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幽姿矜冷淡,别占一家春。

李洪宋代〕《探梅

幽姿矜冷淡,别占一家春。
摩诘闻禅女,登伽善幻人。
解愁空索笑,能赋更疑神。
乞与水仙品,谁持上玉宸。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幽姿冷淡一家春

幽姿 yōu zī
幽雅的姿态。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池上楼》诗:“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唐 白居易 《画竹歌》:“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明 唐寅 《惜梅赋》:“然生不得其地,俗物混其幽姿。”  ——《漢語大詞典》
矜 jīn/qín/guān《國語辭典》

矜 [ jīn ]

  1. 憐惜、憐憫。如:「哀矜」。《書經·泰誓上》:「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論語·子張》:「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2. 敬慎。《書經·旅獒》:「不矜細行,終累大德。」
  3. 敬重、推崇。《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嬰以廉恥,故人矜節行。」
  4. 自誇、自負。如:「自矜」。《史記·卷一二四·游俠傳》:「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
  1. 莊重自持。如:「矜持」。《論語·衛靈公》:「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2. 驕傲自大。如:「驕矜」。唐·韓愈〈與汝州盧郎中論薦侯喜狀〉:「辭氣激場,面有矜色。」
  1. 禍亂。《詩經·小雅·菀柳》:「曷以靖之,居以凶矜。」

矜 [ qín ]

  1. 矛或戟的木柄。《文選·賈誼·過秦論》:「鉏櫌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

矜 [ guān ]

  1. 老而無妻的人。《詩經·大雅·烝民》:「不侮矜寡,不畏彊禦。」《禮記·禮運》:「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通「鰥」。
  1. 生病、患病。《詩經·小雅·何草不黃》:「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後漢書·卷四·孝和帝紀》:「朕寤寐恫矜,思弭憂釁。」通「瘝」。
冷淡 lěng dàn
亦作“ 冷澹 ”。
(1).不浓艳;素净淡雅。 唐 白居易 《白牡丹》:“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宋 刘子翚 《满庭芳·桂花》词:“叶底轻黄纂纂,恼人是微裂方缄。翛然胜,清真冷淡,无艷寄尘凡。” 元 张翥 《水龙吟·广陵送客,次郑兰玉赋蓼花韵》:“水天瀟洒,秋容冷淡,凭谁点缀?” 明 唐寅 《黄莺儿》词:“王孙浪游,光阴水流,梨花冷淡和人瘦。”
(2).幽寂;冷清。 南唐 李中 《徐司徒池亭》诗:“扶疏皆竹柏,冷淡似瀟湘。” 宋 梅尧臣 《辛著作知西京永宁》诗:“冷澹鳩鸣屋,宽闲水满塘。” 元 耶律楚材 《对雪鼓琴》诗:“笑捻吟鬚吟雪诗,冷淡生活太清絶。” 明 王衡 《真傀儡》:“人都道我怡神适兴,强闹煖这冷淡生涯。不知我避世逃名,故卖弄些风流罪过。” 老舍 《四世同堂》二一:“自从 日本 兵进了 北平城 ,除了生意冷淡了些, 金三爷 并没觉得有什么该关心的地方。”
(3).不热情;不亲热。 宋 黄庭坚 《徐孺子祠堂》诗:“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唐太守 虽然与了他脱籍文书,出去见了 陈同父 ,并不提起嫁他的説话了。连相待之意,比平日也冷澹了许多。”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七章:“他想起自己过去对这孩子的冷淡,甚至冷酷,现在心里就不禁发生了一丝忏悔。”
(4).慢待,怠慢。《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曲理俺也不十分明白,任凭小娘子歌一个儿侑这杯酒下去罢了。且莫要冷淡了俺。” 清 李渔 《凰求凤·避色》:“姐姐説,相公閒暇的时节,还要过去走走,不要冷淡了他。” 吴组缃 《菉竹出房》:“我做姑姑的命不好,连侄儿侄媳也冷淡我。”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不,我不能冷淡一位 汉 家公主!让我探一探她心里究竟藏着什么?”
(5).凉却;淡忘。《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 吴衙内 指望帮过了船边,细细饱看。谁知才傍过去,便掩上舱门,把 吴衙内 一团高兴,直冷淡到那指尖上。” 老舍 《骆驼祥子》二一:“买车的心既已冷淡,对别人家的车就漠不关心。”  ——《漢語大詞典》
别 ( 別 ) bié/biè《國語辭典》
  1. 「別 」的異體字。
占 zhān/zhàn《國語辭典》

占 [ zhān ]

  1. 根据征兆以推知吉凶。《周礼·春官·占人》:「凡卜簭,君占体,大夫占色,史占墨,卜人占坼。」
  2. 视察、配合。《后汉书·卷六五·段颎传》:「臣动兵涉夏,连获甘澍,岁时丰稔,人无疵疫,上占天心,不为灾伤。」
  3. (二)​之又音。

占 [ zhàn ]

  1. 据有。唐·方干〈于秀才小池〉诗:「占地未过四五尺,浸天唯入两三星。」通「占」。
  2. 有、具有。唐·韩愈〈进学解〉:「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3. 口传。《后汉书·卷四十五·张俊传》:「俊自狱中占狱吏上书自讼,书奏而俊狱已报。」《西游记·第三六回》:「对月怀归,口占一首古风长篇。」
一家春 yī jiā chūn
形容美好独特的境界。 唐 王勃 《山扉夜坐》诗:“林塘花下月,别是一家春。” 唐 杨巨源 《圣寿无疆词》之四:“云山九门曙,天地一家春。” 宋 陈师道 《次韵答学者》之一:“笔下倒倾 三峡 水,胸中别作一家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