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花溪渺何许,望望几双堠。

楼钥宋代〕《送制帅林和叔归

使君一何清,鹤骨天与瘦。
少年场屋声,六艺饱芳漱。
一行起作吏,所立已不苟。
立朝凛大节,论事几及霤。
发言必体国,平正无矫揉。
藜藿为不採,风采照宇宙。
出入有本末,眼见凡三就。
来不为苟合,荐召乃结绶。
去亦不好高,三宿徐出昼。
天宫岂不贵,陈义坚素守。
赣州尝报政,复来守鄞鄮。
不求赫赫名,实出龚黄右。
情伪千万端,到眼辄空透。
抚民过婴儿,闾里息争斗。
奸胥及强梗,时用霹雳手。
人诵南山判,情通理亦究。
六邑俱帖静,称赞不容口。
律身至严冷,无能掣吾肘。
吏事精且勤,呼烛侵夜漏。
公退入家塾,诸孙后来秀。
吏卒不识面,洛诵出窗牖。
几年南塘路,来往困僵仆。
一朝平似掌,行歌纷老幼。
公心信如水,古井波不皱。
荣观处超然,轩冕亦何有。
翩翩欲赋归,排云屡腾奏。
庙论终不许,斯民方借寇。
上心重闵劳,祠官向庐阜。
阖境极攀恋,人人怀杜母。
君看卧辙人,谁能使奔走。
挽须不得留,百拜愿公寿。
老我幸同朝,倾盖已如旧。
联事东西省,交情久益厚。
我归公亦来,门户托云覆。
黄堂间参语,惟我牲与舅。
扬旌鸣鼓吹,贲此蓬荜陋。
清谈不及私,翁归况不受。
义命孰不知,践履或差缪。
惟公见善明,力行真耐久。
有时相与言,心同兰其臭。
掺祛宁忍别,追送列觞豆。
公虽不好饮,勉为引醇酎。
公去我亦隐,菽水翻彩袖。
花溪渺何许,望望几双堠。
千里共月明,怀人重搔首。
惟应折梅花,临风为三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花溪何许望望几双

花溪
唐 雍陶 洛源驿戏题 如恨往来人不见,水声呦咽出花溪。
唐 元稹 贻蜀五首 其二 李中丞表臣 十里花溪锦城丽,五年沙尾白头新。
唐 王建 早春书情 渐老风光不著人,花溪柳陌早逢春。
宋 叶适 送巩仲同 花溪初逢日苦短,橘洲重寻意更长。
宋 杨万里 明发周村弯 茅屋相挨无著处,花溪百摺不教奔。  ——《骈字类编》
渺 miǎo《國語辭典》

渺 [ miǎo ]

  1. 微小、细小。如:「微渺」、「渺小」。
  1. 模糊不清,难以预期掌握的。如:「渺若烟云」、「音信渺茫」。
  1. 动荡、飘流。唐·吴融〈情〉诗:「依依脉脉两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宋·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 消逝。如:「仙人已渺」。《聊斋志异·卷七·甄后》:「入室,则女已渺,呼妪问之,妪亦不知所去。」
何许(何許)hé xǔ
(1).何时。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十一:“良辰在何许?凝霜霑衣襟。” 南朝 齐 谢朓 《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良辰竟何许?夙昔梦佳期。”
(2).何处。 唐 杜甫 《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诗:“我生本飘飘,今復在何许?”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卢司空 钧 为郎官守 衢州 ,有进士贄謁,公开卷閲其文十餘篇,皆公所製也。语曰:‘公何许得此文?’”
(3).为何这样。 唐 万楚 《题情人药栏》诗:“敛眉语芳草,何许太无情:正见离人别,春心相向生。”
(4).如何,怎样。 宋 陆游 《桃源忆故人》词之四:“试问岁华何许?芳草连天暮。” 宋 王沂孙 《摸鱼儿》词:“ 姑苏臺 下烟波远, 西子 近来何许?”  ——《漢語大詞典》
望望 wàng wàng
(1).瞻望貌;依恋貌。《礼记·问丧》:“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 郑玄 注:“望望,瞻顾之貌也。” 南朝 齐 谢朓 《怀古人》诗:“望望忽超远,何由见所思?” 唐 董思恭 《感怀》诗:“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 宋 王安石 《舟还江南阻风有怀伯兄》诗:“平皋望望欲何嚮,薄宦嗟嗟空此行。”
(2).失望貌;扫兴貌。《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 朱熹 集注:“望望,去而不顾之貌。” 唐 唐彦谦 《感物》诗之一:“岂无鱼鳖交,望望为所憎。”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公﹞以其爱画之心,而为爱才之举,则天下必不致有遗才,如此图中望望而去也。” 茅盾 《在公园里》:“到池边去张一眼,‘呀,没有鱼的!’终于踏遍了园里的每一条路,就望望然走了的,是我们的真正老牌国货的小市民。”
(3).急切盼望貌。 唐 杜甫 《洗兵马》诗:“田家望望惜雨乾,布穀处处催春种。” 宋 梅尧臣 《寄李献甫》诗:“望望当速来,止琴视孤鸿。”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赵屏山》:“望望吟幐逐去蓬,归程千里雪初融。”
(4).犹看看。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就婚》:“俺从不到这楼上, 李十郎 一时未来,且同郡主楼上望望。”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于是她抬起头来,望望寂静的树林,望望双门紧闭的古庙,慢慢地站起身来。”
(5).指探望。《儒林外史》第二二回:“閒着无事,去望望 郭铁笔 。”  ——《漢語大詞典》
几双(几双)
李白诗黄金数百镒白璧有几双  ——《韵府拾遗 江韵》
堠 hòu《國語辭典》

堠 [ hòu ]

  1. 古代瞭望敌情的碉堡。唐·白居易〈和渭北刘大夫借便秋遮虏寄朝中亲友〉诗:「堠空烽火灭,气胜鼓鼙鸣。」宋·刘克庄〈赠防江卒〉诗六首之五:「战地春来血尚流,残烽缺堠满淮头。」
  2. 古代用来记载里程的土台。五里一单堠,十里一双堠。《北史·卷六四·韦孝宽传》:「自孝宽临州,乃勒部内,当堠处植槐树代之。」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