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仙醪斟玛瑙,玉指奏琵琶。

楼钥宋代〕《陪沈虞卿使君游钱园

休沐无官事,公庭且放衙。
城中寻胜地,道上引高牙。
潭府临芳径,东岩玩物华。
山林真夐绝,栋宇谢豪奢。
陶令亲栽菊,秦侯晚种瓜。
裴公余绿野,六一醉琅玡。
幽阪森三友,飞桥粲百花。
树深藏曲折,谷险路谽谺。
道院罗星斗,禅房供释迦。
鳌峰思御气,画舸想乘槎。
佳处城环雉,吟边路绕蛇。
登山携翠袖,喝道屏银檛。
井市花相映,湖陂柳半遮。
高歌惊野鸟,叠鼓乱鸣蛙。
陛级青珉滑,秋千彩旆斜。
丛篁穿嫩笋,芳草绽新葩。
静憩方开宴,徐行更试茶。
仙醪斟玛瑙,玉指奏琵琶。
清绝嚣尘远,苍茫望眼赊。
诗情弥海峤,饮兴渺天涯。
贤尹民同乐,名郎子克家。
才高修月户,笔妙补天娲。
挥麈风流胜,凭栏笑语夸。
追风惭款段,倚玉媿蒹葭。
逸韵迷春蝶,清欢接暮雅。
舞茵收地锦,画烛照笼纱。
耋稚欣相告,舆台靖不哗。
微风朝趁马,好雨夜随车。
土脉兴原隰,霖膏润甲芽。
相将劝耕去,和气满桑麻。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仙醪玛瑙玉指琵琶

仙醪 xiān láo
仙酒。《镜花缘》第一回:“ 王母 各赐仙桃一枚,众仙拜谢,按次归座,説不尽天庖盛饌,天府仙醪。”  ——《漢語大詞典》
斟 zhēn《國語辭典》

斟 [ zhēn ]

  1. 注入、添加。如:「斟酒」、「斟茶」。唐·李白〈悲歌行〉:「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
  2. 滴。宋·范成大〈宜斋雨中〉诗:「映竹千丝舞,垂簷一线斟。」
  3. 审度、考虑。参见「斟酌 」条。
  4. 姓。如汉代有斟尚。
  1. 饮料、汁液。《史记·卷七○·张仪传》:「于是酒酣乐,进热啜,厨人进斟,因反斗以击代王,杀之,王脑涂地。」
玛瑙(瑪瑙)mǎ nǎo
(1).矿物名。玉髓的一种。品类甚多,颜色光美,可制器皿及装饰品。 三国 魏 曹丕 《〈玛瑙勒赋〉序》:“玛瑙,玉属也。出自西域,文理交错,有似马脑,故其方人因以名之。” 北周 庾信 《杨柳歌》:“衔云酒杯赤玛瑙,照日食螺紫琉璃。” 老舍 《茶馆》第一幕:“ 庞总管 ……连家里打醋的瓶子都是玛瑙作的!”
(2).用作药物。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二·马脑》。  ——《漢語大詞典》
玉指 yù zhǐ
(1).称美人的手指。《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之四十一》:“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絃。” 唐 孟浩然 《宴张记室宅》诗:“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 清 郑燮 《题双美人图》诗:“玉指尖纤指何许,似笑姮娥无伴侣。”
(2).指冰柱。 唐 孟郊 《晚雪吟》:“小儿击玉指,大耋歌圣朝。”  ——《漢語大詞典》
奏 zòu《國語辭典》

奏 [ zòu ]

  1. 进献。《汉书·卷七四·丙吉传》:「不得令晨夜去皇孙敖荡,数奏甘毳食物。」汉·王充《论衡·逢遇》:「以夏进𬬻,以冬奏扇。」
  2. 古代臣下向皇帝上书或进言。如:「启奏」。《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光遂复与丞相敞等上奏。」
  3. 吹弹乐器。如:「吹奏」、「伴奏」、「弹奏」、「演奏」、「独奏」。
  4. 显现、发生。如:「大奏奇功」、「奏效」。《明史·卷八四·河渠志二》:「(崇祯)​帝趣鸠工,未奏绩而明亡。」
  5. 往、走。《新唐书·卷一五五·马燧传》:「比悦至,火止,气少衰,燧纵兵击之。悦败奏桥。桥已焚,众赴水死者不可计。」通「走」。
  1. 古代臣下向皇帝进呈的文书。如:「奏状」、「奏褶」。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
  2. 音乐高低抑扬的节拍。如:「节奏轻快」。
琵琶 pí pá
(1).弹拨乐器。初名批把,见《释名·释乐器》。此类乐器原流行于 波斯 、 阿拉伯 等地, 汉 代传入我国。后经改造,圆体修颈,有四弦、十二柱,俗称“秦汉子”。一说,我国 秦 末,百姓苦 长城 之役,弦鼗而鼓之,琵琶即始于此。(见 晋 傅玄 《〈琵琶赋〉序》。) 南北朝 时又有曲项琵琶传入我国,四弦,腹呈半梨形,颈上有四柱,横抱怀中,用拨子弹奏,即现今琵琶的前身。 唐 宋 以来经不断改进,柱位逐渐增多,改横抱为竖抱,废拨子,改用手指弹奏。现今民间的琵琶有十七柱,通常称四相十三品,革新的琵琶有六相十八品;后者能弹奏所有半音,技法丰富,成为重要的民族独奏乐器。
(2).指弹奏琵琶的指法。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 王蝺 ﹞又见 康崑崙 弹琵琶云:‘琵声多,琶声少,亦未可弹五十四丝大弦也。’自下而上谓之琵,自上而下谓之琶。”《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怎的推手向外为琵,合手向内为琶,怎的为挑,为弄,为勾,为拨:--指使的他按谱徵歌都学得心手相应。”
(3).鱼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於是乎长鲸吞航,修鯢吐浪,跃龙腾蛇,鮫鯔琵琶。” 刘逵 注:“琵琶鱼,无鳞,其形似琵琶,东海有之。”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海鱼千岁为剑鱼,一名琵琶,形似琵琶而善鸣,因以名焉。”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