江海言。
明朝广陵道,独忆此倾樽。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绿水柴门有如桃花源

绿水 lǜ shuǐ
(1).碧绿的水。 汉 应璩 《与满公琰书》:“高树翳朝云,文禽蔽緑水。” 晋 潘岳 《秋兴赋》:“龟祀骨於宗祧兮,思反身於緑水。”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一:“名园依緑水,野竹上青霄。”
(2).古舞曲名。一名“渌水”。《淮南子·俶真训》:“足蹀《阳阿》之舞,手会《緑水》之趋。” 高诱 注:“《緑水》,舞曲也,一曰古诗也。” 晋 张协 《七命》:“若乃追清哇,赴严节,奏《緑水》,吐《白雪》。”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曲》之一:“古称《緑水》《白紵》,催絃急管为君舞。” 唐 顾况 《宜城放琴客歌》:“新妍笼裙云母光,朱絃《緑水》喧洞房。”  ——《漢語大詞典》
接 jiē《國語辭典》

接 [ jiē ]

  1. 交合、相触。如:「交头接耳」、「短兵相接」、「四目相接」。《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 交际、招待。如:「迎接」、「接待」。《孟子·万章下》:「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3. 收、受。如:「接纳」、「接电话」、「接到来信」。
  4. 承受、托住。如:「接招」、「接住他投来的球。」《三国演义·第一七回》:「遂自下马接土填坑。」
  5. 连续、连接。如:「接续」、「接骨」、「接枝」、「接电线」、「上气不接下气」。
  6. 替换使延续。如:「接替」、「接班」、「接棒」、「接力赛」。
  1. 姓。如汉代有接昕。
柴门(柴門)chái mén
(1).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 三国 魏 曹植 《梁甫行》:“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宋 王安石 《即事》诗之一:“渐老逢春能几回,柴门今始为君开。” 清 李渔 《怜香伴·书空》:“柴门静夜无关钥,留与山僧带月推。”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十:“ 萧祥 推开柴门,两只白鹅惊飞着跑开。”
(2).代指贫寒之家;陋室。《晋书·儒林传论》:“若 仲寧 之清贞守道,抗志柴门; 行齐 之居室屡空,栖心陋巷……斯并通儒之高尚者也。” 宋 杨万里 《送蔡定夫提举正字使广东》诗:“柴门僵卧三腊雪,鱼釜仅续一线烟。” 元 张可久 《山坡羊·雪夜》曲:“扁舟乘兴,读书相映,不如高卧柴门静。”
犹杜门,闭门。《后汉书·杨震传》:“夜遣使者策收 震 太尉印綬,於是柴门絶宾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生归,殯母已,柴门谢客。”  ——《漢語大詞典》
有如 yǒu rú
(1).犹如,好像。《诗·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 召公 ,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 唐 韩愈 《寄三学士》诗:“归舍不能食,有如鱼中鉤。”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吾闻人心不同,有如其面。”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来自田间,心直口快,待 曾 家的子女,有如自己的骨肉。”
(2).如果,假如。《史记·商君列传》:“ 公叔 病有如不可讳,将柰社稷何?”《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今 唐 兵不出数千,将军拥众万餘,不乘其未定而击之,有如 唐 兵惧而自退,将军何面目以见陛下乎!” 清 顾炎武 《义士行》:“有如不幸先朝露,此恨悠悠谁与诉?”
(3).古人誓词中常用语。《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杨伯峻 注:“‘有如’亦誓词中常用语, 文 十二年《传》‘有如 河 ’……‘有如白水’即‘有如河’,意谓 河 神鉴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晏子 仰天叹曰:‘ 婴 所不唯忠於君、利社稷者是与,有如上帝!’”  ——《漢語大詞典》
桃花源 táo huā yuán
晋 陶潜 作《桃花源记》,谓有渔人从桃花源入一山洞,见 秦 时避乱者的后裔居其间,“土地平旷,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髮垂髫,并怡然自乐。”渔人出洞归,后再往寻找,遂迷不复得路。后遂用以指避世隐居的地方,亦指理想的境地。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五:“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宋 梅尧臣 《华亭谷》诗:“深非桃花源,自有渔者舟。” 杨朔 《木棉花》:“ 香港 ,这个美丽的海岛,暂时还是平静的,因此便成为富人的桃花源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