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何以 hé yǐ
(1).用什么;怎么。《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南史·陈后主纪》:“监者又言:‘ 叔宝 常耽醉,罕有醒时。’ 隋文帝 使节其酒,既而曰:‘任其性,不尔何以过日?’” 明 高启 《卧东馆简诸友生》诗:“何以度兹运?相勗蹈其常。” 冰心 《寄小读者》八:“为着人生,不得不别离,却又禁不起别离,你们何以慰我?”
(2).为什么。《诗·大雅·瞻卬》:“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论语·季氏》:“夫 顓臾 ,昔者先王以为 东蒙 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七:“我无汲汲志,何以有此憾?”《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 琚 固辞, 金 主曰:‘卿之才望,无不可者,何以辞为!’” 巴金 《灭亡》第八章:“大家有点愕然,不明白他何以会这样不高兴。”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或不能。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江乙母》:“今令尹之治也,耳目不明,盗贼公行,是故使盗得盗妾之布,是与使人盗何以异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辩惑总论》:“凡人有好则有恶,有喜则有怒,有誉则有毁,圣人亦何以异哉?” 明 刘基 《袭封诚意伯诰券》:“古称名世,何以过之?” ——《漢語大詞典》
(2).为什么。《诗·大雅·瞻卬》:“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论语·季氏》:“夫 顓臾 ,昔者先王以为 东蒙 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七:“我无汲汲志,何以有此憾?”《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 琚 固辞, 金 主曰:‘卿之才望,无不可者,何以辞为!’” 巴金 《灭亡》第八章:“大家有点愕然,不明白他何以会这样不高兴。”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或不能。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江乙母》:“今令尹之治也,耳目不明,盗贼公行,是故使盗得盗妾之布,是与使人盗何以异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辩惑总论》:“凡人有好则有恶,有喜则有怒,有誉则有毁,圣人亦何以异哉?” 明 刘基 《袭封诚意伯诰券》:“古称名世,何以过之?” ——《漢語大詞典》
充 chōng《國語辭典》
充 [ chōng ]
動- 填滿、裝滿。如:「充電」。唐·柳宗元〈陸文通先生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 代理、擔任。如:「權充」、「充當家庭教師」。唐·白居易〈新樂府·賣炭翁〉:「半匹紅紗一丈綾,繫向牛頭充炭直。」
- 假冒。如:「冒充」、「打腫臉充胖子」。
- 姓。如戰國時有充虞。
淹留 yān liú
(1).羁留;逗留。《楚辞·离骚》:“时繽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宋 贺铸 《浪淘沙》词之四:“为问木兰舟,何处淹留?” 明 张居正 《答中元高相公书》:“计来岁春夏间,乃得乞归,拟过梓里,当作一日淹留。” 清 孙枝蔚 《无言病起见遇》诗之一:“莫更还人拜,淹留且考槃。” 孙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十章:“经过了令人难忍的淹留,这不死的骷髅才算死绝。”
(2).隐退;屈居下位。《楚辞·九辩》:“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三国 蜀 诸葛亮 《诫外生》:“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宋 晁端礼 《满庭芳》词之二:“况圣时、争教 贾傅 淹留?” 金 高士谈 《秋兴》诗:“乾坤尚倾仄,吾敢叹淹留。”
(3).挽留,留住。 唐 杜甫 《宾至》诗:“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糲腐儒餐。”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二折:“谁受你那小覷我的官职!谁吃你那淹留咱的茶饭!”《水浒传》第八十回:“ 宋江 道:‘某等淹留大贵人在此,并无异心。’” 清 戴名世 《李县圃唱和诗序》:“而余又因以知 蜀 中之胜能淹留两贤,其风土必有可乐者。”
(4).犹相聚。 唐 赵嘏 《自遣》诗:“久客转諳时态薄,多情只共酒淹留。”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有客诣 瓌 …… 瓌 出,与客淹留。” 宋 司马光 《沉阴欲雪与同列会饮南斋》诗:“淹留勿轻散,待取雪花飞。” 清 孙枝蔚 《家涵中宅与张虞山赵天醉连床》诗:“相见吾宗慰寂寥,淹留永昼及清宵。”
(5).犹缠绵,羁绊。《全元散曲·新水令·思情》套曲:“鬼病淹留,白髮相如岂耐愁。” 明 文徵明 《风入松》词:“近来无奈病淹留,十日废梳头。”《红楼梦》第五三回:“又有疾病淹留,要来竟不能来。”
(6).犹留存。 元 沙正卿 《斗鹌鹑·闺情》套曲:“浑身上四肢沉困,迅指间一命淹留。” 清 吴拱宸 《离虎丘》诗:“万里风霜十八秋,姓名无地不淹留。”
(7).迟缓。《魏书·郭祚传》:“虽决断淹留,号为烦缓,然士女怀其德泽,于今思之。”
(8).谓虚度光阴。 宋 欧阳修 《哭圣俞》诗:“欢犹可彊闲屡偷,不觉岁月成淹留。” 金 刘铎 《渑池驿舍》诗:“淹留岁月头如雪,汨没风尘眼更花。” ——《漢語大詞典》
(2).隐退;屈居下位。《楚辞·九辩》:“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三国 蜀 诸葛亮 《诫外生》:“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宋 晁端礼 《满庭芳》词之二:“况圣时、争教 贾傅 淹留?” 金 高士谈 《秋兴》诗:“乾坤尚倾仄,吾敢叹淹留。”
(3).挽留,留住。 唐 杜甫 《宾至》诗:“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糲腐儒餐。”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二折:“谁受你那小覷我的官职!谁吃你那淹留咱的茶饭!”《水浒传》第八十回:“ 宋江 道:‘某等淹留大贵人在此,并无异心。’” 清 戴名世 《李县圃唱和诗序》:“而余又因以知 蜀 中之胜能淹留两贤,其风土必有可乐者。”
(4).犹相聚。 唐 赵嘏 《自遣》诗:“久客转諳时态薄,多情只共酒淹留。”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有客诣 瓌 …… 瓌 出,与客淹留。” 宋 司马光 《沉阴欲雪与同列会饮南斋》诗:“淹留勿轻散,待取雪花飞。” 清 孙枝蔚 《家涵中宅与张虞山赵天醉连床》诗:“相见吾宗慰寂寥,淹留永昼及清宵。”
(5).犹缠绵,羁绊。《全元散曲·新水令·思情》套曲:“鬼病淹留,白髮相如岂耐愁。” 明 文徵明 《风入松》词:“近来无奈病淹留,十日废梳头。”《红楼梦》第五三回:“又有疾病淹留,要来竟不能来。”
(6).犹留存。 元 沙正卿 《斗鹌鹑·闺情》套曲:“浑身上四肢沉困,迅指间一命淹留。” 清 吴拱宸 《离虎丘》诗:“万里风霜十八秋,姓名无地不淹留。”
(7).迟缓。《魏书·郭祚传》:“虽决断淹留,号为烦缓,然士女怀其德泽,于今思之。”
(8).谓虚度光阴。 宋 欧阳修 《哭圣俞》诗:“欢犹可彊闲屡偷,不觉岁月成淹留。” 金 刘铎 《渑池驿舍》诗:“淹留岁月头如雪,汨没风尘眼更花。” ——《漢語大詞典》
白日 bái rì
(1).太阳;阳光。《楚辞·九辩》:“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鑠而减毁。” 汉 王粲 《登楼赋》:“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南史·苏侃传》:“青关望断,白日西斜。恬源靚雾,垄首暉霞。” 唐 韩愈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诗:“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 清 黄鷟来 《送田月枢归隐王屋》诗:“层林翳远空,白日忽西匿。”
(2).喻指君主。《文选·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张铣 注:“白日喻君,言放逐去君。” 唐 武元衡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之二:“ 崑 浪 黄河 注, 崦嵫 白日頽。”
(3).白昼;白天。《后汉书·吴祐传》:“今若背亲逞怒,白日杀人,赦若非义,刑若不忍,将如之何?”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六:“野鹤清晨出,山精白日藏。”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三折:“我白日里就见个簸箕星。”《西游记》第六七回:“白日里尚且难行,黑夜里怎生敢宿?” 管桦 《山谷中》:“从南方吹来的热风,就是在这夜晚也没有减低它的热度,只有压倒了青草的露水,散发出白日所没有的凉气。”
(4).时间;光阴。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此等之儔,既不助长农工女,无有益於世,而坐食嘉穀,消费白日,毁败成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唐 白居易 《浩歌行》:“既无长绳繫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 宋 欧阳修 《送孔生再游河北》诗:“志士惜白日,高车无停轮。” 明 李贽 《续藏书·内阁辅臣·岳正》:“世间白日如过隙,谁能耐烦等尔一落笔遂三十年也。”
(5).人世;阳间。 唐 孟郊 《悼幼子》诗:“一闭黄蒿门,不闻白日事。” 唐 杜牧 《忍死留别献盐铁相公二十叔》诗:“青春辞白日,幽壤作黄埃。” 宋 司马光 《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遐福未终,大期奄及。去白日之昭晰,归下泉之窈冥。” ——《漢語大詞典》
(2).喻指君主。《文选·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张铣 注:“白日喻君,言放逐去君。” 唐 武元衡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之二:“ 崑 浪 黄河 注, 崦嵫 白日頽。”
(3).白昼;白天。《后汉书·吴祐传》:“今若背亲逞怒,白日杀人,赦若非义,刑若不忍,将如之何?”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六:“野鹤清晨出,山精白日藏。”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三折:“我白日里就见个簸箕星。”《西游记》第六七回:“白日里尚且难行,黑夜里怎生敢宿?” 管桦 《山谷中》:“从南方吹来的热风,就是在这夜晚也没有减低它的热度,只有压倒了青草的露水,散发出白日所没有的凉气。”
(4).时间;光阴。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此等之儔,既不助长农工女,无有益於世,而坐食嘉穀,消费白日,毁败成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唐 白居易 《浩歌行》:“既无长绳繫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 宋 欧阳修 《送孔生再游河北》诗:“志士惜白日,高车无停轮。” 明 李贽 《续藏书·内阁辅臣·岳正》:“世间白日如过隙,谁能耐烦等尔一落笔遂三十年也。”
(5).人世;阳间。 唐 孟郊 《悼幼子》诗:“一闭黄蒿门,不闻白日事。” 唐 杜牧 《忍死留别献盐铁相公二十叔》诗:“青春辞白日,幽壤作黄埃。” 宋 司马光 《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遐福未终,大期奄及。去白日之昭晰,归下泉之窈冥。” ——《漢語大詞典》
不可 bù kě
(1).不可以;不可能。《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或谗言似信,不可谓有诚;激盗似忠,不可谓无私。” 前蜀 韦庄 《章台夜思》诗:“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迴。”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的家庭》:“爸爸十岁的时候,家中就为他请了个武术教师同老塾师,学习作将军所不可少的技术与学识。”
(2).不答应;不准许。《穀梁传·昭公三十一年》:“ 晋侯 使 荀櫟 唁公於 乾侯 。唁公不得入於 鲁 也,曰:‘既为君言之矣,不可者 意如 也。’” 范宁 注:“言己已告 鲁 求纳君,唯 意如 不肯。”《史记·刺客列传》:“诚得劫 秦王 ,使悉反诸侯侵地,若 曹沫 之与 齐桓公 ,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大驾﹞幸 明州 时, 吕相 欲并从官听自便, 高宗 不可,乃止。”
(3).不轻易赞同或遵奉。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下:“臣窃谓 仲淹 秉朴忠之心,怀直谅之节……观其临事不可,言必忤上,竭忠奉国,夫岂私其身哉?”
(4).谓不符合,不称。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楔子》:“早是我受不过狠毒的儿夫气,更那堪不可公婆意!”
(5).犹不堪。 宋 苏轼 《九日黄楼作》诗:“去年重阳不可説,南城夜半千謳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6).指缺点、过错。 宋 王安石 《别少述》诗:“子今此去来何时,后有不可谁予规?”
(7).与“非”连用,“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 郭小川 《昆仑行》诗三:“我却有个不解的难题,非问问他们不可。” ——《漢語大詞典》
(2).不答应;不准许。《穀梁传·昭公三十一年》:“ 晋侯 使 荀櫟 唁公於 乾侯 。唁公不得入於 鲁 也,曰:‘既为君言之矣,不可者 意如 也。’” 范宁 注:“言己已告 鲁 求纳君,唯 意如 不肯。”《史记·刺客列传》:“诚得劫 秦王 ,使悉反诸侯侵地,若 曹沫 之与 齐桓公 ,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大驾﹞幸 明州 时, 吕相 欲并从官听自便, 高宗 不可,乃止。”
(3).不轻易赞同或遵奉。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下:“臣窃谓 仲淹 秉朴忠之心,怀直谅之节……观其临事不可,言必忤上,竭忠奉国,夫岂私其身哉?”
(4).谓不符合,不称。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楔子》:“早是我受不过狠毒的儿夫气,更那堪不可公婆意!”
(5).犹不堪。 宋 苏轼 《九日黄楼作》诗:“去年重阳不可説,南城夜半千謳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6).指缺点、过错。 宋 王安石 《别少述》诗:“子今此去来何时,后有不可谁予规?”
(7).与“非”连用,“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 郭小川 《昆仑行》诗三:“我却有个不解的难题,非问问他们不可。” ——《漢語大詞典》
系 ( 系 係 繫 ) xì/jì《國語辭典》
系 [ xì ]
動- 懸繫。《說文解字·糸部》:「系,懸也。」三國魏·曹植〈輔臣論〉:「群言系于口,而研覈是非。」
- 接續、繼承。《文選·班固·東都賦》:「系唐統,接漢緒。」
- 有一定秩序及聯屬關係的整體或組織。如:「世系」、「太陽系」、「直系血親」、「中古音系」。《新唐書·卷二○三·文藝傳下·李賀傳》:「李賀字長吉,系出鄭王後。」
- 大學中所分的學術科別。如:「中文系」、「哲學系」、「物理系」。
- 姓。如春秋時楚國有系益。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