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去,荒井在,汲清寒。
晓雾散晴渚,秋色满湘山。青鞋黄帽,忺与名士共跻攀。
窈窕深林幽谷,诘曲危亭飞观,俯首视尘寰。长啸望天末,馀响下云端。
白鹤去,荒井在,汲清寒。醒然毛骨,浮丘招我御风还。
拂拭苍崖苔藓,一写胸中豪气,渺渺洞庭宽。山鬼善呵护,千载照层峦。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白鹤 bái hè
一种鹤,俗称仙鹤 ——《整理自网络》
去 qù《國語辭典》
去 [ qù ]
动- 往、到。与「来」相对。如:「去学校」、「去郊游」、「去餐馆吃饭」。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二首之二:「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 离开。如:「去职」。《汉书·卷八五·何武传》:「去后常见思。」
- 死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七出》:「杜衙小姐去三年,待与招魂上九天。」
- 距离。如:「去古已远。」唐·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送、发出。如:「去信」、「去电报」。
- 除掉。如:「去一层皮。」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辩证一》:「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矣哉!」
- 放弃。《庄子·大宗师》:「离形去知。」《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得汉食物皆去之,以视不如重酪之便美也。」
- 失掉。如:「大势已去」。《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胥人者,去其几也。」
- 过去的。如:「去年」。《文选·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表示事情的进行。相当于「啊」、「了」。如:「他睡觉去了。」、「他上班去了。」唐·李贺〈沙路曲〉:「断烬遗香褭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宋·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去声 」条。
- 姓。如汉代有去卑。
荒 huāng《國語辭典》
荒 [ huāng ]
动- 废弃。如:「荒废」、「荒芜」。《说文解字·艸部》:「荒,芜也。」汉·桓宽《盐铁论·本议》:「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工商盛而本业荒也。」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沉溺。如:「荒淫」。《金史·卷七○·撒改传》:「辽主荒于游畋,政事怠废。」
- 扩大。《诗经·周颂·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列子·杨朱》:「禹纂业事雠,惟荒土功。」
- 惊慌、忙乱。唐·卢藏用〈陈子昂别传〉:「(段简)将欲害之,子昂荒惧,使家人纳钱二十万。」《刘知远诸宫调·第二》:「知远听得道,好惊荒,别了三翁,急出祠堂。」通「慌」。
- 还未开垦的田地。如:「垦荒」。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晋书·卷九○·良吏传·王宏传》:「督劝开荒五千余顷,而熟田常课顷亩不减。」
- 边远的地方。如:「八荒九垓」。《楚辞·屈原·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我奉王命,问罪遐荒。」
- 凶年,农作物歉收的日子。如:「救荒」、「逃荒」、「饥荒」。清·魏源〈吴农备荒议上〉:「救荒不如备荒,备荒莫如急农时。」
- 事物严重缺乏的情况。如:「水荒」、「屋荒」、「师资荒」。
- 破烂废弃的物品。如:「收荒」、「拾荒」。
- 空旷冷清、偏僻。如:「荒凉」、「荒郊野外」。唐·吴融〈野庙〉诗:「古原荒庙揜莓苔,何处喧喧鼓笛来。」
- 不合情理的、不实在的。如:「荒诞」、「荒谬」、「荒唐」。《红楼梦·第一○○回》:「前两天还听见一个荒信,说是南边的公当铺也因为折了本儿收了。」
井在
唐 方干 再题龙泉寺上方 路盘砌下兼穿竹,井在岩头亦统潮。 ——《骈字类编》
汲 jí《國語辭典》
汲 [ jí ]
动- 自井中取水。如:「汲水」、「汲引」。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元·卢挚〈蟾宫曲·奴耕婢织生涯〉曲:「有客来,汲清泉,自煮茶芽。」
- 姓。如汉代有汲黯。
清寒 qīng hán
(1).清贫;贫寒。《晋书·文苑传·王沈》:“僕少长于 孔 颜 之门,久处于清寒之路。” 宋 陆游 《白鹤馆夜坐》诗:“袖手哦新诗,清寒媿雄浑。” 明 徐渭 《答王口北书》:“野客清寒,僧厨斋寂,承此食肉之盛惠,得免瘦癯。” 夏衍 《法西斯细菌》第一幕:“他的家境清寒。”
(2).寒凉;寒冷。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治水五行》:“七十二日水用事,其气清寒而黑。” 唐 崔兴宗 《留别王维》诗:“驻马欲分襟,清寒御沟上。” 宋 柳永 《过涧歇近》词:“人寂静,夜永清寒,翠瓦霜凝。” 清 龚自珍 《水调歌头》词:“风雨颯然至,竟日作清寒。”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六段:“初春的夜晚透着清寒。”
(3).清朗而有寒意。 宋 苏轼 《阳关词·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清 魏源 《出都前夕与周子坚夜步月下》诗:“空明浸清寒,霜月同一气。” 冰心 《寄小读者》九:“今日黄昏时,窗外的 慰冰湖 ,银海一般的闪烁,意态何等清寒!” ——《漢語大詞典》
(2).寒凉;寒冷。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治水五行》:“七十二日水用事,其气清寒而黑。” 唐 崔兴宗 《留别王维》诗:“驻马欲分襟,清寒御沟上。” 宋 柳永 《过涧歇近》词:“人寂静,夜永清寒,翠瓦霜凝。” 清 龚自珍 《水调歌头》词:“风雨颯然至,竟日作清寒。”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六段:“初春的夜晚透着清寒。”
(3).清朗而有寒意。 宋 苏轼 《阳关词·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清 魏源 《出都前夕与周子坚夜步月下》诗:“空明浸清寒,霜月同一气。” 冰心 《寄小读者》九:“今日黄昏时,窗外的 慰冰湖 ,银海一般的闪烁,意态何等清寒!”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