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启封一勺挹清泚,烹试茗碗真增妍。

楼钥宋代〕《旱久无水王伯容分惠桃源大谿泉将以长篇水至

七十老翁门昼闭,终日萧然无一事。
却因不雨动衰怀,拥笏黄堂与祠祀。
兼旬旱涸舟不通,井泉欲竭知无计。
僮奴抱瓮扣比邻,水不得清仅无滓。
旧时见说横谿源,有水侧出万竹前。
考之尔雅名汍泉,颇思走介分微涓。
去之一驿不易到,午暑坐想空垂涎。
不知何人剥啄扣我门,惠以小罂童稚惊相传。
启封一勺挹清泚,烹试茗碗真增妍。
况当精祷已孚应,三日檐溜倾潺湲。
病中一笑成莞尔,城闉安有泉如此。
吴松四桥思陆羽,白帝城西歌子美。
何用中泠取扬子,已觉清甘冰人齿。
前人所品殊不定,一下一高随所喜。
老我住世能几年,引饮一瓢几子渊。
行见甫田取十千,坐使远近俱安然。
欲和大篇不觉沉吟久,击钵成章慙敏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启封一勺清泚茗碗增妍

启封(啓封)qǐ fēng
(1).开拆封闭物。《列子·汤问》:“此三寳者,传之十三世矣,而无施於事。匣而藏之,未尝启封。”
(2).特指将查封房屋、器物的封条拆去。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它(未名社)被封闭过一次……后来没有事,启封了。”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五:“今天区里决定启封仓库。”
(3).古代天子把土地分封给宗亲或有功的大臣。 唐 刘禹锡 《上门下裴相公启》:“君臣相遇,播於乐章;山河启封,载在盟府。” 唐 白居易 《薛从可右清道率府仓曹制》:“惟汝父 平 ,守吾藩镇,能以忠力,殄寇安人。畴庸既以启封,延赏亦宜及嗣。”  ——《漢語大詞典》
一勺
唐 刘禹锡 楚州开元寺北院枸杞临井繁茂可观群贤赋诗因以继和 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唐 孟郊 寒溪 其八 千里冰裂处,一勺暖亦仁。
唐 卢仝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十九 虾蟆请客 愿君借我一勺水,与君昼夜歌德声。
唐 卢肇 江陵府初试澄心如水 莫测千寻底,难知一勺初。
唐 皮日休 聪明泉 一勺如琼液,将愚拟望贤。
宋 苏轼 过文觉显公房 斓斑碎玉养菖蒲,一勺清泉满石盂。
元 郑元祐 天池 太湖万顷应凡浊,閟此泓渟一勺泉。
元 王恽 同刘劝农彦和葛县令祐之游苍谷口四首 其二 一勺凤凰台下水,有时风雨洗天来。
元 张翥 登金山吞海亭了公请赋 危亭突兀戴鳌头,俯视沧溟一勺浮。
元 柳贯 浦阳十咏 其四 宝掌冷泉 一勺曹溪未是甘,刺山容易出飞泉。  ——《骈字类编》
挹 yì《國語辭典》

挹 [ yì ]

  1. 舀取。《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2. 牵引。《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三》:「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3. 谦退、退让。《荀子·宥坐》:「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4. 推崇。《北史·卷三八·裴文举传》:「父邃,性方严,为州里所推挹。」通「揖」。
清泚 qīng cǐ
(1).清澈。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邑里向疎芜,寒流自清泚。” 唐 费冠卿 《枕流石》诗:“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 宋 欧阳修 《荷花赋》:“阴曲池之清泚,漾波纹之奫沦。”《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五年正月十八日》:“林木森疎,泉流清泚。”
(2).清澈的水。 唐 徐牧 《省试临渊》诗:“清泚濯缨处,今来喜一临。”《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风亭月榭,杏坞桃溪,云楼上倚晴空,水阁下临清泚。” 清 钱谦益 《八月十四夜艤舟虎丘与孟阳长蘅小饮》诗:“四山歌吹罢,落月汎清泚。”
(3).形容诗文清晰明洁。 宋 王安石 《伤杜醇》诗:“谈辞足诗书,篇咏又清泚。” 清 方文 《噉椒堂诗》:“学文虽未成,爱我笔清泚。”  ——《漢語大詞典》
烹 pēng《國語辭典》

烹 [ pēng ]

  1. 一种烹饪方法。将食物入沸油半煎炸至熟,加佐料后略一沸滚即成。《左传·昭公二十年》:「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
  2. 古代一种以鼎煮人的酷刑。《战国策·赵策三》:「然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新唐书·卷八五·窦建德传》:「河间久拒守,多杀士,今力穷而下,请烹之。」
  3. 杀、灭。《淮南子·说林》:「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烹灭彊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极。」
  1. 肴馔。宋·陆游〈故里〉诗:「芋魁菰首君无笑,老子看来是大烹。」
试 ( 試 ) shì
试 [ shì ]
  1. 按照预定的想法非正式地做:~车。~图。~航。~问。尝~。~金石。
  2. 考,测验:~场。~卷。~题。笔~。考~。口~。
茗碗(茗碗)
宋 苏轼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侍,次韵绝句四首,各述所怀 其二 上尊初破早朝寒,茗碗仍沾讲舌乾。
宋 黄庭坚 招子高二十二韵兼简常甫世弼 三生数步隔,屡赴茗碗邀。
宋 晁补之 次韵鲁直谢李右丞送茶 都城米贵斗论璧,长饥茗碗无从识。
宋 唐庚 杂诗二十首 其十六 南方禁太饱,茗碗直须宽。
宋 孙觌 寄题虞阳山周氏隐居五咏 其一 妙光庵 茗碗酌云腴,香篆擢烟缕。
宋 杨万里 清明果饮二首 其一 绝爱杞萌如紫蕨,为烹茗碗洗诗肠。
金 郝俣 题温容村寺壁 茗碗閒中味,纹楸静里声。  ——《骈字类编》
真 zhēn《國語辭典》

真 [ zhēn ]

  1. 纯正的、不虚假的。如:「真面目」、「真心诚意」。《庄子·田子方》:「其为人也真 。」
  1. 的确、实在。如:「真好」、「真棒」。《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唯北狄为不 然,真中国之坚敌也。」
  1. 道家称得道成仙的人。如:「太乙真人」、「真人不露相」。《红楼梦·第二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2. 自然、本性。如:「天真」。《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3. 肖像、画像。如:「写真」、「留真」。
  4. 实授的官职。《汉书·卷一二·平帝纪》:「吏在位二百石以上,一切满秩如真。」
  5. 姓。如汉代有真玄菟。
增妍(增妍)
法苑珠林弄影逶迤增妍美艳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